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沿发展状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沿发展状况
!!!!!!!!!!!!!!!!!!!!!!!!!!!!!!!!!!!!!!!!!!!!!!
A.报告题目为《水—盐分(氟化物、碳酸盐、硫酸盐) 的分析测试技术等内容的议题,交流了国际上包裹
—石英系统中的均一相平衡》。作者通过对石英中含 体研究与发展的新动态,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氟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的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指出 对于我国学者在今后科研工作中开阔思路,创新思
次会议为契机,加强校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本次
2011
会议的成功举行对推动国内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加
5
强跨学科、跨方向的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非常积极 年
第
的作用。
期
2011 年 计 算 机 科 学 与 技 术 前 沿 国 际 会 议
(FCST2011)将在中南大学举办。
国
际
学
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
态
35
动
态 郭晓新:副教授。
Tel:0431-8566475
E-mail:guoxx@
收稿日期:2010-12-17
34
学术前沿
Maurizio Marchese 教授,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程晓春 博士,日本长崎综合科学大学刘震教授,东北师范大 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马志强教授、东 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孔俊 教授,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车翔玖教授 出席并参加了本次会议。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学院副院长魏晓辉教授主持了本次开幕式。
本次会议的 3 个主题发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
徐鹰博士 (美国佐治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 物学系,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吉林大学长 江学者讲座教授)的报告《细菌基因组结构控制的规 则理解》,主要介绍了细菌基因组结构控制规则的基 础知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以及目前已有的研究方 法思路。他指出,细菌基因组中操纵子的全局排列受 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他所开展的研究对影响因素 进行了定量的评估,并展示了最新的研究发现。
会议分别于 3 个会场进行了 15 个专题的分组 会议,分别是“并行与分布式计算”、“可靠性、容错性 与分布式事务处理”、“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 “无线计算与网络”、“ 普适、网格、P2P 与云计算”、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计算”、“嵌入式计算与系 统”、“系统软件与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与人机 交互”、“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人工智能与应 用”、“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信息安全”、“智能信 息处理”、“辅助工程与信息技术”。大会共计 91 位作 者作了学术发言,与会代表在分组会议期间就相关 学术发言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对一些感兴趣的研究 课题提出了各自的想法,报告了最新的工作进展和 工作成果,讨论了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与会代表提供深入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热点、
难点问题以及前瞻性问题的论坛。本次会议就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的前沿发展状况,开展了多个领域、多
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注重学术性与产业化相结合、议
题的广泛性与研究的针对性相结合。与会代表认为,
会议的交流很有收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会议学术
水平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并希望以本
学术前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沿发展状况
郭晓新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 130012)
为了促进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沿领域在教 学、科研、产业等方面与国际同行间的交流,进一步 推动我国在计算机学科方面的研究与发展,由吉林 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东 北师范大学协办,于 2010 年 8 月 18 日在吉林大学 召开了“2010 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沿国际会议”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FCST2010)。国内外共有 100 余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5
期 酸盐类,它们可能来自于较低程度的部分熔融。
绩,除亚洲学者外,还有欧美学者踊跃参加。会议有
国 3 会议总结
际
第 3 届亚洲流体包裹体现代研究会议的顺利召
学 术
开,通过集中讨论成岩成矿流体、成油成藏流体、新
力地推动亚洲乃至世界矿物中包裹体研究的开展。 下一届会议(ACROFIIV)将于 2012 年在澳大利亚召 开。
介绍了专用高性能系统的算法与硬件协同设计思
想,并说明了算法与硬件协同设计在解决系统性能
瓶颈问题中的有效性。
林学民博士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计算机
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的报告《图子结构搜索》就图
子结构搜索问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发
言,说明了图子结构搜索问题在化学信息学、生物信
息学,以及社会网络、网络分析和管理等实际问题中
出版的《2010 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沿国际会议论
文集》中。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国政
府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沿领域的研究给予越来
越多的关注和支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金与技
术。2010 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沿国际会议就是在
此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秉承了历届年会的宗旨,即通
过建立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
会议开幕式于 2010 年 8 月 18 日在吉林大学举
行。吉林大学校长展涛教授莅临会议并致热情洋溢 的欢迎词,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 程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过敏意教授致 开幕词,程序委员会主席、加拿大渥太华大学 Ivan Stojmenovic 教授对本届会议情况向大会作了说明报 告。大连理工大学李克秋教授,美国佐治亚大学生物 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所长徐鹰 教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郑思清教授,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院长胡 亮教授,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科学学院副院长
郑思清博士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教授)的报告《专用高性能系统的算法与硬件协同设 计》介绍了高性能系统设计的背景,阐述了提高系统 性能的必要性。郑思清博士指出,在复杂高速计算及 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重点是要找出制约系统 性能的瓶颈,针对这些瓶颈问题的合理的解决方案
可以大大提高整体系统性能。郑思清博士同时具体
的应用,阐述了快速有效的子结构搜索是基于图的
处理和应用的关键问题。他总结了目前的研究成果,
并对未来相关的研究课题作了讨论。
由 230 位委员组成的程序委员会对会议收到的
268 篇论文进行了认真严格的筛选,最终录用了 54
篇论文。6 个研讨会也录用了共计 53 篇优秀的论
文。所有会议论文均收录在由 IEEE Computer Society
具有三相或四相非晶质态的包裹体具有平衡的均一 想具有重要作用。不断深入研究地质流体的不仅有
相,其中的液相主要为岩浆阶段所分离。
力地推动了地球科学各个学科的发展, 而且在解决
第 5 分会场“上地幔与下地壳中的流体与熔体” 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灾害等根本问题中也
的 分 会 邀 请 报 告 , 斯 洛 伐 克 的 Hurai V. 在 题 为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WESTERN CARPATHIANS 碱性玄武岩火成 包 体
首届亚洲流体包裹体现代研究会议(ACROFII)
2011
中的深部流体和熔体》的报告中指出,火成包体中发 于 2006 年 在 我 国 南 京 大 学 召 开 ; 第 2 届
年 现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富 CO2 的类型,代表了深部 (ACROFIII) 于 2008 年 在 印 度 召 开 ; 第 3 届 第 的流体;同时也发现了熔融包裹体,其成分主要为碳 (ACROFIIII)在俄罗斯召开。各届会议均取得很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