目录1 绪论2 1.1 设计思路的提出 21.2 设计的意义 22 旅游基本情况 32.1 旅游资源情况 32.2 旅游发展情况 33 旅游明信片的概念与发展 5 3.1 旅游明信片的概念 53.2 旅游明信片的发展 54 明信片设计方案 6 4.1 明信片设计前市场调查 6 4.1.1 市场调查64.1.2 调查问卷(见附件) 6 4.1.3 调查结果64.2 明信片设计中的定位 7 4.3 明信片设计方案的整体说明 7 4.4 明信片设计中的图片 7 4.5 明信片设计中的文字 11 4.6 明信片设计中的结构 12 4.7 图纸 14 参考文献 18 附件(调查问卷) 19旅游明信片系列化设计1 绪论灵秀声名远扬,长江三峡驰名世界。
道教名山武当山为道教圣地。
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亚洲最大的人工湖,被誉为“亚洲天池”的丹江口水库。
避暑胜地九宫山、闯王陵。
地质公园隐水洞。
号称“华中屋脊”和“绿色宝库”的神农架。
“鸽子花的故乡”,美丽的后河自然保护区。
人文旅游景观具有时代跨度大,历史价值高的特点,那里既有古人类长阳人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址,又有众多的古三国胜迹和楚都遗址“纪南城”;既有辛亥革命遗址起义门、阅马场、又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及八七会议会址。
文物古迹与革命胜迹遍布全省。
但是由于截至目前为止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和宣传推广主要是依靠新闻媒体(电视、报纸、电台)、书籍、网络等传播形式,使得所取得的旅游业绩却并不是非常理想,旅游没有真正形成一个统一的视觉形象。
影响了旅游文化形象和产品的宣传推广。
将旅游宣传与明信片结合起来,有利于宣传和推广旅游概念和景区品牌创建,有利于游客加深理解旅游特色。
1.1 设计思路的提出由黄鹤楼游玩归来发现虽然黄鹤楼已经采用门票与明信片结合的方式,但是单一的景点不利于形成整体影响,不利于游客形成对旅游的概念理解。
所以本文构思将旅游利用明信片的手段进行宣传。
1.2 设计的意义将“灵秀”这一概念与明信片这种宣传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旅游以视觉形象的概念推向全国,有利于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截至目前为止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和宣传推广主要是依靠新闻媒体(电视、报纸、电台)、书籍、网络等传播形式,使得所取得的旅游业绩却并不是非常理想,在当今旅游业一片蓬勃的时候,不发展甚至发展速度慢就等于落后。
本文设计意欲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形象而富有纪念意义的明信片套装的形式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解旅游。
2 旅游的基本情况2.1 旅游资源情况全省A级景区215 家,其中5A级2家、4A级71家、3A级85家、2A级53家、1A级4家。
工农业旅游示点:67家,其中工业点12家,农业点55家;国家级23家。
旅游名镇:11个,旅游名村:15个。
灵秀声名远扬,长江三峡驰名世界。
道教名山武当山为道教圣地。
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亚洲最大的人工湖,被誉为“亚洲天池”的丹江口水库。
避暑胜地九宫山、闯王陵。
地质公园隐水洞。
号称“华中屋脊”和“绿色宝库”的神农架。
“鸽子花的故乡”,美丽的后河自然保护区等等体现出自然风光资源丰富。
省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具备发展文化旅游的良好条件和基础。
楚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
以炎帝神农文化、三国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辛亥首义和一批老区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以三峡、神农架等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巴土、江汉平原风情为特点的民俗文化,以屈原、陆羽、时珍、之洞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都彰显出省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2.2 旅游发展情况(一)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是从绝对增长量来看,省旅游产业近十年来(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外),国旅游人数、国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外汇收入四项均保持了逐年增长。
省2000年接待国旅游人数5478万人次,国旅游收入270.31亿元,2009年接待国旅游人数15065.18万人次,国旅游收入969.63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75和3.59倍;2000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450805人次,外汇收入14572.13万美元,2009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334634人次,外汇收入51020.22万美元,分别是2000年的2.96和3.50倍。
二是从旅游总收入占地区GDP的比重来看,2003年以来,全省维持在7%左右,到2009年,这个数值达到7.83%,在经过六年稳定发展后,有加速启动的迹象。
(二)旅游项目、设施逐渐完善,空间布局渐趋合理。
(三)旅游区域拓展滞后,与强省差距不小一是客源规模相对偏小。
2009年,省国游客人数在全国排名第10位,国旅游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1位;入境游客人数在全国排名第15位,入境旅游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8位。
以为旅游目的地的消费者群体发展滞后,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处在中游地位,落后于旅游发达省份。
二是客源构成比例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国旅游客源分布上,2009年,省国旅游客源以中南地区为主,占63.57%,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所占比重较小,这直接导致了消费水平偏低,经济效益不高。
3 旅游明信片的概念与发展3.1 旅游明信片的概念明信片是一种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投寄的载有信息的卡片,投寄时必须贴有邮票。
其正面为信封的格式,反面具有信笺的作用。
优点是不用信封,缺点是篇幅小而无隐密性。
亦称为“邮片”。
明信片所写的容公开,可被他人所看见,容通常不涉及隐私权之虞,故称为明信。
旅游明信片一般是在旅游景区等地印制当地风景名胜、著名景点的一种明信片,可以留作纪念,也可以直接邮寄给朋友、家人,表明你现在在哪里,很有意义。
3.2 旅游明信片的发展明信片的问世,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据史籍载,1865年10月的一天,有位德国画家在硬卡纸上画了一幅极为精美的画,准备寄给他的朋友作为结婚纪念品.但是他到邮局邮寄时,邮局出售的信封没有一个能将画片装下.画家正为难时,一位邮局职员建议画家将收件人地址,等一起写在画片背面寄出,果然,这没有信封的"画片"如同信函一样寄到了朋友手里.这样,世界上第一自制"明信片"就悄然诞生了。
而到了现代随着电子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短信、电子、QQ、MSN等信息传递工具和方式纷纷出现,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快了,更方便了,现在明信片不再是简单的作为互通信息的媒介,也成了越来越多的收藏品。
由于明信片的传播性,所以不少旅游景点开始以门票结合明信片的方式来达到宣传自己景区的目的,但是目前旅游明信片发展仍然不成熟,完整的系列化旅游明信片是比较少见的。
但是相对于其它的宣传方式,比如新闻媒体(电视、报纸、电台)、书籍、网络等来说,明信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旅游明信片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4 明信片设计方案4.1 明信片设计前市场调查4.1.1市场调查随着电子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短信、电子、QQ、MSN等信息传递工具和方式纷纷出现,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快了,更方便了,可是人们之间却更冷漠了。
但是现在明信片不再是简单的作为互通信息的媒介,也成了越来越多的收藏品。
为了预测旅游明信片系列产品推出后市场将会有的反映,我进行了本次调查,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同类产品出现,借本次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市场需求。
本次市场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地点为黄鹤楼景区,时间为2013年12月10号上午。
4.1.2调查问卷(见附件)4.1.3调查结果表1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可知,50%的人有在黄鹤楼将门票邮寄出去,90%愿意购买系列明信片当作旅游纪念品并且希望能够推出这款商品。
相对于同类产品来说,我的设计的优势在于系列化的更具有意义,将“灵秀”与明信片结合起来,而且可以进行组合折叠,编号具有激起游客收集成套明信片的兴趣,而且独特的结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明信片的收藏放置的问题。
本次调查人群在15-55岁之间,而根据结果,市场应该定位在18-50岁之间。
4.2 明信片设计方案中的定位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设计商品定位为:旅游纪念品;消费者定位为中等及以上收入人群,18岁至50岁。
4.3 明信片设计方案的整体说明本设计是以“收集”为主题的“灵秀”旅游明信片系列,设计的整体构想是不管游客来到的什么景点旅游,都能买得到旅游明信片系列中当地景点的一,然后下次到另外一个景点,又可以收集到一套中的一,这样,不管到哪里旅游,都是收集一套明信片的过程。
设计中整体画面正面采用该景点图片以及该景点在地图上的位置,配上文字“我在这儿,你呢”显得生动俏皮,同时又暗合现在很流行的“我在这里为你留下脚印”,表达一种对收信人的思念以及表现自己不停下探索的脚步,同时又符合主题。
背面的蒲公英以及文字都是表现一种追求不断旅行的人生哲理,同时留一片空白让寄信人抒发对收信人的思念和祝福。
明信片的整体结构设计采用两套方案,方案一采用粘胶来连接4明信片,然后两侧为自动锁底纸盒结构,由4明信片组成一个纸盒,里面可以放置之后收藏的明信片。
方案二是采用同学录的形式,将明信片左侧开3个孔,将一些明信片用铁圈圈起来,这样就便于收藏啦。
不管是寄信人本人或者是收信人,都可以将多明信片进行收藏同时还不用担心丢失,很有意义;同时这种包含旅游景点的明信片整合了的旅游资源,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形象而富有纪念意义的明信片套装的形式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解旅游。
有利于让游客形成对旅游的整体印象,提升旅游竞争力。
4.4 明信片设计方案中的图案灵秀:本图片选自旅游形象主题口号形象标志,左上角红色部分为地图,上面以涓涓秀体写上“灵秀”两个字,表达“灵秀”的含义;右上角蓝色的“”两个大字清晰的表明了旅游目的地;这个图案中心以多种颜色(青色、蓝色、红色、土黄色)的“Hubei”拼音,组成了一幅山水图案,青色代表水、红色代表热情、土黄色代表山;右下角“home to wonders”,意为以灵动的山水人文之美,带给游客一趟惊喜连连的发现之旅。
整个标识以毛笔的笔刷挥洒出拼音“hubei”的主体形象,既有中国传统的人文气息,同时又体现了国际化的一面。
logo的上方巧妙地应用了省地图做为印章的样式,在表达地域文化的同时,又有欢迎五湖四海的游客领略灵秀之意。
鲁迅先生手迹强烈地传达了的人文特征,增加了标识的识别性。
整个标识运用了四种颜色来体现的在气质,其中,绿色代表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成就和愿景,体现了旅游在建设“两型社会”中的独特作用;蓝色,表现了自由开放的气息;红色,象征着人民热情好客和红色年代的光荣传统;橙色,则表现了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迸发的生机与活力。
整个标识下方用毛笔刷出自由,清秀的水纹,着重表现了江河纵横、“千湖之省”的神韵。
标识结构严谨,色彩动感,山水合一,灵动,充分展示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热情、自由、开放、好客、环保的主题。
图1灵秀黄鹤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多次毁坏又多次重修,最近一次为1985年,本图片即最新黄鹤楼正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