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思想史教学大纲

中国思想史教学大纲

中國思想史(二)教學大綱江淑君編
日期教學內容
───────────────────────────────課程說明、董仲舒的「三統說」
《大學》、《中庸》、《易傳》義理趨向及其年代歸屬
《淮南子》中的雜家思想
揚雄、王充的學術思想
魏晉玄學總論
《人物志》的才性觀與人物品鑒
何晏的學術思想
王弼的學術思想
(期中考)
阮籍、嵇康的學術思想
郭象注莊及其相關問題
中國佛教哲學總論
印度佛教教義述要(原始教義)
印度佛教教義述要(大乘教義)
佛教在中國的流傳及講論
中國佛教之三宗(天台宗)
(期末考)
教學目標:
一、以思想流變史的宏觀視野,按朝代逐一解說中國各期思想的特色及其欲解決的問題,並
帶入思想產生的緣由及其時代背景的概況。

藉此,使學生了解中國哲學思想的起源與發展脈絡。

二、解析各期哲學家思想論述的基本架構,探討其思想內容的優缺點,並與同期思想家進行
義理趨向之比較。

藉此,使學生能有獨立思考與反省的能力,進而開發培養對中國義理思想的認知與興趣。

評分方式:
期中考筆試:四十分期末考讀書報告:四十分(十二月三十日繳交)
期末報告分組討論:二十分(包括如何選定題目、如何搜尋資料以及報告內容如何進行思考與書寫等綱要)
課程教材: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二)三民書局
參考書目舉要:
陶建國著《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
江建俊著《漢末人倫鑒識之總理則––劉卲人物志研究》文史哲出版社湯用彤著《魏晉玄學論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許抗生等著《魏晉玄學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孫述圻著《六朝思想史》南京出版社
趙書廉著《魏晉玄學探微》河南人民出版社
王葆玹著《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
牟宗三著《才性與玄理》臺灣學生書局
江建俊著《漢末人倫鑒識之總理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余嘉錫撰《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
樓宇烈校釋《周易老子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林麗真著《王弼》東大圖書公司
余敦康著《何晏王弼玄學新探》濟南齊魯書社
郭梨華著《王弼之自然與名教》臺北文津出版社
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木鐸出版社
蘇新鋈著《郭象莊學平議》臺灣學生書局
湯一介著《郭象與魏晉玄學》臺北谷風出版社
莊耀郎著《郭象玄學》臺北里仁書局
何啟民著《竹林七賢研究》臺灣學生書局
何啟民著《魏晉思想與談風》臺灣學生書局
唐翼明著《魏晉清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周紹賢、劉貴傑著《魏晉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魏晉思想》(甲編五種)臺北里仁書局
牟宗三著《佛性與般若》(上下)臺灣學生書局
印順法師著《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正聞出版社
湯用彤著《理學‧佛學‧玄學》臺北淑馨出版社
吳汝鈞著《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
嚴北溟著《中國佛教哲學簡史》臺北木鐸出版社
呂澂著《中國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