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浙江中考科学物理部分知识点总结 专题01 测量

2021浙江中考科学物理部分知识点总结 专题01 测量

专题01 测量模块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的概念: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2.①测量的工具:刻度尺,刻度尺包括直尺、卷尺等。

②刻度尺的使用:(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观: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3)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4)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5)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6)记: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3.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m。

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换算关系1km=1000m=10000dm 1m=10dm=100cm=1000mm 1dm=0.1m=101-m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103-mm=106-m1nm=103-μm=106-mm=109-m 1mm=1000μm 1μm=1000nm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积累法:指测量微小质量或长度时,因此测量工具的限制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用普通刻度尺无法直接测量,采用测n(如n=100)张纸的厚度除以n(100)的方法。

(2)化曲为直法:指用棉线顺着曲线摆放,标记好起点、终点后,再将线拉直测量的方法。

例如:地图上测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可以先用棉线顺着地图上的曲线摆放,然后在棉线上做好标记,最后拉直用刻度尺来测量棉线长度。

(3)组合法:利用两个三角板和一个直尺测量硬币直径的方法。

例如:测一个硬币的直径,如图(4)滚轮法:指测量操场长度,或曲线长度时用已知周长的轮子沿线滚动的测量方法。

例如:测量操场的长度,用滚轮绕操场一圈,数出转的圈数,利用公式:πD×N 即 3.14×直径×圈数(5)仪器法:利用科技仪器,直接测出长度。

例如: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常用声呐来测量潜水艇与障碍物的距离。

5.测量的误差与错误: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想要减小误差,则需对使用的测量仪器要求应该高些,测量仪器的刻度力求更精准。

模块二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概念: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2.体积的单位:(1)固体体积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3”表示。

较小的单位有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

液体体积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

(2)换算关系1m3=103dm3=106cm 31L=1dm3=103mL 1mL=1cm33.测量工具(1)刻度尺(2)量筒、量杯4.不同类型物体体积的测量(1)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对一个长方体,用刻度尺测长方体的长a、宽b、高c,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c可得。

(2)液体体积的测量A:测量工具(量筒和量杯)①共同点:均无“0”刻度线②刻度特点:量筒上的刻度均匀,量杯上的刻度上密下疏。

③使用方法:a、选正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的量筒或量杯。

b、放正确: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c、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量筒读数不需要估读;d、记正确:读数的后面,必须加上合适的单位B:俯视和仰视给实验所带来的问题量筒的使用:测量前,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①读数时俯视:偏大仰视:偏小②量取液体时俯视:偏小仰视:偏大注意:量筒读数要注意最小刻度!羊小虎大:仰视读数偏小,俯视读数偏大(3)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等效替代间接测量)排水法:排开水的体积即为固体体积,排水法测小石块体积的步骤:①测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V1;②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缓缓加入量筒水中,并完全浸没,测出水面的刻度值(即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③V2—V1即为石块的体积。

1、对于可以沉到水底的物体(如石块)可采用悬挂法(如图AB)2、对于漂在水面的物体(如石蜡) 采用针压法、捆绑法、埋砂法(如图CD)模块三温度的测量1.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1)物理量的表示符号是“t”,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3)人正常的体温正常温度是37℃,读作37摄氏度。

-2.5℃读作零下2.5摄氏度或负2.5摄氏度。

(4)华氏度:是指用来计量温度的单位。

符号℃。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使用摄氏度。

换算关系是0℃=(0×1.8+32)℃=32℃(不做要求)3.测量工具(1)工具:温度计(常用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2)认识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的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进行工作。

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估,选,放,读,取(选、放、看、读、记)如图甲,测量液体温度时ABC都是错误的,必须要与D一样。

4.体温计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的区别(1)体温计:一种结构特殊的温度计,它与普通温度计的构造不同,体温计存储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

测量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上升到玻璃管里,而温度下降、水银体积收缩时水银柱却会在缩口处断开,不能缩回。

故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但读数完毕后,若不拿住体温计的上部用力向下甩,升上去的水银就不能自动退回到玻璃泡中(普通温度计不能用力甩,也不需要甩)。

(2)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的区别注意:我们在使用体温计后,再次使用前要使劲甩体温计,使水银回到玻璃泡,否则测小于等于体温计示数的体温时,体温计示数不变,测大于体温计示数的体温时,体温计示数为真实值。

5.不准确温度计矫正问题一只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测量结果是2℃;若外界气温为23℃,该温度计示数是27℃。

若用该温度计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示数为40℃,则这杯热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摄氏度?①讨论法分析与解:设示数不准温度计上每一小格表示1℃,那么它显示的温度从2℃到27℃之间有(27℃-2℃)÷1℃=25格,对应着的实际温度为23℃-0℃=23℃,因此每一格对应的实际温度为23℃÷25 =0.92℃。

则温度计示数从2℃到40℃有(40℃-2℃)÷1℃=38格,则对应的实际温度从0℃开始增加了0.92℃×38=34.96℃,所以若在温水中的示数是40℃,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是0℃+34.96℃=34.96℃≈35℃。

②图示结合比例法(建议学生使用这种方法)分析:如图所示,图中在左边自下至上的2℃、27℃、40℃分别是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外界气温和热水中的温度值,右边自下至上的0℃、23℃、t 1℃分别是它们所对应的实际温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冰水混合物的实际温度是0℃,而温度显示2℃;外界气温是27℃,而温度计显示23℃;当温水的实际温度为t 1时,温度计显示40℃。

由于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所以示数不准温度计上的显示温度的变化量跟对应的实际温度的变化量是成正比例的,则有:C 0C t C2C 40C 0C 23C 2C 271︒-︒︒-︒=︒-︒︒-︒解得:C 35C 34.961︒≈︒≈t所以,若放在温水中的示数是40℃,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是35℃。

模块四 质量的测量1.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

所含的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大。

质量具有以下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 单位: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 。

常用的单位还有吨,符号t ;克,符号g ;毫克,符号mg 。

它们之间的换算是: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6毫克常用的质量单位和中国传统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1千克=1公斤 1斤=500克 1两=50克 3. 测量工具:①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②生活中常用秤来测量质量,常见的如杆秤、台秤、电子秤等。

③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标尺和游码。

每架天平配有一盒砝码(内有镊子)。

④天平的使用方法可归纳为:放水平、移零位、调平衡、称质量、读数值、收归位。

4. 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1)调平: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②调节平衡螺母(具体是: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旋;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旋), ③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作等幅摆动,此时横梁平衡。

注:调平后,称量过程中,不能再动平衡螺母。

(2)称量: ①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由大到小的加减砝码(左物右码);②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恢复平衡。

(3)读数:被测物质量=所用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最小刻度值;读游码左侧所指的刻度值)(4)记录(5)整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等。

模块五 密度的测量1. 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通常用ρ来表示。

2. 公式:vm=ρ。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

3. 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 m /3,常用单位有g cm /3。

(2)换算关系:110333g cm kg m //=4. 测量物质的密度: (1)原理:vm=ρ(2)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等。

(3)测量金属块密度的步骤:①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调节天平平衡;②用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m;③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下体积V1;④将金属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此时的体积V2,则ρ物=-mV V21。

(4)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①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将烧杯中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剩下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则ρ液=-m mV12。

5.关于密度计算问题(总的原则:找到关系然后列式表达,如前后体积不变则V = V)①比例问题②鉴别物质③合金类问题④空心类问题V V V空实材=-。

⑤溶液的配制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