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局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
失,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根据《…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处理管理办法》
和…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
要求,并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固定资产管理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
工负责、责任到人”的指导思想,实行“谁主管、谁负责”
的管理原则。
第三条固定资产管理的宗旨是对我局固定资产实行
价值管理,与经常性财务管理相结合;实行资产统筹安排、
综合平衡,充分发挥我局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科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明细账工作;办公
室负责对全局固定资产的购置、维护和使用管理。
具体职责
为:
1、认真学习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资产管理的文件,
建立健全我局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我单位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规定》以及《绩
效考核管理办法》。
3、全面掌握本单位资产在全局的分布及使用情况,根
据权限负责办理全局固定资产减少、调配、购置等情况的审核、批复手续,并监督检查实施的全过程。
4、了解和掌握各部门资产管理的有关情况,协同各部
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实物的总量及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动态地监督检查,确保账帐、帐物相符。
5、设立《固定资产台账》,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档案,做
到账目清晰、数据准确。
每季度、年度对各部门的资产台账及物资进行检查,确保账账相符。
6、每半年和各部门之间核查一次资产管理使用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核查情况以书面的形式下发到各部门。
7、每月负责核对和接收各部门上报的固定资产月报表
的增减变动数据。
8、做好各负责人及资产管理员离职时的固定资产监交
工作。
9、抓好各部门资产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第五条部门资产负责人和资产管理员负责本部门固
定资产的具体管理工作,其具体职责为:
1、认真学习和掌握我局《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和我局
下发的有关文件,了解工作程序,明确各级责任,并严格抓好落实,建立健全本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2、准确掌握本部门资产所拥有的来源、数量、购建时
间、价值及分布情况,做好资产管理的推动和指导工作,杜绝随意损坏、处理、丢失资产等现象的发生。
3、掌握本部门的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合理调配使用资
产,避免出现资产闲置、浪费、损坏、出借、随意处理、公物私用、丢失等现象。
4、随时掌握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及时办理有关账目
增减手续,每月月末如实上报《固定资产月报表》。
并及时登记入账,保证账账、账物相符。
5、各部门负责对资产进行日常管理,部门建档、养护、
维修等工作,确保资产的正常使用。
6、设立本部门的《固定资产台账》做到单据齐全、账
目清晰、数据准确,并设立具体资产的负责人,保证账物相符,物有人管。
7、严格落实资产盘点核查制度。
每季度组织有关人员
对本的资产进行核查,并以《固定资产台账》为依据,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并在检查情况上报办公室。
第三章固定资产管理范围及分类
第六条固定资产核算起点是指物品购买时单位价值
在500 元(含)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鉴于我单位具体情况,单
位
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物资,同样视为固定资产纳入管理。
第七条本单位不论是购置、自制、新建、扩建、改建,
还是盘盈、无偿调入、捐赠等方式形成的;也不论是使用何种资金,何种来源渠道形成的资产,均应纳入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范围。
临时借用、租用和代管的固定资产不列为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但要求有登记说明。
第八条固定资产的分类。
依据…区人民政府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固定资产按其使用性
质共分为12 大类。
(一)土地类。
(二)房屋及建筑物类。
(三)通用设备类。
(四)专用设备类。
(五)交通运输设备类。
(六)电气设备类。
(七)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类。
(八)仪器仪表及量具类。
(九)文艺体育设备类。
(十)图书文物及陈列品类。
(十一)家具用具及其他类。
(十二)无形资产类。
第四章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及程序
第九条固定资产的管理实行以局为主体,财、物分离
的“二级动态管理”模式。
“二级管理”是指固定资产的行政管理分为两个级别。
一级管理部门为局办公室负责全局固定资产的管理;二级管理部门为资产所在管理的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
“动态管理”是指固定资产发生增减变化,按规定程序
同时进行账目更新,保证账物、账账相符。
第十条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
(一)新建的房屋及建筑物,按基建竣工决算以及移交
的实际造价计算;
(二)购入、调入的固定资产分别按购价、调拨价和相
应发生的购置税、保险费、安装费等计算;
(三)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
格及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
(四)盘盈的固定资产,不能查明原值的,按重置完全
价值计算;
(五)调出、报废、变卖的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计算;
(六)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其账面
价值不得任意变动: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重新估价;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拆除;发现原来固定资产记录有错误的,所有的固定资产都不计提折旧。
第十一条固定资产变动的管理。
(一)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购置,应根据本部
门发展规模和业务需要,在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研究确定购置计划。
局办公室将根据各部门申请及实际情况统一购置资产,并及时入账登记,未经批准,各使用部门不得擅自购置。
1、部门自购的固定资产。
使用部门自行购置的固定资
产,由经办人持原始票据到本部门,由部门主管人、资产管理人员、签字后,方可入账,并如实填写固定资产月报表上报局办公室审核。
2、办公室配发的固定资产。
办公室为各部门配发固定
资产分两种情况:一是办公室根据各部门发展规模和业务需要,通过政府采购为各部门购入的固定资产。
二是办公室根据各部门发展规模和业务需要,调配资产,由调出部门主管人、接受部门主管人确认。
固定资产在调出时,应保证资产正常使用,期间发生的维修费用,由调出部门负责。
3、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由各部门对捐赠的物品进行
评估定价,并如实填写固定资产月报表上报局办公室审核。
4、盘盈固定资产。
资产清查出现盘盈资产时,按
原值登记入账,原值不明的按清查时相同资产的市场价计价挂账,并如实填写固定资产月报表上报局办公室审核。
(二)固定资产的减少。
固定资产的减少包括报废、变
卖、等。
报废、变卖固定资产。
办公室会根据各部门上报的超过
使用年限或因长期高效使用以无法修复的固定资产,通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做出报废或变卖处理,批准后方可销账。
办公室作为全局固定资产唯一的处置部门,各部门未经同意,擅自处置固定资产的,按固定资产丢失处理,并追究其部门主管的行政责任。
第十二条固定资产的清查。
为保证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各部门每年对固定
资产盘点清查不得少于两次(上半年 6 月底前,下半年12 月底前),平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局部盘点,盘点情况要有详细地文字记录。
在清查时发现固定资产毁损和盘盈,盘亏要查明原因,由责任部门写出书面情况报局领导及班子讨论后,再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第十三条丢失、损坏资产处理。
保管不慎造成丢失的
责任人按固定资产原价赔偿;故意损坏固定资产的责任人要加倍赔偿,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和责任事故的还要给予
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
第十四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交接。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人员退休、调动时,应在 5 日内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交接双方和监交人清查帐物后,填写“固定资产交接单”,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方可离岗,交接材料留本部门备案。
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调离时,由办公室负责监交。
第十五条固定资产报表。
各部门每月月末向局办公室
上报本月固定资产增减情况即《固定资产月报表》,报表数据要准确并与本部门台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