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面两个数相加的和最接近500的是()A.220+160B.220+256C.220+2832.分针从2走到5,走了()分.A.3B.5C.15D.203.计算完880﹣229=651之后,正确的验算方法为()A.880+651B.229+651C.651﹣2294.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8是48的倍数B.27是9的因数C.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D.l5是60的因数,也是5的倍数5.一个三位数乘8,积是()A.三位数B.四位数C.三位数或四位数6.从一张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出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厘米.A.10B.7C.287.一盘鱼,白猫吃了这盘鱼的,黑猫吃了这盘鱼的.()吃得多.A.黑猫B.白猫C.不能确定8.两根同样的丝带,第一根丝带售价20元,第二根丝带售价()元.A.20B.40C.60D.809.三位同学看同一本故事书.小英看了这本书的,小芳看了这本书的,小娟看了这本书的.看的最快的同学是()A.小英B.小娟C.小芳D.无法确定10.把3千克,3060克,3400克和3002克这四个质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A.3400克>3060克>3002克>3千克B.3400克>3千克>3060克>3002克C.3千克>3400克>3060克>3002克D.3060克>3002克>3千克>3400克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1.75时=分5km60m=km12.在一个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13.(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2)480×5的积末尾有个0;405×5的积中间有个0.14.因为5×8=40,所以40是5和8的,5和8是40的.15.24个同学排成一排,小娟的左边有6人,她的右边有人,小丽的右边有4人,小娟和小丽中间有人.16.6000米=千米300毫米=厘米4分=秒5000千克=吨17.根据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减数=,被减数=18.小红练琴从开始,到结束,一共练了分钟.19.从如图可以看出,黄花有18朵,红花朵数是黄花的倍,红花有朵,两种花一共有朵.20.把5千克苹果平均装在6个包装盒里,每盒是这些苹果的,每盒有千克.三.判断题(共5小题)2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是(长+宽)×2.(判断对错)22.两位同学完成相同的作业量,亮亮用了时,乐乐用了时,亮亮做得快.(判断对错)23.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米的.(判断对错)24.钟表上分针走1个大格,秒针走60个小格.(判断对错)25.1吨钢铁和1000千克棉花不一样重.(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26.直接写得数.57﹣25=47+36=55﹣30=82﹣46=53+37=85﹣32=26+33=43﹣27=95﹣51=25+27=41+59=100﹣25=27.列竖式计算.800﹣519=389+298=405﹣86=160+594=五.应用题(共5小题)28.子杰的体重是24千克,哥哥的体重比子杰的2倍多4千克,哥哥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9.赵庄村有一个边长75米的正方形广场.赵爷爷每天下午都要沿着广场的边走5圈.赵爷爷每天要走多少米?30.优优小学一天的郊游优优小学2018年的1月1日计划带领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全体学生去郊游.让我们随他们一起出发吧!.31.买这三种商品,收银员应收多少钱?32.养鸡场上午孵出了476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少孵出107只.一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计算出选项中两个数的和,找出最接近500的即可.【解答】解:A:220+160=380,500﹣380=120;B:220+256=476,500﹣476=24;C:220+283=503,503﹣500=3;3<24<120;只有C中两个数的和是最接近500.故选:C.【点评】本题根据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求出和即可.2.【分析】根据对钟表的认识,分针每走1个数字(1大格)是5分钟,分针从2走到5,走了5﹣2=3个数字(即3大格),是5×3=15(分钟).【解答】解:分针从2走到5,走了15分.故选:C.【点评】此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3.【分析】验算880﹣229=651,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是减数,也可以用减数加上差,看结果是否是被减数.【解答】解:验算880﹣229=651,可以是:880+651看是否等于229,或者229+651看是否等于88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减法算式的验算方法,可以根据减数=被减数﹣差进行验算,或者被减数=减数+差进行验算.4.【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据此根据题意,对各选项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A、因为48÷8=6,所以48是8的倍数,8是48的因数,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B、因为27÷9=3,所以27是9的倍数,9是27的因数,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D、因为60÷15=4,15÷5=3,所以l5是60的因数,也是5的倍数,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应根据其意义进行解答.5.【分析】根据题意,假设这个三位数是100或90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假设这个三位数是100或900;100×8=800;800是三位数;900×8=7200;7200是四位数;所以,一个三位数乘8,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故选:C.【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6.【分析】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宽已知,于是得解.【解答】解:因为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7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7.【分析】把这盘鱼的数量看作单位“1”,两个分率的单位“1”相同,所以根据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比较两个分率的大小即可.【解答】解:因为<,所以黑猫吃得多.答:黑猫吃得多.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即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8.【分析】第一根丝带售价20元,第二根丝带是第一根的3倍,所以用20乘3就是第二根丝带的售价.【解答】解:20×3=60(元)答:第二根丝带售价60元.故选:C.【点评】1.读懂图的意思.2.将图转化成数学量,并且找出这些数学量之间的关系式.3.代入关系式,运算出结果.9.【分析】由题意,把3个分数进行比较,哪个大,谁就看的多,即看的快;据此解答.【解答】解:>>,所以小芳看得最快.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10.【分析】把克数、千克数都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由于克数多,可把千克数乘进率1000化成克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排列.【解答】解:3千克=3000克3400克>3060克>3002克>3000克即3400克>3060克>3002克>3千克.故选:A.【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分析】(1)高级单位时化低级单位分乘进率60.(2)把60米除以进率1000化成0.06千米再加5千米.【解答】解:(1)1.75时=105分(2)5km60m=5.06km.故答案为:105,5.06.【点评】本题是考查时间的单位换算、长度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12.【分析】在一张长16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下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10厘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即可求解.【解答】解:10×4=40(厘米)答:剪下的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故答案为:40.【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剪下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10厘米.13.【分析】(1)先用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再用最小的三位数乘0除外的最小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都在这个范围之内.(2)要看一个算式的末尾或中间有几个0,先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得积,进而得解.【解答】解(1)999×9=89918991是四位数;100×1=100100是三位数;所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2)因为480×5=2400;所以480×5的积末尾有2个0.因为405×5=2025;所以105×5的积中间有1个0.故答案为:四,三;2,1.【点评】(1)本题采用极值法求出积的取值范围,求出最大的积和最小的积,进而求解.(2)此题考查确定整数乘法算式积的末尾或中间有几个0的方法,最好是先求出积,再观察得解.14.【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5×8=40,所以40是5和8的倍数,5和8是40的因数.故答案为:倍数,因数.【点评】此题考查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要记住,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15.【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小娟左边的人数加上小娟自己再加上小娟右边的人数是24人,要求小娟右边的人数,用24﹣1﹣6即可;小娟左边的人数加上小娟自己,小丽右边的人数加上小丽自己,再加上小娟和小丽中间的人数是24人,要求她们中间的人数,用24﹣6﹣4﹣2即可.【解答】解:24﹣6﹣1=18﹣1=17(人)24﹣6﹣4﹣2=18﹣4﹣2=14﹣2=12(人)答:她的右边有17人;小娟和小丽中间有12人故答案为:17,12.【点评】对于排队问题,一定要明确总人数不变,一个人的左边或右边的人数不包括自己,然后再进一步解答.16.【分析】(1)低级单位米化高级单位千米除以进率1000.(2)低级单位毫米化高级单位厘米除以进率10.(3)高级单位分钟化低级单位秒乘进率60.(4)低级单位千克化高级单位吨除以进率1000.【解答】解:(1)6000米=6千米(2)300毫米=30厘米(3)4分=240秒(4)5000千克=5吨.故答案为:6,30,240,5.【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7.【分析】根据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得: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故答案为:被减数﹣差,减数+差.【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18.【分析】根据钟表的认识,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不是整时时,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多少分,就是几时多少分,即可得知这两个钟面所显示的时刻.用后一个钟面所显示的时刻减减一个钟面所显示的时刻就是小红练琴的时间.【解答】解:小红练琴从5时15分开始到5时50分结束5时50分﹣5时15分=35分答:小红练琴从5:15开始,到5:50结束,一共练了35分钟.故答案为:5:15,5:50,35.【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有钟表的认识、时间的推算.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19.【分析】从如图可以看出,黄花有18朵,表示红花朵数的线段是表示黄花的线段的3倍,即红花朵数是黄花的3倍.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黄花的朵数乘3就是红花的朵数;然后再把红花、黄花的朵数相加就是两种共花的总朵数.【解答】解:如图18×3=54(朵)54+18=72(朵)即从如图可以看出,黄花有18朵,红花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花有54朵,两种花一共有72朵.故答案为:3,54,72.【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20.【分析】把这5千克苹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份,每个包装盒里装1份,每份是这些苹果质量的;求每盒的质量,用这些苹果的质量除以平均分成的份数.【解答】解:1÷6=5÷6=(千克)答:每盒是这些苹果的,每盒有千克.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三.判断题(共5小题)21.【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据此即可判断.【解答】解:因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22.【分析】两位同学完成相同的作业量,即工作总量一定,所以用的时间越长,做的就慢;反之,就快;据此根据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时间的大小即可.【解答】解:因为>,所以亮亮做得慢,乐乐做得快;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成反比.23.【分析】把米长的铁丝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米的.【解答】解: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米的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24.【分析】根据对钟表的认识,钟表上分针走1个大格,即5小格,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一周,即60小格,因此,钟表上分针走1个大格,秒针走60×5=300(个)小格.【解答】解:钟表上分针走1个大格,即5小格,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60个小格,因此,钟表上分针走1个大格,秒针走60×5=300(个)小格.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钟面上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周,即60小格;分针走1个大格,秒针走300小格.25.【分析】把钢铁的质量1吨化成1000千克或把棉花的质量1000千克化成1吨,通过比较即可确定是否一样重.【解答】解:1吨=1000千克,即钢铁和棉花都是1吨或1000千克,质量相同,即一样重.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铁和棉花的名数相同,就是质量相同,由于铁和棉花的密度不同,相同质量的铁和棉花体积不同,不要被这一表象所迷惑.四.计算题(共2小题)26.【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口算即可.【解答】解:57﹣25=3247+36=8355﹣30=2582﹣46=4653+37=9085﹣32=5326+33=5943﹣27=1695﹣51=4425+27=5241+59=100100﹣25=75【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27.【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解答】解:800﹣519=281389+298=687405﹣86=319160+594=754【点评】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五.应用题(共5小题)28.【分析】子杰的体重是24千克,哥哥的体重比子杰的2倍多4千克,也就是24千克的2倍,再加上4千克.【解答】解:24×2+4=48+4=52(千克)答:哥哥的体重是52千克.【点评】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用这个数乘上倍数再加上多的即可.29.【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先求出正方形广场的周长,再乘5就是赵爷爷每天要走的米数.【解答】解:75×4×5=300×5=1500(米)答:赵爷爷每天要走1500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30.【分析】分针每经过1大格,是5分,时针每经过1大格,是1小时,由此写出这三个钟表表示的时刻;用到达游乐场的时间减去从学校出发的时间,即可求出从学校到游乐场的时间,用游乐场返回的时间减去到达游乐场的时间即可求出在游乐场玩的时间.【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了时、分、秒及其关系,明确分针每经过1大格,是5分,时针每经过1大格,是1小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1.【分析】手机、电话机、照相机的价钱已知,把这三种商品的价钱相加就是买这三种商品需要的钱数,即收银员应收的钱数.【解答】解:345+180+312=837(元)答:收银员应收837元钱.【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32.【分析】用上午孵出的只数,减去107只求出下午孵出的只数,再加上午孵出的只数,就是一共孵出的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476﹣107+476=369+476=845(只)答:一共孵出了623只小鸡.【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下午孵出的只数,进而求出一共孵出的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