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古今异义词院(系)外国语学院专业汉语年级一年级学生姓名齐力格尔指导教师伊琴浩尔勒二○一五年三月摘要汉语由古至今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在其中经历了许多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反映在词汇上,或者是词义的消失,或者是词义的扩张和缩小,产生了新的义项,从而形成了许多古今异义词。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关键词:词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今异义词目录第一章古今异义词的类别1.1 词义扩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2 词义缩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3 词义转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4 词义强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5 词义弱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6 褒贬变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7 名称改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第二章古今异义词的意义1.1 对古今词义差别比较大的词要区分清楚,牢记好. . . . . . . . . . . . . . . . . . . .5 1.2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要注意辨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3古汉语中多单音节词,每个音节都有独立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第三章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四章常见古今异义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语言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而现代汉语便是从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汇的词义、数量都有许多变化,而词义的改变尤为显著,或是词义的消失,或是词义的扩张和缩小,或是产生新的义项。
从而形成一种系列“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的类别主要有七种,分别是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强化、词义弱化、名称改变。
下面对每种类别进行浅析和举例。
1、词义扩大。
某些词在古代应用的范围比较窄,原有意义比较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事物也在不断的变化,使得这些词应用的范围变得宽泛了,意义也有所扩展,这便是词义的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
"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竟",古义有:①动词。
完毕,结束。
例:“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鸿门宴》)②副词。
终于,最后。
例:“或竟成痼疾。
”(《狱中杂记》)今义有:①完毕。
②终于。
③居然。
④全。
“竟”的今义比古代的意义扩大了。
2、词义缩小。
某些古代词语随着时代的变化应用范围变小了,或程度减弱了,这是词义的缩小。
如“狱”,古义有:①名词。
监牢。
例:“狱中成法,质明启钥。
”(《狱中杂记》)②名词。
官司,诉讼案。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而其今义只指代监牢。
“金”,古义泛指金属或兵器。
例:“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其今义专指黄金。
“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
例:“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其今义专指女子的配偶。
“狱”“金”“丈夫”的词义缩小了。
3、词义转移。
某些古代词语的意义发生变化,赋有新的意义,而不再是原来的意义了,这是词义的转移。
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又如“涕”古义指眼泪,例:“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其今义是指鼻涕。
“更衣”古义是上厕所,例:“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其今义是换衣服。
“牺牲”古义指为祭祀宰杀的猪牛羊。
例:“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今义指为了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4、词义强化。
某些词语的今义与原义相比,词义性质发生了变化,程度加深了,这是词义的强化。
如“恨”,古代多表遗憾、不满意。
例:“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其今义则表仇恨、怀恨。
“诛”原义是责备。
例:“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义了。
5、词义弱化。
某些词语的今义与原义相比,词义性质发生了变化,程度减弱了,这是词义的弱化。
如“怨”古义表仇恨、怀恨,程度很重。
例:“举公义,辟私怨。
”(《尚贤》)其今义是抱怨、埋怨、责备,词义弱化了。
“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二章》)其今义是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弱了。
6、褒贬变化。
某些词包含的情感色彩发生变化,原来表示肯定满6、褒贬变化。
某些词包含的情感色彩发生变化,原来表示肯定满意的褒义色彩的变成了不满贬斥的贬义色彩,原来表示不满贬斥的贬义色彩的变成了肯定满意的褒义色彩。
如“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
例:“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其今义是“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贬义词。
“卑鄙”古义是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是自谦之辞,无贬义。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委自妄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其今义指言行恶劣,不道德,或形容品行败坏,是贬义词。
又如,“明哲保身”古时指通达事理,洞见时势,善于避威就安,适应环境,是褒义词,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经·大雅·蒸民》)而现代汉语中的“明哲保身”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为贬义。
7、名称改变。
随着语言的演变,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现在已换了说法。
其原有意义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
如“目”现改称“眼睛”。
例:“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成语“目不识丁”中还保留“目”的原义。
“寡”现改称“少”。
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二章》)成语“寡不敌众”中还保留着“寡”的原义。
依据上述古今异义词的分类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和掌握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1、对古今词义差别大的词要区分清楚,牢记好。
如“除”古义是“授予官职”。
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指南录〉后序》)今义是“除去,去掉”。
“去”古义是“离开、距离”。
例:“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
”(《为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义是“到,,,,去”。
“除”“去”的古今词义相反。
2、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要注意辨析。
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约束”古义是“盟约”,今义是“限制”,古今义有联系又有细微区别。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中“绝境”古义是“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是“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今义有微小差别。
“不爰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中“爰”古义是“吝惜”,与“爱惜、爱护”意思接近,但又有根本的区别。
3、古汉语中多单音节词,每个音节都有独立义,不能将文言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节词。
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项羽本纪》)中“地方”是两个词,“地”指土地,“方”指方圆。
现代汉语“地方”是一个词,有三个义项: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
像这样由两个单音节词连用的情况还有“妻/子”、“祖/父”、“指/示”、“交/通”、“其/实”、“卑/鄙”、“无/论”、“致/意”、“山/东”等。
古文中也有少数双音节的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音译词,如“参差、仿佛、睥睨、仓皇、窈窕、琵琶、可汗”等,还有少数双音节合成词,如“斋戒、布衣、社稷、审视”等,这种双音词应作为一个整体而不能拆开当作两个单音节词来理解。
参考文献:[1]许威汉,《汉语词汇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4月第1版.[2]户美娟,《安徽文学》,期刊论文,2009年6期.[3]肖彬夫,《中学教学研宄》,期刊论文,2001年4期.常见古今异义词1.行李:古,出使的人,今,行装。
2.夫人:古,那个人,今,人的妻子。
3.师徒:古,军队士兵,今,师傅与徒弟。
4.左右:古,动词,调遣, 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 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今,某一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