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啤酒公司价值评估案例分析1

青岛啤酒公司价值评估案例分析1

青岛啤酒公司价值评估案例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见刘也愈加的紧密。

企业面对的竞争也不再局限于本国的企业的影响,更多的将会是国外企业的威胁,而这种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如何更好地评估企业的价值,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各方竞争力前提。

所以,近些年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也如雨后春笋被人提出,企业的价值也越来越准确,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不少的助力。

下面就青岛啤酒公司价值评估进行分析,进而说明价值评估的价值。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啤酒)始建于1903年,前身由英、德商人合资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于解放后转为为国营企业。

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产厂家。

10多年前,青岛啤酒就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在一个资产百分之百国有、经营长期按政府计划运行的老国有企业里,第一次掺进了归属不同的国有资本。

公司积极推行“高起点,低成本扩张”的并购战略,1994年至今先后兼并了数十家啤酒生产企业,目前在国内拥有40多家啤酒生产厂和三个麦芽生产厂,总生产能力超过371万/年。

其全国性销售网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重大转变。

目前公司已在全国各地建成48家销售分公司和办事处,成立了华南、华东、淮海、鲁中、北方、东南等八个区域性事业管理部,指导和监督辖区内并购企业的生产经营,优化配置区域内的各种资源。

“1993年7月15日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同年8月27日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1年2月增发1亿A股。

2002年10月公司与世界最大的啤酒制造企业A——B公司签署《战略性投资协议》,分三批向A——B 公司发行价值1.82亿美元的定向可转换债券。

公司拥有中国驰名商标“青岛牌”青岛啤酒以及崂山、汉斯、山水、五星等知名品牌,在2004年青岛啤酒品牌价值已达168.73亿元,继续位居啤酒行业全国第一。

公司管理层计划2005年达到年生产啤酒500万吨、2008年800万吨的规模,并使青岛啤酒成为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啤酒制造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为啤酒,目前主要品种有11°清爽、11°精品、11°特制听装啤酒、12°特制精品、12°冰啤酒、10°干啤、10°超干啤酒、8°低醇啤酒、纯生啤酒、菊花保健啤酒、柠檬果味啤酒、红啤酒、本色啤酒等形成了不同工艺不同风格不同档次多种产品结构的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历史绩效分析投入资本收益率作为公司业绩分析的重要工具,与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指标比较更能反映公司的业绩,揭示公司资本经营效率的高低。

资产收益率将经营绩效与财务结构合在了一起,降低了同业公司分析和趋势分析的意义,很难了解来自公司主业的经营绩效。

总资产收益率指标存在总资产和净利润界定不一致的问题,总资产中没有扣除无息负债,但是净利润扣除的费用中包括了这些负债的隐含筹资成本。

下面对与投入资本收益率相关量进行计算:投资者资金总额是反映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投入的资本总量,包括股权所有者及付息债权人的投资。

从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来反映就公司的所有资产减去付息债务;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表述为公司的权益加上付息债务。

依据资产负债表的项目计算如下:鉴于此,青岛啤酒公司有了以下的构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类消费大幅度提高其中啤酒的消费增幅最大。

虽然九五期间啤酒产量的增速有所放缓,但由于啤酒具有酒精度低、饮用面广、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消费者对啤酒的认知和认同度不断提高具有较大的市场拓展潜力。

目前世界啤酒消费的年人均消费量为30升,消费大国捷克、爱尔兰、德国的年人均啤酒消费量分别为158升149升和125升,世界最大啤酒生产国美国的人均啤酒消费量亦达到82升,而中国年人均啤酒消费量仅为17.5升,约占世界年人均消费水平的2/3。

1995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啤酒产销量第二大国,1999年啤酒产销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2004年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目前中国啤酒产销量已占到整个酒精类饮料的70%左右,但我国啤酒生产企业较为分散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全国十大啤酒集团只占据了36.12%的全国市场,而分散在全国各地300多家年产量5万吨以下的小型企业分割了一半多的市场份额,啤酒市场的集中度非常低。

中国啤酒业发展的真正出路在于迅速地超常规发展,组建超大型的企业集团增强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因此,未来5年内中国啤酒企业的整合并购活动将更频繁,啤酒企业向规模更大、效益更高、产品更精的方向发展。

从以上两方面说明中国啤酒行业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经过了解可以看出,中国啤酒整体行业获利能力一般,行业吸引力中等。

一方面是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激烈的竞争,依据竞争理论,竞争的结果是最终必然会使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降低,其中只有管理成本低的企业才能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

因此,青岛啤酒的战略构想转化为未来绩效的财务预测。

明确预测期时间(2005年——2009年)。

由于啤酒行业具有地域性等特点,青岛啤酒明确预测期定为5年,即自2005年到2009年,称为短期财务预测,预测详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借助于会计报表计算公司自由现金流量。

这段时间随着公司募集资金投资规模和投资速度的加快,将会产生收益,会出现高速的成长。

明确预测期时间(2005年——2009年)采用的预测方法运用比率分析法,分析各种资产、费用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例,结合公司的主业收入增长,预测出未来的各种比例变化趋势。

连续预测期时间(2010年——)。

假定自2009年后,公司新投资能取得稳定的收益率、投入资本能取得稳定的收益率、能保持稳定的增长率、每年有一定比例的收益进行再投资,公司进入了稳定的成熟经营期。

青岛啤酒未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将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1),公司啤酒产品销售量的增长预测。

公司近几年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规模不断扩大,根据行业发展前景以及公司战略规划,预测2005-2006年这两年销售量增长率为15%,下一阶段公司销售量增长率有所减少,将进入稳定增长阶段,预测增长10%。

啤酒价格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

由于啤酒行业竞争激烈,而产品价格的经过了几次调整,价格基本保持稳定,预计2005年-2009年公司销售的现有产品保持价格不变。

综合上述假设,公司从2005年到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预测如下表;青岛啤酒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来源于:1999年-2004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占公司主营业收入稳定在0.6的水平,青岛啤酒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人工成本、折旧等)随着募集资金项目的完成上升,公司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合理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主营业务成本保持在主营业务收入的60%,毛利率保证在40%,预计2005年-2009年主营业务成本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例保持0.6,2009年后也保持在0.6。

1999年-2004年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保持在历史比例,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10%比例。

根据以上预测比例,计算出青岛啤酒的主营业务成本及主营业务税金,并计算主营业务利润,如下表:1999-2004年公司营业费用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例较为稳定。

营业费用主要来源于销售过程中各种费用,如销售人员工资、广告费、包装费、折旧等,通过营销网络项目的实施,营业费用会在一定程度上下降,营业费用控制在占公司主业收入20%以内,随着公司主业收入增长,该比率还有下降的空间,预计2005年-2009年公司营业费用占公司主业收入的比例为0.17、0.17、0.15、0.15、0.15。

管理费用在主业收入的历史比例较为稳定,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8%,预计2005年-2009年公司管理费用占公司主业收入的比例为0.08、0.08、0.07、0.07、0.06。

公司经过两次扩股后,资金非常的充裕,这种状况会由于公司直接融资能力长期存在而保持在较低的水平,2001年扩股募集资金7.8亿元预计将会在2006年全部投资完毕,期间的存款利息收入冲减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的预测根据募集资金投资进度和长短期借款预测。

6)各类资产与主营业务收入预测数根据历史比例数据,结合公司各类资产的消耗和资产类型的转化,预测出公司在2005年-2009年资产负责表中资产方各类资产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表4-18各类资产与主营业务收入比率预测青岛啤酒总股本为106000万股,2004年12月31日在沪市收盘价为9.68元/股,市值为102608万元。

青岛啤酒预测价值为4,819,025,404元,低于公司市值53.1%。

显然,本文和市场对青岛啤酒的评价差距较大。

原因何在?究竟是本文的评估不准确,还是市场过高估计了青岛啤酒的内在价值?其实,这种巨大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错觉!因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市场价格只是流通股的价格,即9.68元只是青岛啤酒流通股的价格。

非流通股的价格要远低于流通股的价格,有事实为证:无论是如今极其火爆的法人股转让,还是国有股的减持,其定价都远低于市场价格。

而本文的评估结果是忽略了股权流动性差异后所有股权的内在价值,不应该片面地与流通股的市场价格进行比较。

但同时,由于青岛啤酒股改方案没有出台,要进行全面比较很困难。

为了比较DCF模型的评估结果,用市盈率模型对青岛啤酒公司价值进行估算。

选择2004年每股收益与青岛啤酒接近的四家啤酒上市公司作为参照,2004年市盈率模型估算的公司价值结果高于用DCF模型估价结果四倍左右。

是青岛啤酒市值两倍左右,公司价值被高估。

但是作为啤酒行业上市公司,接近50倍的市盈率是比较高的,这预示着股票价格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

公司投入资本收益率太低,低于啤酒行业的平均水平(2004年行业平均水平为7.61%),也低于加权资本成本,可见提高投入资本收益率是公司价值增长的主要因素。

根据资本收益树结构,青岛啤酒经营管理层应将公司的资源重点应用于提高营业利润率及资本周转率水平,以达到市场期望的价值水平。

公司2005-2009年短期财务预测的资本结构表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得到了缓慢的提高。

资本结构有所改善,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资本结构目标,资产负债率60%,公司仍保持着较高负债水平。

此外,公司资产中有部分资产收益率较低,甚至处于闲置状态,这些资产可视为公司的超额资产,应进行变现处置或向更高资产用途转移,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资产质量。

运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投资收益率和再投资比率四个指标来对公司价值变化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