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第一单元中药药剂学绪论A型题1.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A. 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B. 中药药剂的生产技术C. 中药药物的作用机理D. 中药药物的合理应用E. 中药药物的质量控制2. 下列错误论述中成药的是:A. 以中药材为原料,有中医药理论为指导B. 有规定的处方与制法C. 都属于非处方药D. 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E. 有特有的名称3.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A.中成药B.新药C.制剂D.药品E.剂型4.根据药典、药品标准或其他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为:A.中成药B.新药C.制剂D.药品E.剂型5.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配制的,并注明用法用量的药剂操作称为:A.中成药B. 制剂C. 调剂D.药品E.剂型6.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A.法国药典B.佛洛伦斯药典C.国际药典D.美国药典E.新修本草7.下列不属于粘膜给药剂型的是:A.透皮贴膏B.含漱剂C.滴眼剂D.舌下片剂E.滴鼻剂8.涂膜剂从分散系统分类属于:A.乳浊液型药剂B.混悬液型药剂C.真溶液型药剂D.固体分散体E.胶体溶液型药剂9.中药剂型选择的原则不包括:A.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B.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C.结合生产条件选择D.根据研究者的意愿选择E.根据应用及储运10.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是:A.制剂B.药典C.中成药D.肘后备急方E.中药制剂手册11.我国现行版药典是:A.1995版B.1997版C.2000版D.2003版E.2005版12.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那一年版为单部:A.1953版B.1963版C.1977版D.1990版E.2000版1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不收载下列哪类药品:A.中药材B.中药单方制剂C.放射性药品D.兽用药品E.生化药品14.药品生产和质量全面管理的通用准则是:A.药典B.部颁标准C.局颁标准D.药品非临床安全性质量管理规范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B型题A.药品B.剂型C.制剂D.调剂E.中成药1.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2.根据药品标准或其他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X型题1.下列属于真溶液的是A.甘油剂B.芳香水剂C.涂膜剂D.合剂E.醑剂2.下列属于半固体剂型的是:A.栓剂B.甘油剂C.吸入剂D.软膏剂E.糊剂3.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内容为:A.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B.中药药剂的生产技术C.中药药剂的作用机理D.中药药剂的合理应用E.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4.下列对药典的论述正确的是:A.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B.由政府颁布施行C.具有法律约束力D.收载了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E.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
为适应发展的需要,药典每隔几年要修订一次。
A型题1C;2C;3E;4C;5C;6E;7A;8E;9D;10B;11E;12A;13D;14EB型题1A;2CX型题1ABE;2DE;3ABDE;4ABCDE第二单元制药卫生A型题1. 暂不进行卫生学限度要求的药品有:A.口服制剂B.含动物药的制剂C.含豆豉、神曲等发酵类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D.气雾剂E.外用制剂2. 灭菌能力强,公认为最可靠的的灭菌方法是:A.干热灭菌法B.热压灭菌法C.低温间歇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煮沸灭菌法3.苯甲酸和苯甲酸钠最适防腐条件为:A.pH4以下B.pH6以下C.pH7以下D.pH8以下E.pH10以下4. 适用于已包装好的药品灭菌:A.干热空气法B.热压灭菌法C.紫外线灭菌法D.微波灭菌法E.辐射灭菌法5. 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的灭菌方法是: A.辐射灭菌法B.紫外线灭菌C.甲醛灭菌D.75%乙醇灭菌E.苯酚溶液灭菌6. 紫外线灭菌法杀菌力最强的波长为:A.220-230nmB.240-250nmC.254-257nmD.258-265nmE.365-370nm7. 下列对滤过除菌法论述错误的是:A.利用细菌不能通过致密具孔滤材的原理以除去气体或液体中微生物B.通常用于热不稳定的药品溶液C.一般过滤器孔径在0.45μm,可以有效地阻挡微生物及芽孢D. 本法需要配合无菌操作技术E.在滤除细菌的同时可以除去一些微粒杂质8. 下列哪个方面不是药物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A.操作人员B.药用辅料C.制药设备D.制药环境E.外包装材料9.一般不采用其气体或产生的蒸气达到灭菌目的的是A.甲醛B.丙二醇C.乳酸D.环氧乙烷E.乙醇10.不能在万级操作区操作的是:A.注射用药的原料药的精制、烘干、分装B.滴眼液的配液、滤过、灌封C.需除菌滤过但不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无菌制剂的配液D.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大体积注射用药品的配液及小体积注射用药品的配液、滤过、灌封E.不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无菌制剂的配液与灌封11. 下列不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A.辐射灭菌法B.微波灭菌法C.紫外线灭菌法D.热压灭菌法E.环氧乙烷灭菌法12.采用热压灭菌法,用什么蒸气灭菌效果最好:A.湿饱和蒸汽B.水蒸汽C.饱和蒸汽D.过热蒸气E.沸水B型题A.紫外线灭菌法B.辐射灭菌法C.气体灭菌法D.加热灭菌法E.流通蒸汽灭菌法1.一般作为不耐热无菌产品的辅助灭菌手段2.仅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环境灭菌A.紫外线灭菌法B.辐射灭菌法C.气体灭菌法D.加热灭菌法E.流通蒸汽灭菌法3.灭菌时物品温度变化小,尤其适用于已包装药品的灭菌4.利用能形成气体或产生蒸气的化学药品灭菌A.紫外线灭菌法B.辐射灭菌法C.微波灭菌法D.低温间歇灭菌法E.滤过除菌法5.属于湿热灭菌法的是6.可产生臭氧而起灭菌作用的是A.紫外线灭菌法B.辐射灭菌法C.微波灭菌法D.低温间歇灭菌法E.滤过除菌法7.穿透力强,物品温度变化小的灭菌8.适用于热敏性药物溶液的除菌,并应配合无菌条操作技术的是A.苯甲酸B.对羟基苯甲酸酯C.山梨酸D.30%甘油E.20%乙醇9.为了达到更佳的灭菌效果,常采用合用的防腐剂是10.特别适合于含吐温类液体药剂防腐的是X型题1.下列属于物理灭菌的是:A.甲醛气体灭菌法B.辐射灭菌法C.加热灭菌法D.紫外线灭菌法E.滤过除菌法2.下列对无菌操作法论述正确的是:A.应采用无菌层流洁净空气技术B.用甲醛等蒸气熏蒸法消毒和紫外线灭菌法进行空气环境灭菌C.室内用具、墙、桌等暴露面用消毒剂喷、擦消毒D.进入无菌操作的物品可热压或干热法灭菌E.操作人员衣、帽、鞋、手等应消毒及灭菌3.口服药品不得检出:A.霉菌B.细菌C.大肠杆菌D.酵母菌E.沙门菌4.下列常用于液体药剂防腐的是:A.尼泊金类B.苯甲醇C.环氧乙烷D.山梨酸E.苯甲酸5.我国空气洁净级别划分是按照:A.每立方米≥0.5um 的尘粒数B.每立方米≥5um 的尘粒数C.每立方米≥10um 的尘粒数D.每立方米浮游菌数E.每个皿上的沉降菌数6.化学灭菌法杀菌的机理可能是:A.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B.与细菌酶系统结合,影响代谢功能C.使细菌中的水分子产生摩擦而迅速升温D.产生微量的臭氧E.改变细菌膜壁的通透性7.一般只能杀死细菌繁殖体而不能保证全部杀死细菌孢子的物理灭菌法是:A.流通蒸气灭菌法B.辐射灭菌法C.煮沸灭菌法D.紫外线灭菌法E.滤过除菌法A型题1C;2B;3A;4E;5B;6C;7C;8E;9E;10E;11E;12CB型题1E;2A;3B;4C;5D;6A;7B;8E;9B;10CX型题1BCD;2ABCDE;3CE;4ABDE;5ABDE;6ABE;7AC第三单元粉碎、筛析与混合A型题1. 下列不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A.辐射灭菌法B.微波灭菌法C.紫外线灭菌法D.热压灭菌法E.环氧乙烷灭菌法2. 一般不采用单独粉碎的是:A.贵重细料药B.树脂树胶类C.毒性药D 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药E.含大量油脂性药料3. 樟脑、冰片宜采取的粉碎方法为:A.混合粉碎B.水飞法C.超微粉碎D.加液研磨粉碎E.低温粉碎4. 下列不能采用水飞法粉碎的是:A.滑石粉B.珍珠C.硼砂D.炉甘石E.朱砂5. 下列可以对原料药材进行细胞粉碎的粉碎方法为:A.低温粉碎B.加液研磨粉碎C.串料粉碎D.超细粉碎E.混合粉碎6. 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有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A.粗粉B.细粉C.中粉D.最细粉E.极细粉B型题A.加液研磨法B.水飞法C.超微粉碎法D.低温粉碎E.混合粉碎1.樟脑、冰片等药物粉碎用2.珍珠粉碎用A.加液研磨法B.水飞法C.超微粉碎法D.低温粉碎E.混合粉碎3.将物料与干冰或液化氮气混合再进行粉碎的方法4.复方制剂中的多数药材粉碎时采用。
粉碎与混合操作一并进行,效率高A.最粗粉B.粗粉C.细粉D.最细粉E.极细粉5.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6.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有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X型题1.贵重细料药物的粉碎方法可用:A.干法粉碎B.湿法粉碎C.串料粉碎D.单独粉碎E.混合粉碎2.冰片一般采用的粉碎方式为:A.混合粉碎B.单独粉碎C.湿法粉碎D.加液研磨法E.水飞法3.粉碎的目的有:A.便于制备各种药物制剂B.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C.利于调配、服用D.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E.有利于发挥药效4.药物过筛的目的有A.增强难溶性药物成分的溶出B.起混合作用C.保证药物组成的均一性D.将粉碎好的颗粒或粉末分等E.满足制备各种药物剂型的需要5.药物粉末混合的方法有:A.搅拌混合法B.研磨混合法C.过筛混合法D.溶剂混合法E.熔融混合法6.药典中将药粉细度分为:A.细粉B.最细粉C.极细粉D.中粉E.微粉A型题1E;2E;3D;4C;5D;6BB型题1A;2B;3D;4E;5A;6EX型题1ABD;2BCD;3ABCDE;4BCDE;5ABC;6ABCD第四单元散剂A型题1.眼用药物散剂的药物粒度应通过:A.5号筛B.6号筛C.7号筛D.8号筛E.9号筛2.含有毒性药物散剂为使分剂量制备准确,常采用的方法是:A.目测法B.圆锥法C.容量法D.分布法E.重量法B型题A.含毒性药物的散剂B.眼用散剂C.含液体药物的散剂D.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E.含化学药品的散剂1硫酸阿托品散属于.2.处方中含有薄荷脑与樟脑、冰片的散剂属于X型题1.特殊散剂包括:A.眼用散剂B.儿科散剂C.含毒性药物散剂D.含液体药物散剂E.含可形成低共熔物的散剂2.正确论述含毒性药物散剂制备的是:A.为保证复方散剂中毒性药物的含量准确,多采用单独粉碎再以配研法与其他药粉混匀B.含毒性药物剂量在0.01g以下,应配成1:100或1:1000倍散C.倍散配制时应采用等量递增法稀释混合D.为了保证散剂的均匀性和易于区别,常加入食用色素着色E.倍散配制常用的稀释剂有乳糖、糊精、葡萄糖等3.正确论述含液体药物散剂制备的是:A.液体组分量较小,可利用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吸收后混匀B.液体组分量较大,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可另加适量的稀释剂吸收C.液体组分量较大,且有效成分为非挥发性,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再以其他固体粉末吸收D.液体组分量较大,且有效成分为非挥发性,可加入其他固体粉末低温干燥后研匀E.液体组分量较大,且有效成分为挥发性,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可另加适量的稀释剂吸收A型题1E;2EB型题1A;2DX型题1ACDE;2ABCDE;3ABCDE第五单元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A型题1. 错误论述渗漉法的是:A.属于动态浸出B.有效成分浸出完全C.适用于新鲜和易膨胀的药材D.适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E.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2. 回流提取法的特点为:A.采用超临界流体B.根据道尔顿定律C.溶剂循环使用D.适用于含热敏性成分药材的提取E.提取液受热时间短3. 一般需要将流出液进行重蒸馏或加盐重蒸馏的提取方法为:A.回流法B.水蒸气蒸馏法C.渗漉法D.煎煮法E.煎煮法4. 渗漉法的操作过程一般为:A.粉碎—润湿—填装—排气—浸渍—渗漉B.粉碎—浸渍—排气—填装—渗漉C.粉碎—填装—润湿—排气—浸渍—渗漉D.粉碎—润湿—排气—浸渍—填装—渗漉E.粉碎—填装—排气—润湿—浸渍—渗漉5. 渗漉法和浸渍法常用的溶媒为:A.水B.不同酸度水C.不同碱度水D.不同浓度乙醇E.氯仿或丙酮6.提取药材中的香豆素、内酯等成分,采用的乙醇浓度一般为:A.90%B.70-90%C.50-70%D.40-50%E.20-30%7.药材浸提过程中渗透和扩散的推动力为:A.被动扩散B.浓度差C.主动转运D.胞饮E.温度差8.在纳米数量级选择性滤过的技术为:A.超滤B.微孔滤膜滤过C.大孔树脂吸附D.板框压滤机E.砂滤棒9.属于加压滤过法的是:A.布氏漏斗B.砂滤棒C.板框压滤机D.蝶式离心机E.搪瓷漏斗10.主要用于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是:A.盐析法B.醇提水沉法C. 回流法D.渗漉法E. 水提醇沉法11.又称为流化床干燥技术的是:A.真空干燥B.冷冻干燥C.沸腾干燥D.微波干燥E.红外干燥12.可使物料瞬间干燥的是:A.冷冻干燥B.沸腾干燥C.喷雾干燥D.减压干燥E.鼓式干燥13.物料在高真空和低温条件下的干燥是:A.微波干燥B.沸腾干燥C.喷雾干燥D.红外干燥E.冷冻干燥14.有升华干燥之称的是:A.微波干燥B.沸腾干燥C.喷雾干燥D.红外干燥E.冷冻干燥15.适于热敏性物料干燥的方法不包括:A.鼓式干燥B.减压干燥C.喷雾干燥D.冷冻干燥E.红外干燥16. 喷雾干燥与沸腾干燥的区别在于:A.干燥速度快B.产品质量好C.适合于大规模生产D.物料在一定速度的热气流中进行热交换E.适用于一定浓度的液态物料干燥17.错误论述冷冻干燥方法的是:A.物料在高真空和低温条件下干燥B.又称为升华干燥C.又称为流化干燥D.适用于热敏性物品E.常用于注射用粉针剂的制备18.存在于物料表面的润湿水及物料空隙中和粗大毛细管中的水分:A.结合水B.非结合水C.平衡水D.非平衡水E.自由水19.利用重力、离心力使药液形成薄膜或使药液剧烈沸腾产生大量泡沫而进行蒸发的浓缩方法为:A.减压蒸发B.加压蒸发C. 薄膜蒸发D.常压蒸发E.多效蒸发B型题A.水提醇沉法B.离心分离法C.醇提水沉法D.盐析法E.吸附澄清法1.主要用于蛋白质类成分的精制,也常用于芳香水中挥发油的分离2.可以使固液及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分离的方法:A.沉降分离B.离心分离C.常压滤过D.减压滤过E.加压滤过3.常采用虹吸法吸取上清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