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符号化、计算化与自动化1、易经是用0和1符号化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典型案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易经既是用0和1来抽象自然现象,同时又不单纯是0和1,起始即将0和1与语义“阴”和“阳”绑定在一起;(B)易经本质上是关于0和1、0和1的三画(或六画)组合、以及这些组合之间相互变化规律的一门学问;(C)易经仅仅是以自然现象为依托,对人事及未来进行占卜或算卦的一种学说;(D)易经通过“阴”“阳”(即0和1)符号化,既反映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又能将其映射到不同的空间,反映不同空间事务的变化规律,例如人事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答案:C解释:本题考核内容:考核0和1与易经A.A的描述完全正确;B.B的叙述也完全正确;C.不正确,易经不仅仅以自然现象为依托,对事及未来进行占卜或算卦的一种学说,他还是将现象抽象为符号,进行符号组合,利用符号组合表达自然现象;D.D的表述完全正确,易经既反映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还反映不同空间事物的变化规律;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二章视频“2. 0和1与易经”的“1.1~1.4”视频。
2、易经的乾卦是从“天”这种自然现象抽象出来的,为什么称其为“乾”而不称其为“天”呢?_____。
(A)易经创作者故弄玄虚,引入一个新的名词,其实没有必要;(B)易经的“乾”和“天”是不同的,“乾”是一种比“天”具有更丰富语义的事物;(C)“天”是一种具体事物,只能在自然空间中应用,若变换到不同空间应用,可能会引起混淆;而“乾”是抽象空间中的概念,是指具有“天”这种事务的性质,应用于不同的空间时不会产生这种问题;(D)易经创作者依据阴阳组合的符号特征,选择了更符合该符号的名字“乾”。
答案:C解释:本题考核内容:考核0和1与易经A不正确,易经并不是故弄玄虚的;B不正确,易经中“乾”为“天”,“乾”是抽象空间中的概念,是指具有“天”这种事务的性质所以B并不正确;C完全正确,“天”是具体事物,“乾”是抽象概念;D不正确,“乾”并不是因为阴阳组合而命名的;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二章视频“2. 0和1与易经”的“1.1~1.4”视频。
3、易经的符号化案例,启示我们________。
(A)社会/自然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是符号化,即利用符号的组合及其变化来反映社会/自然现象及其变化,将看起来不能够计算的事物转换为可以计算的事物;(B)任何事物只要符号化,就可以被计算;(C)符号化,不仅仅是数学符号化;任何事物都可以符号化为0和1,也就能进行基于0和1的运算;(D)符号的计算不仅仅是数学计算,符号的组合及其变化同样也是一种计算,这种计算可以基于0和1来实现。
(E)上述全部。
答案:E解释:本题考核内容:考核0和1与易经A说法完全正确;B的说法也正确,只要被符号化,就可以被计算;C完全正确,任何事物都可以符号化为0和1,也就能进行基于0和1的运算;D正确,符号的计算不仅仅是数学计算,符号的组合及其变化同样也是一种计算,这种计算可以基于0和1来实现;E.鉴于ABCD都正确,所以选择E;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二章视频“2. 0和1与易经”的“1.1~1.4”视频。
4、逻辑运算是最基本的基于“真/假”值的运算,也可以被看作是基于“1/0”的运算,1为真,0为假。
关于基本逻辑运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与”运算是“有0为0,全1为1”;(B)“或”运算是“有1为1,全0为0”;(C)“非”运算是“非0则1,非1则0”;(D)“异或”运算是“相同为1,不同为0”。
答案:D解释:本题考核内容:考核与或非等逻辑运算A正确,与运算确实是“有0为0,全1为1”B正确,或运算确实是“有1为1,全0为0”C正确,非运算确实是“非0则1,非1则0”D不正确,异或运算应该是“相同为0,不同为1”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二章视频“2. 0和1与逻辑”的“2.1~2.4 ”视频。
5、假设M=真,N=假,K=真,问下列逻辑运算式的计算结果是真还是假?(1) (M AND (NOT K)) OR ((NOT M) AND K)。
_____。
(A) 真;(B) 假答案:B(2) (M AND N) AND ((NOT M) AND (NOT N))。
_____。
(A) 真;(B) 假答案:B(3) (M OR N) AND ((NOT M) OR (NOT N))。
_____。
(A) 真;(B) 假答案:A(4) (M OR (NOT N) OR K) AND ((NOT M) OR (N AND (NOT K)))。
_____。
(A) 真;(B) 假答案:B解释:本题是使学生体验逻辑运算,把真——1,假——0(1)化为0,1,表达式为:(1 and 0)or (0 and 1)=0 假选B;(2)化为0,1,表达式为:(1 and 0)and (0 and 1)=0假选B;(3)化为0,1,表达式为:(1 or 0)and(0 or 1)=1真选A;(4)化为0,1,表达式为:(1 or 1 or 1)and (0 or (0 and 0))=0假选B;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二章视频“2. 0和1与逻辑”的“2.1~2.4 ”视频。
6、假设M=1,N=0,K=1,问下列运算式的计算结果是0还是1?(1) (M AND (NOT K)) OR ((NOT M) AND K)。
_____。
(A) 1;(B) 0答案:B(2) (M AND N) AND ((NOT M) AND (NOT N))。
_____。
(A) 1;(B) 0答案:B(3) (M OR N) AND ((NOT M) OR (NOT N))。
_____。
(A) 1;(B) 0答案:A(4) (M OR (NOT N) OR K) AND ((NOT M) OR (N AND (NOT K)))。
_____。
(A) 1;(B) 0答案:B解释:本题是使学生体验基于逻辑的0、1运算。
(1)表达式为:(1 and 0)or (0 and 1)=0 选B;(2)表达式为:(1 and 0)and (0 and 1)=0 选B;(3)表达式为:(1 or 0)and(0 or 1)=1 选A;(4)表达式为:(1 or 1 or 1)and (0 or (0 and 0))=0 选B;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二章视频“2. 0和1与逻辑”的“2.1~2.4 ”视频。
7、已知:M、N和K的值只能有一个1,其他为0,并且满足下列所有逻辑式:((M AND (NOT K)) OR ((NOT M) AND K)) = 1;(NOT N) AND ((M AND (NOT K)) OR ((NOT M) AND K))) = 1;(NOT N) AND (NOT K) = 1;问:M、N、K的值为__________。
(A)0,1,0;(B)1,0,0;(C)0,0,1;答案:B解释:本题考核内容:考核与或非等逻辑运算A不正确,将M,N,K分别以0,1,0带入,第一个式子不满足;B正确,将M,N,K分别以1,1,0带入,第一个式子不满足三个式子均满足;C不正确,将M,N,K分别以0,0,1带入,第三个式子不满足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二章视频“2. 0和1与逻辑”的“2.1~2.4 ”视频8、已知:关于S i和C i+1的逻辑运算式如下:S i = ((A i XOR B i) XOR C iC i+1 = ((A i ANDB i) OR ((A i XOR B i) ANDC i) ,问:(1) 如果A i = 1,B i = 0,C i = 1,则S i,C i+1 的值为________。
(A)0,0;(B)0,1;(C)1,0;(D)1,1;答案:B(2) 如果A i = 1,B i = 1,C i = 1,则S i,C i+1 的值为________。
(A)0,0;(B)0,1;(C)1,0;(D)1,1;答案:D解释:本题是使学生体验逻辑的0,1运算(1)将A i = 1,B i = 0,C i = 1带入,得S i =(1 XOR 0)XOR 1=0;C i+1 =(1 and 0)or ((1 XOR 0)and 1)=1,选B;(2)将A i = 1,B i = 1,C i = 1带入,得S i =(1 XOR 1)XOR 1=1;C i+1 =(1 and 1)or ((1 XOR 1)and 1)=1,选D;9、逻辑的符号化案例,启示我们________。
(A)逻辑运算可以被认为是基于0和1的运算,其本质是一种基于位的二进制运算;(B)形式逻辑的命题与推理可以基于0和1的运算来实现;(C)硬件设计的基础理论--布尔代数,即是将逻辑与0和1的运算结合起来的一种数字电路设计理论;(D)人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计算机的0和1运算是相通的。
(E)上述全部。
答案:E解释:本题考核内容:0和1与逻辑A逻辑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推理和命题,推理即判断,命题简单来所是表现真假,因此可用0与1来表现。
B形式逻辑的命题与推理都是判断事物真假,两种状态可用0和1的运算来实现。
C硬件设计可实现布尔代数与或非运算,将逻辑与0和1的运算结合起来。
D人的基本思维模式可通过语义符号化为“真”与“假”的逻辑思维具体参考:第二章视频2.1“0和1与易经”,2.2“0和1与逻辑”,2.5“0和1与电子元件”10、将十进制数126.375转换成二进制数,应该是_____。
(A) 0111 1110.0110(B) 0111 1110.1110(C) 0111 1100.0110(D) 0111 1100.1110答案:A解释:本题考核内容:0和1与数值运算思考过程:27=128>126.425>26=64,2-1=0.5>0.375整数部分:126=128-2=27-2=1000 0000-0000 0010=0111 1110也可采用除2取余。
小数部分:0.375*2=0.75,取整0,0.75*2=1.5取整1,小数位余数:0.5*2=1.0,取整1,小数位余0,结束,结果为0.0110具体参考:第二章视频2.3“0和1与非数值性信息”11、将十六进制数586转换成16位的二进制数,应该是。
(A) 0000 0101 1000 0110 (B) 0110 1000 0101 0000(C) 0101 1000 0110 0000 (D) 0000 0110 1000 0101解释:本题考核内容:0和1与数值运算过程:十六进制数1位对应4位二进制数,5为0101,8为1000,6为0110,连在一起就是0000 0101 1000 0110,当然也可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重在理解数值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