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共24分)1、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意味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固化为法律制度,成为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材料表明()A.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C.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法律是公民意志的体现2、2018年2月6号,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发文要求各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在春节期间要加强关键部门、关键岗位、重要节目和重点时段的值班值守,做好安全保障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万无一失。
对此做法的意义认识正确的是()A.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B.保障公民享有最基本的政治权利C.有利于保证人民的文化权益D.可以使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以下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B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C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C在少数民族群众居住的地方都实行这种制度4、中国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根本上是靠改革开放。
这是因为改革开放是()A.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B.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C.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D.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5、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这()A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B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C表明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D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6、现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这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下列属于“走出去”的有()A中国企业为土耳其修建“安伊高铁”B中国某知名电器企业在巴西投资建设生产基地C欧洲空客直升机与中国企业签下三笔大单D中国某汽车公司引进德国发动机技术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评审决定,由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7家单位申报的11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这启示我们()A历史不容篡改,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历史 B谋求和平是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们的共同心愿C勿忘国耻,抵制日货 D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华崛起而努力8、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且成效显著。
在今后的扶贫攻坚中,西藏、新疆南部等少数民族集中地区仍将作为主战场。
这说明()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B我国坚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C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9、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城乡居民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跨越了三个台阶。
这三个台阶指的是()A.解决贫困——实现温饱——达到总体小康B.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建设全面小康C.摆脱贫困——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D.发展东部——开发西部——推进城镇化10、春晚歌舞《在你伟大的怀抱里》,由维吾尔族、回族、壮族、藏族、蒙古族人民共同演绎,象征着民族团结。
以下关于民族问题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B搞好民族团结的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离不开汉族C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11、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这个最大实际,坚持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A.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 B.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改革C.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放 D.已经实现总体小康发展12、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如此重视“改革”表明()A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B党和政府攻坚克难的坚定态度,是我国解决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C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D改革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要进行根本的变革非选择题(共56分)13注: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是3.10:1,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71:1 。
请根据上述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从上述图表中,你可以获得哪些有效信息?(3分)新闻聚焦,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2)辨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5分)14、(8分)(1)情境:换届选举时,叔叔请求你爸投他一票,并承诺给付报酬。
你爸的正确做法。
(2分)理由。
(2分)(2)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判断:(正确或错误)(1分)理由:。
(3分)15、(11分)材料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安徽考察,第一站是合肥要素市场,在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李总理说:“公共资源是人民的资产,政府要让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操作,提高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对人民资产负责。
”(1)李总理的话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3分)材料二李克强总理与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出席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座谈会,并同两国企业家代表对话交流。
会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了双边经贸、投资、金融、城镇化建设、人文等领域15个合作文件的签署。
(2)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4分)(3)有同学认为:“对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我们无权过问,也没办法过问。
”你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请简要分析。
(4分)16、(17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行列。
但近代以来,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付出了重大牺牲,辉煌不再,尊严难立,中华民族也从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直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才为之一新,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历史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实现国家富强,就是要把摆在首要地位。
(2分)(2)“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什么?(3分)(3)实现中国梦需要确保人民幸福。
请阐明理由。
(6分)(4)目前我国不同行业之间、不同职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分配秩序不够规范,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九年级练习一答案1------5 BCBDA 6----10 DCBBC 11--12 AC13答.(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国家要采取措施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等等。
(2)正确。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4答、(1)情境:正确做法:劝爸爸珍惜选票,并指出这是贿选的违法行为。
理由:选举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法律禁止和制裁破坏选举的行为。
(2)判断:(正确)理由: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自觉促进文化繁荣,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15答.(1)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政府对人民负责,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依宪行政;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坚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我国积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等等。
(3)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1分)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监督权)。
(1分)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履行或没有正确履行职责时,有向他们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等(2分)16答、(1)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或经济建设。
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2)“中国梦”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或: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或: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或:有利于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
(或;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或: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或;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要求和共同期盼等等。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在分配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
采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最低收入等一系列政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调控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