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育人先育己(家长会材料)

育人先育己(家长会材料)

育人先育己,育儿先育心,育心用经典,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诵读经典让孩子从小涵养自天地而生的道德能量,与真正的圣贤为师为友。

欢迎所有爱学习的家长。

接下来由我来和大家学习转播《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我是来自江西的明明妈妈:范小青,今天怀着无比荣幸的心情和大家一起学习,相信很多家长都拜读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也相信很多家长对这本书的前言——“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这部分有很深的领悟,今天明妈也斗胆借尹建莉老师的这个前言来命题,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话说有一个寓言小故事: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

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

我们父母们也得到了一块宝贵的玉——可爱的孩子,可多年后的结果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却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

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也就是我们教育的理念、手段和方法。

可是谁会认为自己那么笨呢?现代人都很自信!自信得相信自己绝对就是一位琢玉高手,可实际上呢?实际上往往是不知不觉中使用的却是锄头,比如:1、孩子想要玩泥巴、沙子,我们说:太脏了,沙子吹到了眼睛里怎么办?不许玩!结果:父母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掐灭了孩子玩的天性,阻断了孩子对事物的认知,缩小了孩子的探索空间。

3.孩子想要自己洗碗,想要自己扫地,我们说:把碗打碎了是小事,割到了手怎么办?小孩子怎么能把地扫干净?不用你扫,奶奶会扫的。

结果:孩子眼里原本就像游戏的劳动,因为我们的爱而慢慢变成了苦差,导致四肢不勤,动手能力差。

4.孩子上学了,我们说: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只要考100分,想要什么妈妈都给你买。

结果是: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对学习目的不明确,破坏了孩子对学习实事求是的精神,甚至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

5、孩子说,我不想读书,我要看动画片,我要玩游戏。

我们说:好的,去玩吧,不吵我就行了。

结果:孩子的大脑充斥着愤怒的小鸟、植物大战僵尸、喜洋洋灰太狼,光头强,成为一个没有思想、没有创造力的人。

6.孩子说,我想看课外书。

我们说:天天看课本都考不了好成绩,再看其它的书不是更惨了?等你考前三名再说。

结果:孩子只掌握了肤浅的课本知识,视野窄小,学习能力越来差。

用锄头琢玉的父母多么可怕!无知的爱是伤害,这种伤害会害了孩子的一生!现在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越来越多的问题显露在父母面前,父母的一个个为什么收集起来的话可以编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了:孩子为什么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为什么孩子只喜欢看电视玩游戏?孩子为什么不爱读书?孩子为什么没有礼貌不尊敬人?孩子为什么总被老师批评,和同学关系也不好?孩子为什么连个作文都不会写?孩子为什么一个起床也要磨蹭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孩子为什么从不主动做作业?……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问题更多,有离家出走的,迷恋网络不可自拔的,甚至有恋爱同居的,吸毒的,抑郁自杀的。

这么多的问题是怎么导致的呢?其实几千年前的《易经》早就告诉过我们——“履霜,坚冰至”,就是说,任何问题都是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暴露出来。

家长无意中所犯的一些小错误,日积月累,会慢慢形成一个严重困扰孩子的大问题,给孩子带来深刻的影响,甚至扭曲孩子的心灵。

中国有句古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性的教育,内在的教育,心灵的教育,都要在13岁之前完成。

如果孩子读到初中、高中,再去实施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很难的,人性是很难改变的。

以上的种种问题可以说都是0-13岁种下的!我们每个孩子一生下来的时候,都是那么的阳光、那么的纯洁,看那些很小的孩子,笑容是那么纯真灿烂,但随着他慢慢长大,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他的心灵如果没有正确的参照物,没有正确价值观引导,心灵的灰尘就会越堆越多。

社会的欲望、杂质和我们错误的家庭教育会慢慢地蒙住孩子的内心,就像某些大人一样变得冷漠。

其实光明并没有离开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

如果我们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就相当于买了一把小扫把,天天将孩子粘了灰尘的心扫一扫。

我们地板每天要扫,心其实也是一样,让孩子的心中始终是光明的、善良的,内在始终是积极的、正向的,这才是让孩子成为一块美玉的前提!可能有的父母会想,虽然我琢不出美玉,但我也不会笨得去使用锄头,让孩子自由成长吧,我并不希望孩子将来能大富大贵,也不指望将来能成为什么名人,我只希望他是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那我想问问这样想的家长:“让孩子成为普通人,是您想要的,还是孩子想要的?如果这并不是孩子想要的,您认为孩子长大了能够快乐吗?”我打一个比方,假如您的孩子长大了,有一天参加同学会,大家在一阵的嘘寒问暖中知道了坐他左边的是位局长,坐在右边的是位老板,坐在前面的是个略有名气的作家,坐在那边可能还是个什么家,那么,作为普通的您的孩子,那一刻,他会有什么感觉?会自卑吗?会感叹吗?又会快乐吗?其实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快乐的普通人,也非常的不容易,需要一定的生命的境界,就像颜回一样,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在哪里,住在陋巷也很快乐,这种生命境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啊!为什么我们要把孩子大好的时机给浪费掉,不负起我们做父母应尽的职责呢?当然,即使我们尽力了,孩子长大也不能说百分百就能大有作为,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已经付出,看着即使成为普通人的孩子,我们也少了一份内疚而多一份宽慰吧?回过头来说,您的孩子一不小心被您培养成了快乐的企业家,快乐的科学家,快乐的领导干部呢?那时孩子的快乐不光光是孩子的了,最快乐的还是我们做父母的吧?所以,只要把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父母就要对他全然的负责,自己好好的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把自己手中那把精美的刻刀挥舞出优美的姿态,留下辉煌的痕迹。

我们手中的刻刀是琢玉最重要的工具,怎么才能把这最重要的工具运用自如呢?首先要有一个雕刻的环境,孩子成长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父母要有学习的环境。

现在这个社会家庭里有残害孩子的二大元凶:电视和网络游戏,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略讲一下这些的害处,详细的大家可以去网络上查一下,这些东西真的是百害而无一益。

电视或者说不良动画片对孩子的坏处:1.影响亲子关系;2.影响视力;3.引发肥胖;4.诱发阅读障碍;5.头脑易疲劳,心神不安;6.想象力缺乏;7.注意力难以集中;8.思考能力下降,影响学习和智力发展。

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坏处:1.有损眼球健康,造成视力下降;2.易使身体多部位受到损伤;3.精神不可避免地紧张、亢奋,结果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

平时也会多动暴躁,爱发火,甚至有的孩子因为迷恋网络游戏而逃学;4.受屏幕强光,噪声刺激,使血压长高,引起头昏、头痛、心律失常等;5.有些网络游戏还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看到这些可能有些家长会不太接受,会说有这么严重吗?大家看看身边的孩子们,他们嘴里经常说的“我还会回来的”“你这个笨蛋”“打死你”等这样的话是父母和老师教的吗?这些东西给孩子带来的到底是什么?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的呢?还有一部分的家长可能也会说这些我都知道,但是自己也要放松啊,老人要看啊,有些节目对孩子是有益的啊,还有就是说别的同学都议论什么动画片,孩子不看的话会没有共同语言啊等,这所有的一切只有做父母的去甄别而酌情处理,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而自己不去采取行动的话,别人也无法给予帮助。

光知道“道理”,而不付诸行动,那就是空想家。

知道“道理”,而又付诸行动了,那才是明智的父母。

大家再想想看,一个回家天天看电视玩游戏的孩子和一个天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书、做亲子游戏的孩子有什么区别?时间短可能看不出来,等到孩子到幼儿园或者上小学的时候就会发现,前者孩子脾气暴躁、坐不住、没耐心,后者各方面绝对要比前面优秀得多。

家里有爱学习的父母就有爱学习的孩子,家里有爱看电视的父母就有爱看动画片的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孩子成为美玉的必要条件。

当然,并不是每个家长把孩子一生下来就懂得教育的,不懂没关系,只有去学习,哪里有好的方法就去了解,哪里有好的平台就去接近,不要怕麻烦,更不要怕累,孩子的最佳时机就是那么几年,作为家长,我们最大的使命除了教育好孩子外,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重要的?明妈以前看到很多好的教育方法,可是自己一个人闷在家里闭门造车往往是事倍功半,而且往往还弄巧成拙。

就好比我们现在天天在雕刻着这块玉吧,首先我们不可能无师自通,在不懂的情况下就去会找一本雕刻的书来作参考,因为我们在雕刻的过程中会遇到无数新奇的问题,我怎么来刻这一刀才适合?我遇到问题刻不下去了怎么办?书上说的不懂怎么办?所以这个时候沟通的平台和学习的环境就显得犹为重要。

就拿育心这个平台来说,我们一直说妈妈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所以这不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平台,而是父母学习的平台。

经常有家长说育心的教材只是打开这座教育之门的一把钥匙,只有拥有了这把钥匙才能走进来吸取自己所需要的养份,才能在拿着刻刀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人提供正确的引导,有人加油鼓励。

漫漫旅途中一个人是走不远的,只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说说笑笑的前进,才能把苦作甜,把酒对歌,把风雨写诗词!其次,教育的内容很重要,我们知道教育的正确理念只是琢玉过程中必要的一种态度和最基本的概念,知道了锄头和刻刀的区别这是最基础的一步,但是,刻刀也有好坏之分,好的刻刀能事半功倍,同理,教育孩子的内容也有能量高低之分,那么什么才是家庭教育中高能量的教育内容呢?曾经,美国杂志记者劳特斯问李嘉诚先生:您能成为华人首富,是因为什么。

勤劳?是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更会沟通?李嘉诚就用两个字回答:气概。

劳特斯再问李嘉诚:您这种气概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李嘉诚先生感叹:儿童时期学的《三字经》、《千家诗》、《诗经》、《老子》、《庄子》等,这些知识弥足珍贵,它令我终身受益!大家要知道,李嘉诚只有初中毕业,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大企业家、大慈善家,所以一个人的成就,关乎他小时候精神喂养的是什么!比如鲁迅、老舍、巴金、郭沫若、朱自清、徐志摩、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等等这些文豪,全部都是读国学长大的,没有一个是读我们这些“停留在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出自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语文教育门外谈》)”的语文教材中长大的,所以最终他们都成为大文豪!虽然是小学毕业,但他饱读经典,不妨碍他成就一番大事业。

海尔的总裁张瑞敏,也曾说过他是应用国学的智慧让海尔走向全世界。

给没时间陪孩子的家长作者介绍:咪蒙,文学硕士、专栏作者、媒体编辑。

本文以她独特的视角,“痛骂”长期没空陪伴子女的家长。

言辞犀利,还望谅解!每次看到成功人士巡回演讲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毕生经历都献给了我的工作,我都没有时间陪伴我的小孩。

好感人哪。

请问,我能抽你两耳光吗?中国真是个奇怪的民族,我们重视家族、重视血缘、重视宗亲,但很多时候,又在潜意识里崇尚为了出人头地而六亲不认,不带小孩、不理亲情,不仅不受批判,反而成了成功人士炫耀自己受了多大委屈和牺牲的资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