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e i r be i ng ar e g oo df o r 清华大学2019年9月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2019.924.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赐与功臣尊崇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同时实行奉朝请制度,就是让功臣居家静养,朝廷有事即奉请入朝参与议事,日常不任官职。
这些措施A .意在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B .空前强化君主专制C .有利于新王朝的政治重建D .导致官员队伍冗杂25.唐代作坊和行会更加发展,已经出现了专门的佣作坊。
按日计工资的称“日佣人”,按月计工资的称“月作人”,还有论件或包工的。
据《太平广记奚乐山》记载:“上都通化门长店,多是车工之所居,募人集车,轮辕辐毂,皆有定价。
”这反映了A .政府对手工业管理失控 B .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 .私营手工业迅速的发展26.2019年是农历乙亥年,猪年。
古代典籍有大量关于“猪”的记载。
以下材料能够反映的史实较为准确的是选项材料史实A 古肃慎之国(东北少数民族),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以御风寒。
——《后汉书东夷列传》东北地区养猪始于汉代B 猪在北燕、朝鲜称为“豭”;关东、关西谓之“彘”;南楚之地曰“豨”;吴扬称“猪子”。
——西汉《方言》汉代猪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C (祭祀)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
——《周礼》周代猪的唯一用途是用来祭祀D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生(刘表)儿子,豚犬耳。
——《三国演义》三国时期刘表之子愚蠢凡庸,无用之极27.考据学在清代发展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其主要内容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入手,从事经书古义的考证。
考据学以其求实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对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作出了较大贡献。
考据学的兴起体现了A .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的反思 B .对孔孟儒学的否定C .市民工商阶层的经济诉求D .对君主专制的批判28.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
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
这说明A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B .福建农村近代工业占主导C .通商口岸带动周边地区发展D .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深远29.“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
”“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与材料表达思想相符的时代是A .鸦片战争时期B .甲午战争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新文化运动时期30.1906年《大公报》刊载广告“本号聘请旁通泰西化学饼师,选买上等洋面,以西式饼之材料制造中秋月饼,用外国糖浆推凸,食之爽心,观之悦目。
”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 .开始成为通商口岸 B .崇洋媚外成为主流C .饮食风尚发生变化D .社会习俗完全西化31.图7为1950年大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漫画《恢复生产,发展城乡交流》,该漫画反映了图7A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生产状况B .人民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支持C .三大改造的实现D .“左”倾错误的扭转32.雅典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
这就说明雅典A .防止专制维护民主B .容易造成集体暴政h ei C .依然存在特权阶层 D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33.18世纪末英国的执政党一上台便利用权力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培植政治小集团,官员的任命只注重政治忠诚而非才干和品格。
“政党分赃”造成英国政治混乱。
这反映当时英国A .代议制民主尚需完善B .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C .封建势力根深蒂固D .国家权力被贵族控制34.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和法国皇帝路易十六(1774—1792年在位)在公开演讲常引用“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应当平等”“君主应当为其人民服务”等口号,统治者此举意在A .倡议建立“理性王国”B .缓和矛盾维护统治C .宣传自由平等思想D .反对天主教会权威35.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怀特计划的提出A .彰显各国经济联系的紧密 B .体现了互惠互利的原则C .符合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D .为马歇尔计划奠定基础www .zxls .com/)谢绝转载。
s in th ei r be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致力于全国交通网的建设。
得益于国家统一和雄厚的财政实力,秦朝形成了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
这一体系在六国自身交通体系的基础上,呈现出统一、静态、闭合的特点。
与秦帝国修建道路以维护自身统治不同,罗马修筑道路与其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直接关系,通过战争的大肆掠夺,使罗马国库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又为修筑道路提供了充分的财力支持。
最后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路交通为血管的交通体系,呈现出囊括性、开放性的特征。
——摘编自牛秋实《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等材料二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187021010593821880372169175165189061722433134919007602844026020——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帝国与罗马帝国交通体系的异同点。
(15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后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10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形成与发展大致有以下可寻的特点:其一,中国近代港埠都市自开始即为列强交涉之成品。
其二,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形成与发展动力,起于西方工商业国家经济力量之扩张与对外市场之需求。
其三,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发展与新港新埠之开辟,多由外人扩张工商之欲望所推动。
其四,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发展,充分代表外人特权势力在华之扩张。
其五,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发展,代表帝国主义扩张之结果。
其六,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发展,形成复杂之二元体制或多元体制之行政系统。
其七,中国近代港埠都市之发展,十足表现其国际化之意义。
即凡此都市,除绝大多数之中国人口外,无论政治、经济、金融、市政、社团、宗教、教育、新闻,以至上流社会分子,均以复杂之外国各国人士为主体。
一切活动,亦以在埠之外人为首脑。
——王尔敏《五口通商变局》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任选一则材料或整体进行阐述。
(要求: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45.【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蜀汉后期,诸葛亮按照《隆中对》进行改革,以期光复汉室。
223年诸葛亮派邓芝出使西吴,向孙权深入剖析蜀吴联手抗魏之利,孙权下定决心“绝魏,与蜀连和”。
政治上诸葛亮针对蜀国“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弊端,厉行法治,打击、控制“专权自恣”的益州地主,使益州地区“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风化肃然也”。
经济上,诸葛亮“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大力发展水利,保障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
针对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叛乱,诸葛亮采取“心战为上”的措施,军事进攻与心理攻击并用,在少数民族地区“不留兵,不运粮”,获得当地民族的拥戴。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蜀汉后期诸葛亮改革的主要措施。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诸葛亮改革的积极影响。
(7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遍及美国各州,包括青年学生、妇女、士兵、宗教人士等多个社会阶层参与其中,反战形式也包含游行、静坐、演唱会等多种形式。
反战运动后期,不少参与者开始思考国家、人类与战争的深层次关系。
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万人死亡,美国超过5.8万人丧生,耗资4000多亿美元。
在愈演愈烈的反战运动的影响下,和平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呼声。
美国越发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最终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用和平手段实现停战,并在1973年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
——梁志明《越南战争》(1)根据材料概括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反战运动的特征。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7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梁思成(1901—1972),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1928年,梁思成学成归国,在东北大学创立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
抗日战争时期,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引起国际轰动。
1942年,梁思成开始《中国建筑史》的创作,对中国各时期建筑特征作了分析比较。
梁思成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几大特征,并且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分析了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达到了前人未达到的高度。
1948年平津战役前,梁思成绘制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保护了北京的文物和古城墙。
50年代提交《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
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保护旧北京城,但建议没有被采纳。
之后他多次上书,挽救了北海的团城。
——摘编自林洙《梁思成、林徽因与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思成的主要贡献。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思成体现的时代精神。
(7分)www.zxls.com/)谢绝转载。
m e a清华大学2019年9月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CDBACDCABABC41.(25分)(1)同:都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交通体系;都以政府修建为主;维护了帝国的统治;对后世交通影响深远(一点2分,三点6分)异:秦帝国以维护统治为目的,罗马帝国与对外侵略联系紧密;秦帝国以公路为主、运河为辅;罗马帝国以海运为主,公路为辅;秦帝国交通体系呈现闭合的特点;罗马帝国交通体系呈现开放的特点。
(一点3分,三点9分)(2)特点:铁路交通发展迅速;铁路交通发展不平衡;(欧美地区发展快,亚非地区发展慢亦可得分)(一点2分,两点4分)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和资本输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亚非地区经济发展较慢)(一点2分,三点6分)42.(12分)评分说明:一等(12—10分)①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