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技术测试题1

计算机网络技术测试题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计算机网络按其所涉及范围大小和计算机之间互连的距离,其类型可分为()
A、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
B、分布的、集中的和混合的
C、局域网和混合网
D、通信网、因特网和万维网
2.双绞线是成对线的扭绞旨在()。

A、易辨认
B、使电磁射和外部电磁干扰减到最小
C、加快数据传输速度
D、便于与网络设备连接
3.有关IP提供的服务,分析正确的是()
A、IP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因此数据报传送不能受到保障
B、IP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因此它可以随意丢弃数据报
C、IP提供可靠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因此数据报传送可以受到保障
D、IP提供可靠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因此它不能随意丢弃数据报
4.ADSL的传输速率是()
A、上下行都是10Mbit/s
B、上行8Mbit/s,下行640Kbit/s
C、上行640Kbit/s,下行8Mbit/s
D、上行1.5Mbit/s,下行64Kbit/s 5.下面关于网络互连设备叙述错误的是()。

A、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可使用转发器和集线器。

B、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可使用网桥。

C、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是一个多端口网桥,工作在网络层。

D、路由器用来互连不同的网络,是网络层设备。

6.100BASE-T结构中的“100”是代表什么意思?()
A、速率100M Bytes Per Second
B、速率100M Bits Per Second
C、速率100K Bytes Per Second
D、速率100K Bits Per Second 7.若用户1与用户2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如下图1所示,则图中①、②、③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
图1 发送接收邮件示意图
A、SMTP、SMTP、SMTP
B、POP3、SMTP、POP3
C、POP3、SMTP、SMTP
D、SMTP、SMTP、POP3
8.有10台计算机建成10Mbps以太网,如分别采用交换以太网技术和共享以太网,则每个站点所获得的数据传输速率分另为()
A、10Mbps和10Mbps
B、10Mbps和1Mbps
C、1Mbps和10Mbps
D、1Mbps和1Mbps
9.下列对于传输层端口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传输层端口的概念跟交换机或路由器硬件端口的概念一样
B. 端口是用来标识不同的服务的,不同的服务使用不同的端口
C. TCP/IP的传输层使用一个16位的端口号来标志一个端口,因此端口的范围是从0-65535
D. 常被服务器使用的熟知端口号的范围是0-1023
10.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地址是()
A、目的物理地址
B、目的IP地址
C、源物理地址
D、源IP地址11.在TCP/IP的进程之间进行通信经常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下面关于客户和服务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客户和服务器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B、客户/服务器方式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C、服务器是服务请求方,客户是服务提供方。

D、一个客户程序可与多个服务器进行通信。

12.下列关于TCP和UDP的描述正确的是()
A. TCP和UDP均是面向连接的
B. TCP和UDP均是无连接的
C. TCP是面向连接的,UDP是无连接的
D. UDP是面向连接的,TCP是无连接的
13.用电话线接入Internet上网时除了要缴纳信息费给ISP以外,还要按照接入的时间缴纳电话通信费给电信局,这是因为()
A. 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电路交换技术
B. 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报文交换技术
C. 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分组交换方式
D. 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串行通信技术
14.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 = 1, seq = 5567)的TCP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 段可能是()
A. (SYN = 0, ACK = 0, seq = 10020, ack =5568)
B. (SYN =1, ACK = 1, seq = 10020, ack = 5567)
C. (SYN =1, ACK = 1, seq = 10020, ack = 5568)
D. (SYN =0, ACK = 0, seq = 10020, ack = 5567)
15.某自治系统采用RIP协议,若该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R1收到其邻居路由器R2的距离矢量中包含的信息<net1,16>,则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 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1,跳数为17
B. R2可以到达net1,跳数为16
C. R1可以经过R2到达net1,跳数为17
D. R1不能经过R2到达net1
16.下列哪种情况需要启动ARP请求?()
A.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没有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B.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已经具有了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C.主机需要发送信息,但ARP表中没有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D.主机需要发送信息,但ARP表中已经具有了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17.Ping用户命令是利用()报文来测试目的端主机的可达性。

A、ICMP源抑制
B、ICMP请求/应答
C、ICMP重定向
D、ICMP差错
18.FTP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递FTP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

A.建立在TCP之上的控制连接B.建立在TCP之上的数据连接
C.建立在UDP之上的控制连接D.建立在UDP之上的数据连接. 19.某IP 网络连接如下图2,在这种配置下IP 全局广播分组不能够通过的路径是()
图2 网络连接拓扑图
A、计算机P 和计算机Q 之间的路径
B、计算机P 和计算机S 之间的路径
C、计算机Q 和计算机R 之间的路径
D、计算机S和计算机T 之间的路径
20.因特网IPV6协议规定主机地址为()
A、48位
B、64位
C、128位
D、32位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
1.P2P
2.PDU
3.IP数据报的重组与分组
4.Proxy server
5.VLAN
6.复用技术
7.URL
8.NAT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单说明TCP协议三次握手和四次拆除的过程。

2. 请简要说明CSMA/CD协议对于冲突是如何处理的。

3.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
4. 域名为的主机需要知道主机的IP地址,采用递归与迭代相结合的方法。

如图3所示。

(1)请完成图中两个括号当中的内容。

(2)请根据DNS解析过程,在图中圆圈内填入正确的序号。

(3)请根据序号顺序描述DNS解析的详细过程。

图3 递归与迭代相结合的DNS
四、计算综合题(共24分)
1.(1)假设一个主机的IP地址为19
2.168.5.97,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该主机向所在的子网发送广播分组,则目的地址可以是()(简明写明解答过程)(3分)
(2)某个公司申请了一个整个C类202.60.31.0的IP地址空间,该公司有100名员工在销售部门工作,50名员工在财务部门工作,60名员工在设计部门工作,要求为销售部、财务部与设计部门分别组建子网,请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子网划分,注明子网号以及可分配的地址空间。

(6分)
2.(10分)
某网络结构部分拓扑如下图4所示,如果R1与R2之间的线路突然中断,路由R1、R2、R3和R4按照RIP动态路由协议的实现方法,路由表的更新时间间隔为30秒。

中断500秒后的路由信息表如下:
(1)请根据图4分)
(2)过了一段时间后,网络环境发生变化,R1收到R3的更新信息表如下:
请根据R3(5分)(3) 该网络的网络维护人员进行网络故障的排除,排除后,在主机A上执行
tracert –d 172.168.4.90
显示如下:
A.路由R1出现问题,无法实现正常路由功能
B. 路由R3肯定出现问题
C. R1与R2肯定已经连通
D. R1与R2的线路可能还没有连通
3. (5分)图是一台主机用sniffer软件捕获的数据包,请根据显示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5 Sniffer抓包示意图
1)该主机的IP地址是多少?
2)该主机正在浏览的网站是什么?
3)该主机设置的DNS服务器的IP地址是多少?
4)该主机采用HTTP协议通信时使用的源端口号是多少?
标识TCP连接三次握手过程完成的报文长度是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