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与社会项目教学大纲

思想与社会项目教学大纲

“思想与社会”项目
教学大纲
北京大学人文学部
2017年3月5日
“思想与社会”项目教学大纲
一、项目目的
为了贯彻《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配合学校本科教育改革,探索具有个性化和国际视野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同时推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对于重大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和综合教学模式,拟在北京大学本科生中设立“思想与社会”的跨学科本科培养项目。

二、项目必要性与现有基础
随着2016-17学年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行,北京大学本科生在自主选修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约占学分数20-30%),因此迫切需要对本科生选课给予有效指导,加强课程模块化的建设,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哲学系和社会学系联合设立的“思想与社会”这一项目,力图在新体制下探索有特色的课程组合和教学培养模式。

近年来,对中西社会思想感兴趣的本科生日益增多,但在现有教学方案中如何更好地结合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综合优势,提供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项目,还有待更多的尝试。

社会学系和哲学系的一些教师在过去数年曾合作开设过多门跨学科的课程,受到广泛的好评;在元培学院新生的导师指导课中,社会学-哲学-法学结合的综合训练模式,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中,哲学系和社会学的四位老师合作开设的“西方政治社会思想”系列,受到广泛的欢迎。

参与本项目教学的教师有在国际著名大学类似项目就学的经验,有助于结合国外经验探索建立适于北京大学教学特点的综合项目。

三、本项目本科生培养的主要特色
1、学生兼具人文基础学科的学术训练和当代社会科学的前沿视野;
2、强调学生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3、强调学生对重大问题的历史脉络与思想传承的理解;
4、强调学生兼具理论分析能力与对具体历史和社会状态的经验感受力;
5、既在前期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也在本科高年级根据学生兴趣和能
力进行个性化指导。

四、项目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
(一)项目核心课程要求
I.参加“思想与社会”项目的同学需完成3门直接面向“思想与社会”学生的课程(共6学分):
(要求项目学生在通选课程中至少选择一门西方政治与社会思想系列)
II. 参加“思想与社会”项目的同学需在以下课程中完成总学分不低于10个学分的哲学专业或社会学专业核心课程(每系至少2门,如该课程已列入本系专业核心课或专业基础课的要求,则可以申请用跨学科部分的课程学分来替代,本部分多出的学分可以用来满足跨学科课程的要求);
哲学系方面的核心课程:
社会学系方面的核心课程:
(二)跨学科课程要求
在四年本科学习阶段,该项目学生,从教学委员会在哲学系、社会学系及其他院系的课程指定的范围内(具体课程目录由教学委员会指定),至少选修15
读硕士研究生。

也适合到政府机关、文化单位、新闻出版单位及公司就业。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构成为获得学位的专业要求(哲学系、社会学系或其他院系)+“思想与社会”的项目
一、核心课程
在哲学系和社会学系的下列项目核心课程中必修6学分,在哲学系和社会学系至少各修8学分
(1)项目核心课程(6学分)
(2)哲学系与社会学系核心课程(10学分,各2门)
二、跨学科限选课程
在以下课程中至少选15学分(这部分课程每年由项目教学委员会认定)
(1)哲学系
(2)社会学系
(3)其他院系
【培养方案图示】
北京大学人文学部2017年5月4日重新修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