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2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26页)



2.只要不必希求太多——向朋友、向 爱情,尤 其是向 生活。 是否记 得?我们 曾经多 么专注 地设计 美妙的 未来,我们是 如何细 致地描 绘多彩 的前途,然而,尽 管我们 是那样 固执、 那样虔 诚、那 样坚韧 地等待,可生活 却以我 们全然 没有料 到的另 一种面 目呈现 于面前 。

3.童年少年青年好像还是昨天的事儿,呀,时光 真快,一 生的一 半儿已 经烟飞 云散。 无论如 何,时 光是无 情的,青 春不会 因为你 的期盼 而凝滞,也不会 因为你 曾有的 虚度而 有半丝 的缓慢 。
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四、商鞅之死
1、作法自毙:
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 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 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
2、车裂之刑:
商鞅被车裂,变法失败了吗?
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改革者的命运如 何,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惨死, 只是说明改革过程中充满残酷的斗争。商鞅虽
——《史记》
势如破竹,统一六国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洛阳市最大的 广场
商鞅广场
陕西省合 阳县洽川 旅游景区
势如破竹,统一六国
谢谢各位!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 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
(2)秦国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君权较集中,秦孝公大 力支持(政治保障)
死,但他推行的变法已经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 展,军力不断增强,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 封建国家。所以说变法是成功了。
体会:商鞅变法的效果
“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 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二、投奔秦国
1、秦朝衰弱:
地处偏僻、尚武风尚、诸侯羞辱、战国六 雄形成、内忧外患;
2、秦孝公求贤令:
3、说服孝公:
四次游说(帝道、王道、霸道、富国强 兵);
4、酝酿改革:太子犯法、移木立信
三、实行变法
1、变法措施:
富国之举: 强兵之举:
2、结果:
(1)周天子打发使者送胙肉(祭祀时供神的 肉)来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 ; (2)元前340年秦联合赵国战败魏国,魏国 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并将国都迁至大梁 (今河南开封)。
便利各地经济的 交流和发展
“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共26张PPT)
(二)强兵之举—以功强国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提高军队战斗力
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 功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共26张PPT)
强化对地方的统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共26张PPT)
4、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共26张PPT)

4.年老时,你对青春的期盼就只能依靠 些许爽 朗的情 怀,时光 告诉你,青春是 一种年 龄,亦 是一种 心境。 只是,来 日不多,你身处 的境地 已经很 明白地 告诉你:自己孩 提时的 理想是 否成真 ,自己 生命的 质量显 现了一 种什么 样的光 色。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树立地主阶级优势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共26张PPT)
3、建立严密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指本人没有 实施犯罪行为,但因与犯罪者有某种关系而受牵连 而入罪,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 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 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 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 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 一种“连坐”。
历史选修一(人教版):历史上 重大改革回眸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洛阳市最大的 广场
商鞅广场
陕西省合 阳县洽川 旅游景区
商鞅简历
一、初涉政坛 二、投奔秦国
三、实行变法 四、车裂而死
一、初涉政坛
1、学习经历:
刚毅果断、天资刻薄、 学习刑名法术, 受魏国李悝、楚国吴起;
2、相国家臣:
公叔痤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轻有才, 可以担当大任治理国家”“主人如果不用商 鞅,一定要杀掉,不要让他投奔别国”。
——《史记·秦本记》
商鞅立木建信
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宋)王安石《商鞅》
变法措施:
(一)富国之举——以农富国
1、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提高生产积极性, 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增强国家实力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稳定财政收入 提高生产积极性 增强经济实力
(3)法家思想在秦国的传播,商鞅与旧贵族的论战,为 变法扫清了思想的个人才能
秦孝公、商鞅交谈图
法古无过,循
礼无邪。求贤令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复,何理之循”
“三晋攻夺我河西地,诸侯 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有 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 之分土。
5、焚烧诗书,制定秦律
加强思想统治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 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 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 认为应统统毁灭。”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共26张PPT)

1.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泥泞 诞生了 跋涉者,它给忍 辱负重 者以光 明和力 量,给苦 难者以 和平和 勇气。 一个伟 大的民 族需要 泥泞的 磨砺和 锻炼,它 会使人 的脊梁 永远不 弯,使 人在艰 难的跋 涉中懂 得土地 的可爱 、博大 和不可 丧失,懂 得祖国 之于人 的真正 含义。 当我们 爱脚下 的泥泞 时,说明 我们已 经拥抱 了一种 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