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公司产品质量检验需求, 为规范公司检验制度,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品质管理制度。
一、检验规定:
公司采用首检,自检互检,兼职检,抽检,专职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
1.1首检,对首件完工产品要求进行首检。
1.2自检互检,生产者按技术要求自己检验所做产品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再由专职检验确认。
1.3兼职检验为各班组,车间负责人,在安排生产任务时,在各生产环节主动关注产品质量。
1.4抽检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专职品管经常抽检。
1.5品检专员负责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检验,按图纸标注尺寸与要求,对首件产品进行检验确认后,
方可按排批量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做到经常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产品加工完成后经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二、检验产品范围:
2.1针对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和所需要的材料的规格,尺寸,技术要求。
2.2采购的原材料,标准件,紧固件,五金件,电器,灯具等。
2.3产品加工各道工序包括管件,型材下料,薄板、中板剪板,冲角,折弯,焊接,打磨,去油,
除锈油漆,喷塑,组装,包装运输。
三、检验技术要求:
3.1对原材料的检验要求,除客户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应按图纸设计要求检查所进材料的板厚,管
径大小,有特殊要求的应有质保单。
3.2标准件,紧固件,五金件,电器,灯具等的采购尽可能应按标准采购,除客户另有要求外,检
验应对所购产品在外观、尺寸、配合间隙、品牌等方面按规定验收。
3.3外购件与外加工的检验应按图纸设计要求,对所加工的材料性能,规格尺寸进行检验,对一些
批量大且体积大的外购件(如钢化玻璃等),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进行现场抽检,尽可能避免批量报废事故的发生。
3.4下料:应按图纸规定尺寸下料,有公差标注的按公差范围内执行,没有公差标注的按自由公差
范围一般1米内不超2毫米执行,下料时要求尺寸准确,垂直端正,(内基准采取正公差,外基准采取负公差),型材如弯曲,应先较正。
3.5剪板:按图纸规定展开后的实际尺寸剪板,剪前应较对板是否方正,第一块板下料后,应检查
长宽尺寸与对角线是否准确,一般尺寸公差控制在1米内不超1.5毫米,待确认后方可批量下料。
3.6冲角:按图纸规定展开后的实际尺寸需要冲角,一般尺寸公差控制在1毫米左右,去角取正公差,
留角取负公差。
3.7折弯:应按图纸规定尺寸折弯,折后保持外包尺寸准确,各个折弯角度符合图纸要求,且保持整
体平直。
3.8钻孔:按图纸要求孔位准确,位置偏差φ10毫米孔≤1毫米以内,φ10以上孔偏差≤2毫米以
内。
3.9 焊接:总体要求焊接牢固,焊疤齐平,焊接位置正确,尺寸标准,整体端正平整,一要求底脚板
连接,灯箱四角应满焊,其它拼板与组合焊用间断焊,方管类焊二对面,外表面焊后应打磨平。
3.10 油漆或喷塑前期处理:产品在油漆或喷塑前应工件表面油污清除干净,再作除锈处理后在工件
焊疤和其它有缝隙处刮腻修补,打磨修补,再打磨,再修补三遍以上,使工件表面平整光滑。
以肉眼观察为主。
3.11 油漆或喷塑:油漆分底漆(防锈漆)和面漆,要求用漆牌号正确,喷漆均匀,漆后无漏喷,流
迹,起泡,起皱。
喷塑要求塑粉牌号正确,喷粉均匀,烘后表面无针孔,无气泡,色泽均匀,表面光滑。
检验时用色卡对照。
3.12组装:组装包括样品组装和成品组装,组装时主要检查各部件之间配合状况,组装后产品整体
的平稳性,平整度,产品设计的合理性。
3.13包装运输:按规定要求对产品进行包装,包装分简易气泡沫塑料包装,纸箱包装,木箱包装。
(1)、简易气泡沫塑料包装主要应检查产品在包装前为合格产品后方可包装,包装时应捆扎牢固,不得磕碰。
运输时按规定装车卸车,保证运输安全。
(2)、纸箱包装,纸箱进厂时应对材质,规格尺寸按标准进行验收,将合格产品装入纸箱后封口,要求封口严密,牢固,结实,平整。
运输时按规定装车卸车,保证运输安全。
(3)、木箱包装,木箱制作应按产品设计要求,要保证牢固,实用,又要经济合理。
运输时按规定装车卸车,保证运输安全。
四、各部门的职责及责任归属:
4.1技术品管部的职责:产品设计尽量做到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图纸应清澈,明确,标注准
期确,对因由于图纸标注差错而未能及时发现所造成的损失应承担相应责任。
4.2生产部门的职责:生产工人接受生产任务后应按图纸要求生产。
首件产品未经首检而自行批量下料,生产,发生错误造成一定损失的,生产者应承担相应责任,班组长,车间主任应负监管责任。
4.3采购部门的职责:应按枝术部门提供的材料品种,规格,数量,品牌要求进行采购,在保证质量
的前提下再考虑他的经济性。
对于批量较大的五金件采购应先购样品由枝术,品管部门确认后方可批量采购。
未经许可,自行采购造成批量损失的应承担相应质任。
4.4品检专员的职责:负责全公司的从原材料采购,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工序流程,包装出厂前的产
品质量监管工作。
严格把关,特别要重视首检,经常抽检,产品出厂前的检验,尽力将产品质量问题控制在公司内部解决。
对于因漏检,未检所出现的质量问题,特别是出厂后发现的质量批量问题,分管品管应承担相应责任。
五、来料检料流程
通过对来料进行检验、测试,确保来料品质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防止未经检验或未经检
7.5 后续因设计或工程变更及更换供应商时,样品应重新进行审核。
八、相关表单:
《来料检检报告》
《制程检验报告》
《成品检验报告》
《不合格评审报告》
《内部沟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