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

天水一中麦积校区七年级教师李文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同志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图了解朝代更替的历史,提高读图、识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的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图片展示)
师:成语导入法。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两个成语,分别是“闻鸡起舞和“中流击楫”,这两个成语同学们都听过,那这两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带着这两个问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18课,一起来学习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新课讲授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西晋末年,统治腐朽,且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发生了争夺中央权力的八王之乱,再加上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少数民族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是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设计意图】回顾和巩固久知识,有助于新课的学习。

2、东晋政权的特点:
问题探究:司马睿在位期间,东晋的政权有什么特点?
师:司马睿能当上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

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邀请王导共坐皇帝的御床,当时的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教师给学生讲解“王与马,共天下”的由来。

——东晋的门阀政治——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并不高,整个朝廷都被世族大家把持着,最先的一个是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王敦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探究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展示东晋十六国形式图。

讲述当时北方前秦与南方的东晋王朝相对峙的局面。

东晋初期为了收复失地,多次组织北伐。

4、收复失地:
师:阅读课本83页的相关史事,从故事里找出北伐失败的原因
生: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教师同时向学生分享有关祖逖的故事和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

【设计意图】通过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来学习北伐失败的原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兴盛: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学习淝水之战的历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史实。

5、衰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刘裕手中。

公元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1、南朝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南朝宋的情况: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役轻,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3、衰落: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

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

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侯景之乱),建康失陷,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设计意图】通过一幅动态图片来学习中国南方政权频繁更替的过程。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首先引导同学们阅读材料)
1、背景:
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

2、原因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

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游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还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即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最主要原因)
此外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还有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后南下移民与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以上原因结合地图等资料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3、表现:
农业: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耕犁,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来源:学,科,网] 此外,还发展种桑养蚕、种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手工业:
南方的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商业: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观察与思考]材料研读
材料一:楚越(江南)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贷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思考:《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期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不同:司马迁认为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交换不发达,人烟稀少;
《宋书》则认为江南地区富饶,经济发达。

原因:汉代的江南地区尚未开发;魏晋以来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

【设计意图】以材料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概况,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背景和表现。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三个问题,重点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我们要认识到今天江南地区经济的发达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安定的环境,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反对战争,爱护和平。

【板书设计】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2.东晋的统治
3.东晋的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1.南朝的更替
2.南朝的政治
三.江南的开发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