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已修改)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已修改)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工程名称:山东隆科科技园职工宿舍楼施工单位:山东菏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编制人:韩先磊日期: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1三、工程参数2四、方案设计3(一)支模材料的选择3(二)模板的配制3五、支模方法4(一)梁、现浇平板支模4(二)板式楼梯支模5(三)柱模板支模5六、满堂脚手架支撑构造要求7七、模板拆除7八、质量标准及要求8九、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9十、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9十一、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0十二、应急计划11十三、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 13十四、模板面板验算14十五、次楞方木验算15十六、主楞验算17十七、可调托撑承载力验算 19十八、风荷载计算19十九、立杆稳定性验算21二十、支撑结构地基承载力验算24二十一、架体抗倾覆验算24一、工程概况表1:工程总体概况二、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概况2、《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0、《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11、《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12、《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4、《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 号三、工程参数四、方案设计本工程框架柱、梁、板模板均采用木(胶)合板及木方。

模板支撑体系为钢管满堂脚手架;楼梯底模采用木(胶)合板,踏步侧模采用松木板50厚;卫生间等有水房间与楼层的高差处用木方栏挡。

(一)、支模材料的选择本工程采用以下支模材料:木胶板(2440×1220×12):平板模板及梁、墙模板均采用12mm厚木胶板。

松木方料(4070):模板连接排挡(工地材料实际尺寸)。

钢管(48):围楞和搭支模架。

扣件:用于支模钢管架体的连接与紧固。

(二)、模板的配制A、现浇楼板支模现浇楼板采用12厚木胶板,支模排挡采用4070方木档,间距不得大于30cm。

B、梁模板1)梁模板底板采用12mm厚木胶板配制,四面刨光,厚度均匀,边侧必须于平面成直角,使梁侧模板与梁底模板连接密封,确保梁底砼棱角完整;2)梁侧板采用12mm厚木胶板配制,配制方法同柱模;3)梁模板排挡采用松木档,间距不得大于30cm,梁模板严格按梁断面尺寸进行配制;误差不得超过2mm;4)侧模配制时,必须从梁的净跨之中计算,接点设置于梁跨中间,确保梁、柱细部尺寸完整,梁底板按规范要求大于4m跨度的应起拱,以3~5/1000为标准。

五、支模方法(一)、梁、现浇平板支模1)在梁底部,现浇平板搭设钢管支撑承重架。

搭设承重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钢管立杆下必须加垫块,并支承于坚实的基面上;木垫板尺寸150×150×50mm或1500*300mm钢模板;②先搭设梁部立杆,后搭平板立杆;③立杆设立纵向、横向间距均不得大于米,水平横杆第一根离地米,上部间距不得大于2米/道;④承重支架下部须设扫地杆和剪刀撑,剪刀撑成45º-60º角设置,每轴设一道;⑤紧固件均需备齐,所有紧固件必须扣紧,不得有松动,梁承重架横杆下须加双扣。

2)整个承重架完成后方可摆设梁底模,复核轴线,标高尺寸无误后,再行固定梁底模及侧模,然后方可铺设平板龙骨及底模板。

3)梁上口固定要牢固,梁底及上口要拉通长线。

梁跨≥4米时,应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起拱。

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3~5/1000。

4)所有梁、平板模板在支模前必须及时进行清理,刷脱模剂。

拼装时,接缝处缝隙用胶带纸贴合,避免漏浆。

5)梁模板支模完成后及时进行技术复核,误差控制在以下范围(单位mm)内:轴线位移2,标高+2,-3,截面尺寸+2,-3,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表面平整度2,预留洞中心线位移5,洞口截面内部尺寸+8。

(二)、板式楼梯支模1)首先根据楼梯层高放样,确定好休息平台和梯口平台的标高及楼梯段斜长,并弹好线,用钢管排架搭设休息平台的支撑,再搭设楼梯斜板支撑系统。

2)平台梁模板,标高和平面等尺寸无误后,再立斜板底模(含平台、楼梯段),整个模板体系校正无误后,进行支撑系统的完善性连接固定工作,待钢筋绑扎复核后,再进行挂模、封头及预埋件的埋设固定。

(三)、柱模板支模①、断面尺寸<600柱,直接采用钢管柱箍固定,详见下图所示。

大于600mm 柱模板示意图150×150),用于清理500设置。

⑥、柱模的加固体系采用对拉横杆,间距500,在柱四周用钢管加固。

六、满堂脚手架支撑构造要求①、钢管满堂脚手架的平杆步距应不大于,梁底处立杆间距应在~之间,其它处可在~之间。

此外,在跨中部位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剪刀撑或斜杆,以确保架体的稳定性。

②、在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

③、在距离地面150㎜处应设置扫地杆。

④、立杆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搭接时,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⑤、水平杆易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且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⑥、当设置剪刀撑时,每道剪刀撑的宽度不应大于6m,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0~600度之间。

剪刀撑杆件宜采用搭接;且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不少于2个旋转扣。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上。

七、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应在结构同条件养护的砼试块达到规范所规定的拆模强度,方准拆模,见下表。

墙、柱模板拆除时不得损坏砼表面及楞角。

梁、板模板拆除,应由实验员根据试块试压强度报告,书面报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拆除施工。

2、拆模顺序拆模应遵循:分段分区块拆除、平面上先拆临边跨后拆内部跨、垂直方向分层分皮自上而下拆除、先拆非承重模板再拆除承重模板;拆梁底模应从梁跨的中间向两边拆除,拆悬臂梁梁底的模板时应从悬臂端向支座端拆除;同时拆除模板时应随拆随清理并堆放整齐,拆模操作顺序如下:1)柱模板:搭设作业平台→拆除斜撑/支撑水平杆→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或横楞→拆除模板间连接螺栓或回形销→拆除模板→清理模板并分类堆放。

2)梁、顶板模板:搭设作业平台→拆梁侧支模水平杆/斜撑→拆除梁侧模→板底承重水平横杆→对搭接立杆可拆除上立杆或适当下放上立杆→拆顶板底模板→拆梁底承重水平横杆→拆梁底模板→拆支模架剪刀撑→拆支模架横杆→拆支模架立杆。

八、质量标准及要求12、施工时模板就位要准确,保证梁、柱断面尺寸正确。

3、模板应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

4、墙、柱下脚口接缝必须严密,砼振捣密实,防止漏浆、“烂根”及出麻面。

5、支撑系统要合理,防止梁侧、柱、墙面砼鼓出及“爆模”。

6、柱、墙、梁板模安装完后,必须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工序交接,及检验批报验工作。

7、拆模要有申请,且有砼拆模试块强度报告。

8、班组拆模前必须向项目部提交书面拆模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拆模。

九、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1、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

2、在浇筑砼之前,应清理模板的表面(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并涂刷隔离剂。

3、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等按图就位,尽量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

模板自身就位时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

4、浇筑砼时振捣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面板;浇筑板砼时,不得一次堆载过多,以防模板变形、坍塌。

十、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1、半成品及成品模板要分类堆放整齐合理,支垫位置正确,应保持模板不变形。

2、安装完毕的平台模板、梁模板不可临时堆料和当作业平台,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好。

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防止模板的变形、标高和平整度产生偏差。

不可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3、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它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依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

4、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碰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防止砼墙面及门窗洞口等处出现裂纹。

5、保持模板本身的整洁及配套构件的齐全,放置合理,保证板面不变形。

6、模板吊运就位时要平稳、准确,不得碰砸墙体、楼板及其它已施工完了的部位,不得兜挂钢筋。

用撬棒调整模板时,撬棒下要支垫木方。

十一、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

2、保持现场的场容场貌,材料分批分类堆码整齐,施工现场每层楼模板安装完毕浇筑砼前,楼层内的垃圾应清理干净。

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

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4、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雪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5、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

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

6、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7、支撑等不得搭在门窗框和脚手架上。

通道中间的斜撑、拉杆等应设在高以上。

8、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等钉牢。

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

9、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10、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拆模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11、使用电动工具,应用36V低压电源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措施。

12、装拆模板时,作业人员要站立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13、拆模必须一次性拆清,不得留下无撑模板。

拆下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14、拆除平台底模时,不得一次将顶撑全部拆除,应分批拆下顶撑,然后按顺序拆下搁栅、底模,以免发生模板在自重荷载下一次性大面积脱落十二、应急计划(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楚永志副组长:韩先磊、刘慧、常凯成员:蒋承林、崔以朋、张长合2、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任务分工项目经理:在项目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项目总工:提供总体技术支持,组织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并指导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