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专接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专接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2006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试题及答案一、单选1. 运动是()。

A. 物质的存在方式B. 思维的存在形式C. 时间的唇在形式D. 空间的存在形式2. 空间是运动着物质的()。

A. 完整性B. 结构性C. 层次性D.广延性3.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精神性B. 能动性C. 物质性D. 实践性4.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

A. 对立的关系B. 既对立有统一的关系C. 统一的关系D. 同一的关系5. 人的认识过程是()。

A. 观反映过程B. 主观感觉过程C. 反应和创造相统一的过程D. 单纯推理过程6. 从起源看,国家是()。

A. 自然而然产生的B.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C. 社会成员订立契约产生的D. 英雄人物创造的7. 人的本质是()。

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 一种亲属关系C. 一种宗教关系D. 一种师徒关系8. 党的哪次代表大会提出党的基本路线()。

A.十二大B. 十三大C. 十四大D. 十五大9. 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要求最终达到()。

A. 共产主义B. 小康社会C. 和谐社会D. 共同富裕1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至少需要()。

A. 30年B. 50年C. 上百年D. 上千年11. 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的一个中心是()。

A. 以党的建设为中心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以政治建设为中心D. 以文化建设为中心12.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核心在…;本质在…)A. 坚持与时俱进B. 坚持立党为公C. 坚持从实际出发D. 坚持为人民服务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发展经济C. 保护生态D.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4.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体是()。

A. 发展高新产业B. 保护环境C. 经济全球化D. 和平与发展15.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的分配原则是()。

A. 效率优先的原则B. 兼顾公平的原则C.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算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D. 先富带后富的原则16.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A. 政体B. 国体C. 检查制度D.军事制度17. 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

A. 工人阶级B. 知识分子C. 改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D. 农民18. 2006年1月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讲的科学家是()。

A. 叶笃正和吴孟超B. 丘成桐和陈省身C. 王大衍和李四光D. 周培源和谈家桢19. 2005年10月17日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使用的飞船是()。

A. “神舟”4号B. “神舟”5号C. “神舟”6号D. “神舟”7号20. 2006年一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是()。

A. 建设小康社会B建设创新型国家C. 建设现代化强国D.实现共同富裕二、多选。

21.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

A. 固有的联系B. 突发的联系C. 本质的联系D. 必然的联系22.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

A. 有法可依B. 有法必依C. 执法必严D. 违法必究2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A. 尊重劳动B. 尊重知识C. 尊重人才D. 尊重创造2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那个的精髓是()。

A. 解放思想B. 实事求是C. 与时俱进D. 发展经济25. 十六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有A. 求真务实的观点B. 科学发展观C.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D.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三、判断。

26.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

27.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8.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三个重大成果。

30. 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1. 我国的国家治理应该依法治为主,德治为辅。

32.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33.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

3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四、论述36. 论述实践为何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7. 论述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五、材料分析材料一: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及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

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观点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材料二: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利益的血肉联系。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材料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人民群众的用户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

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材料1、2、3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原理、什么观点?材料1、2、3共同说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强调哪些观点?2008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试题一、单选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世界的普遍本质问题B. 世界存在与发展的问题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 世界观与方法论问题2. 哲学的党性是指()。

A. 阶级性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C. 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斗争D.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3.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是()。

A. 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B. 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C. 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D. 党务工作的基本要求4. 坚持发展的观点,就是()。

A. 要用系统的眼光看问题B. 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C.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D.要用实践的眼光看问题5. 矛盾发展不平衡型原理,要求我们()。

A. 正确认识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B. 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C. 领会矛盾的两重性原理D. 坚持与发展的观点6. 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A. 比第一次飞跃意义小B. 比第一次飞跃意义大C. 同第一次飞跃意义相当D. 比第一次飞跃的意义有时小有时大7.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 发展的B. 联系的C. 实践的D. 能动的8. 社会历史发展离不开()。

A. 人的劳动B. 人的创造C. 人的自觉活动D. 人的社会劳动9.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A. 物质基础B. 最终决定力量C. 基本动力D. 直接动力10. 人的价值是()。

A.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B. 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的统一C.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D. 创造价值与实现价值的统一11. ()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 改革B. 发展C. 稳定D. 科技12. 党的十七大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A. 改革开放b. 快速发展 C. 与时俱进 D. 理论创新13. 党的十七大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的奋斗目标。

A. 总体达到小康社会B. 全面建立小康社会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社会主义现代化14.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A.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B.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C. 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D. 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作用的经济体制。

A. 主体B. 主导C. 基础性D. 指导性1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 坚持党的领导B. 人民当家作主C.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D.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7. ()是我国的政体。

A. 人民民主专政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A. 促进经济发展B 繁荣文化艺术C发展先进文化D. 培育“四有”公民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何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 社会主义荣辱观20.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D.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二、多选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解放思想C. 改革创新D. 与时俱进22.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科学发展观24.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是()。

A. 租赁经营B. 承包经营C. 股份制D. 股份合作制2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

A.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B.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C.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D. 加强先进性建设三、判断26. 世界统一于存在。

27. “割下来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

28. 事物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29. 人民群众都是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30. 反差异都是矛盾。

3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3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3. 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4. 私营经济具有资本主义属性,但是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5. 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009年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被称为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里“半截子”是指 ( )A.认识论 B.历史观 C.人生观 D.自然观2.“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激变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3.人类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对草原和实地的破坏,工业和汽车排放大量的CO2,是我国喜马拉雅山的冰峰不断消融。

从因果关系上看,这属于 ( ) A.一因多果 B.同因异果 C.同果异因 D.一果多因4.“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B)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斗争焦点在于 ( )A.是否承认联系的观点 B.是否承认发展的观点C.是否承认内部矛盾的观点 D.是否承认质变的观点6.下列变化中,属于发展的是 ( )A.大雁由南向北飞B.旧中国的覆灭和新中国的诞生C.封建王朝的宫廷政变 D.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7.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8.所谓客观真理,主要是指: ( )A.客观存在 B.认识的客体C.主观对客观的反D.人的正确认识中所含有的客观内容9.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