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心机作业指导书

离心机作业指导书

篇一:离心机作业指导书污泥离心脱水机系统操作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规范污泥离心脱水机的操作,确保相关操作人员掌握各操作步骤的要点,保证离心机安全、高效的运行,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以下所指的离心机规格为ucd536)2.范围所有废水处理厂现场操作运行人员和dcs监控人员。

3.权责3.1生产运行时,现场操作人员应加强巡检,保证现场设备和仪表的正常运行,污泥浓度控制正常,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和调整。

3.2dcs监控人员应控制好各项参数,密切注意设备运行状态,加强与现场操作人员沟通。

4.主要设备4.1污泥离心脱水机三台。

4.2污泥螺杆泵五台,三用两备。

4.3 polymer加药泵五台,三用两备。

polymer稀释系统两套。

4.4 polymer溶液制备系统两套,供应三台离心脱水机。

4.5污泥饼螺旋输送机五套。

5.控制原理利用液态污泥中加入适量的polymer溶液,形成有力絮团而固液分离,不同比重的物质利用离心机高速运转形成的不同离心力,从而产生强力分层,比重大的泥团被甩到转鼓最外层而脱水。

经脱水的污泥被转鼓内部的螺旋推出转鼓顶端,形成污泥饼,而滤液则从转鼓另外一端流出转鼓。

6.基本参数r*n2 6.1离心机产生的离心力 = c * g = * g 900r = 转鼓半径(m),n = 转鼓转速(rpm),g:地球重力6.2转鼓转速:由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转鼓运转形成的速度,单位rpm,本机在进泥之前,转鼓空转速度必须大于3500rpm。

6.3速差:内部螺旋转速减去转鼓转速的差值。

本机速差的可调节范围为0~14rpm,本机速差感测最小值(精度)为0.5rpm。

6.4主电机电流:本机主电机空转电流约为54~62a,正常运行时电流不能大于135a。

6.5扭矩:螺旋在推出污泥的过程中,所受到的作用力。

本机空转时扭矩应该为零。

不同性质的污泥脱水,扭矩各不相同,但本机设定扭矩一级报警为80%限值,此时自动停止进泥,扭矩二级报警为90%限值,此时主电机自动停止运行。

6.6流量:ucd536离心机额定进泥流量为55m3/h,进泥浓度控制在2%左右为宜。

建议经polymer稀释系统稀释后polymer溶液浓度在0.1%~0.2%为宜.7.系统流程示意图8.操作步骤8.1开机前准备:a.检查离心机润滑油油位b.检查是否仍然有活跃的故障c.水/油冷却水手动阀门打开d.机器周围目视,检查是否有泄漏8.2开机步骤:a.打开电源开关送电。

b.自动控制器自检测,包括控制器内的程序软件和周边监控设备的状态。

如检查到有任何故障,控制器发出报警讯号,液晶屏显示出故障内容,键和键上的灯闪动。

c.按键确认并复位,如和灯已经不亮,表示故障不存在,否则要按照液晶屏显示的故障先行排除。

d.按键起动电机, 控制箱上的启动绿灯亮。

但这时所进行的是预润滑,油泵开始运行,预润滑时间300秒结束后大马达以星形接法起动,在170秒后转为三角形接法运转。

小马达在变频器控制下运转。

e.在启动了300秒后, 同时电流在55a左右, 转鼓转数在3500rpm, 控制箱上的准备黄灯亮. 这时脱水机可随时进泥脱水。

8.3进泥前工作:a.污泥池非空,泥泵一定有泥,不能空转运行。

b.没有活跃的故障显示c.脱水机准备好d.絮凝剂/污泥的手动阀门打开e.检查絮凝剂站8.4进泥按键,灯亮,供泥泵和凝絮剂泵自动起动泵进脱水机分离。

小马达按分出来泥的情况所产生的扭距和差速的变化改变转速,以保持恒定的差速。

在启动开始时小流量进料,可适当多一些絮凝剂,待出泥稳定后再逐步增加流量,根据需要调整进泥量和絮凝剂量。

每次调整幅度不要太大,且每次调整的状况产生的结果需等待8分钟左右,不要频繁改动参数。

控制器这时对脱水机实行全面监控。

8.5a.无活跃故障b.脱水机在生产c. 进料流量/絮凝剂流量/稀释水流量d. 差速和转矩e.絮凝剂站f.澄清水和固体饼的取样g. 调整扭矩—差速控制参数h.运行时,如出现一级振动故障报警;应立即停止进料,同时进行冲洗。

直到振动降低后,才可重新进料。

如仍不能消除,可按 decanter off 键停机,在停机过程中,将机内残泥推出,等脱水机完全停止后,再次启动即可。

离心机安全操作业指导书一、机器开车前的检查:1)机器开车前应检查各紧固螺栓、螺母,有无松动现象。

2)主电动机三角皮带应松紧适宜,并确保安全。

3)电源电压及油压系统是否正常(电压380v,油压1.0mpa左右)。

4)检查转鼓旋转方向及滤网是否紧贴转框表面,有无破损,滤网搭口,不许反接。

5)检查调整回转油缸,升降机油缸的行程。

使刮刀径向刮料时不至于刮破滤网,复位时不碰布料板:轴向挂料时,不至于碰到转鼓底,上升不触及拦液板。

6检查油箱液面位置,工作油面不低于指示线。

7)检查电气控制系统。

a、电源必须要有工作接零和工作接地线。

b、主电机高速旋转时严禁旋转刮刀和升降刮刀系统。

二、操作规程1、首先检查离心机的经固件是否松动,机盖是否关紧,刮刀是否复位,油压是否正常,滤布是否安装正确。

2、打开电气箱合上电源开关,起动油泵,油压在1.2mpa为正常工作油压。

起动主机离心机开始旋转,选择加料速度。

料加满停止加料,离心机分离(根据需要选择分离速度),分离完毕后选择低速,到离心机转速为25转/分钟时开始刮料。

如果料层太密可以采用多次刮料。

料刮完后一个工作循环结束。

3、离心机加料时要控制加料速度,加料量太大电机电流太大变频器会过载保护而自由停车。

加料不均匀时会产生离心机转鼓布料不平衡造成离心机振动太大,振动太大时必须停车检查,原因排除后方可继续操作离心机。

4、离心机禁止操作人员在没有切除电源后进入转鼓内,在离心机工作时禁止把手或其它物体升入转鼓内。

否则会出现危险。

5、离心机高速运转时严禁打开刮刀系统进行刮料。

三、机器的维护1、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减振器,螺母、主轴螺帽等有无松动。

2、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如剧烈振动、控制失灵,应立即停车,排除障碍后方可再使用。

3、三角带磨损后应及时更换。

4、更换滤网时,必须切断电源,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各润滑部位,应定期对刮料齿杆及刮刀箱及轴承室加油润滑。

6、油箱液压油需定期更换,一般情况下,半年更换一次。

7、油箱中油温应保持35摄氏度-60摄氏度范围内,如油温异常上升,应检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8、冬天启动油泵,应开开停停使油温上升,再投入正常运转。

9、本机建议每年大修一次。

八、故障原因及排除篇三:离心机作业指导书离心机作业指导书一、检查确认1、检查离心机电源、接地、变频器,检查离心机是否可以正常运行。

(需用手盘动转鼓,无异常现象)2、检查氮气贮罐压力,压力需在0.2mpa以上,含量需在99.9%以上。

3、检查离心机转鼓内滤布是否完好,清洁,并安装到位。

(吊袋式离心机必须检查转鼓内插销在插好状态,普通离心机必须将滤布紧贴在转鼓上,滤布边缘不可超过离心机转鼓边缘)4、确认待离心物料的釜号、批号、放料管路已连接好5、确认母液受器干净和空出,确认母液管路通畅。

6、检查离心工具(手套、口罩、不锈钢铲、物料周转桶、标签、雨衣、周转内袋)齐全、完好、清洁。

7、确认行吊能正常运行(如钢丝缆、按纽等)二、离心过程1、略开离心机盖,开氮气阀门1/4,保持一定氮气流量。

2、开变频器到1档,然后打开放料罐底阀,(此时需一人在离心机旁监控离心机内放料体积,一个在釜底控制放料阀门),当离心机内物料体积达到转鼓高度1/2处时,关闭放料罐底阀,并确认已停止放料。

3、关闭离心机盖,扣好扣手,准备离心。

4、保持充氮5分钟,开变频器到3档,保持1分钟(目的使物料均匀地贴在离心机转鼓上)。

然后将变频器调到7档,保持1分钟,将变频器调到0档,待离心机停下后,打开离心机盖,观察物料体积(物料的厚度必须小于转鼓深度的2/3),确定是否可以再次放料。

同时并检查母液方箱内的母液体积,如母液高度已达到方箱的3/4处时,打开母液泵将母液输到母液贮罐。

5、如需再次放料,重复2-4操作。

6、确认不再放料后,将变频器调到10档,保持60分钟。

7、然后,将变频器调到0档,待离心机停稳后,打开离心机盖,检查物料是否离干,如没有离干,关上离心机盖,将变步器调到10档,保持30分钟。

8、重复7操作,如确认已离干,则关闭氮气,准备出料。

9、松开吊袋插销,然后开行吊至转鼓正上方,放下吊钩,将吊钩与吊袋连接好。

缓慢吊起吊袋,在起吊过程中检查吊袋无破损。

10、将吊袋下方超过离心机外壳高度10厘米,然后再将吊袋平移到预先准备好的桶上方,放下吊袋至出料高度(视出料桶高度而定)。

11、松开吊袋下方扎口,将吊袋内物料放至桶内,物料放到桶内4/5处时,停止放料,扎好袋口,换桶放料,直到将吊袋内物料装结束。

12、扎好吊袋扎口,启动行吊将吊袋放到离心机转鼓内,并插好插销,继续放料离心。

然后将已出物料封口(封口时应将袋中空气赶尽),称重,并标识(注明项目名称、批号、数量、操作者、日期),将标识贴在离桶口1/3处(注意须贴正)。

出料后将标识好的离心物料送至包装间直接进行包装。

13、重复2-12步操作,直至釜内物料离心结束(反应釜内物料放空后,通知岗位员工确认,并关闭放料罐底阀门)14、离心结束后,关闭离心机盖上阀门。

关闭行吊电源。

15、打扫卫生,将现场清理干净。

篇四:离心机作业指导书离心机作业指导书修订记录﹕制定单位﹕制定﹕审核﹕核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