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

由“光盘”所想到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蒋丹摘要:综观近几年人们的食物消费,浪费之风盛行,似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之感。

2011年,《人民日报》又传来喜讯:我国的粮食再获丰收并且创造了建国以来首个粮食的“八连增”。

然而,对于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的粮食问题,即使在实现“八连增”的情况下也不能盲目乐观。

粮食安全既关乎个人生存又关乎国家发展,既关乎经济发展又关乎政治安定,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自立的基础。

所以,对于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本文将从阐述中国粮食的现状出发,分析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和探讨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粮食安全应对策略勤俭节约一、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在阐述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粮食安全是什么。

(一)粮食安全的含义粮食安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粮食安全是英文Food Security的中文译名。

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74年11月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消灭饥饿与营养不良世界宣言》与《世界粮食安全约定》两份文件中同时提出的,粮食安全应当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基本内涵是保证全世界的人都有权利得到最起码的营养。

1983年4月,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原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了粮食安全的第二次定义,即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

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粮食安全做了第三次表述:“人人都有权获得安全而富有营养的粮食”,并提出“到2015年把全世界饥饿和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减少一半”的目标。

这样,粮食安全的内涵增加了“营养安全”的内容,并将粮食安全看作一项基本人权。

由此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具有三方面涵义:一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即不仅要供应足够的粮食,还要保证所供应的粮食安全、卫生,满足人们生存和健康的基本需要;二是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与长期性,即保障粮食供应在任何时候都是充足、卫生的,满足人们的长期需要;三是保障人们的购买力,即人们不仅能够买得到而且买得起其生存和健康所需的基本食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粮食安全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保障国民购买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粮食安全的现实情况1、中国粮食安全可喜的一面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粮食供给基本上结束了短缺状态。

有资料显示,中国粮食安全整体水平仅次于加拿大、法国、美国与澳大利亚四个国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从粮食生产的情况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产量虽然有升有降,但都能从基本上满足全国人口的生活需要。

(2)中国的粮食储备情况。

自1990年中国建立国家专项储备制度至今,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由国家、地方和农户三个层次组成的粮食储备系统,粮食储备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超过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警戒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自给率不断提高,目前已达到99%左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粮食储备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中国粮食的消费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家庭居民恩格尔系数都分别有明显下降,此外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趋向合理,粮食消费结构有很大改变。

2、中国粮食安全不容忽视的挑战(1)制约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性矛盾依然十分严峻。

一方面,耕地资源减少和水资源短缺趋势的不可逆转将对我国粮食供给构成长期性巨大压力。

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等战略性资源的严重匮乏, 加之难以逆转的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 共同构成我国未来粮食发展长期面临的制约性最强的资源瓶颈。

另一方面,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提升将使我国粮食需求保持刚性增长。

在有限承载力的土地上要养活快速增长的中国人口,并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中国粮食安全前景不容乐观。

(2)耕地“非粮化”日趋严重。

这一现象是随着农村的土地流转而出现的,从趋势上看, 我国农地的流动和集中正在进一步提速, 城市工商资本在受到诸多质疑的情况下仍势不可挡向农村大规模渗透。

可以预见, 我国土地“非粮化”的态势将进一步扩张, 与粮争地的矛盾将更趋尖锐, 由此继续发展, 必将使我国家粮食安全的形势更加严峻。

如何保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是当前政府最难攻坚的课题之一。

(3)农村劳动力的流失日益严重。

由于种粮成本高、收益小,许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

大量青壮年的流失,使农村农业生产的老年化日趋严重。

这些导致了农村许多地区耕地粗放经营甚至抛荒的现象。

(4)当前我国粮食损失浪费数量巨大。

粮食从地里生产出来到端上餐桌,要经过诸多的环节,每个环节上都存在着粮食的损失和浪费据有关专家研究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350亿公斤以上,如加上餐饮消费环节的浪费,粮食损失浪费更加惊人。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餐饮消费环节的浪费,国人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宁剩勿缺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餐桌浪费触目惊心。

据有关媒体报道,全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价值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倒掉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5)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日益加深。

2011年我国进口粮食规模占全年粮食消费总规模的比重已达13. 7% , 已经超越了1 0% 的粮食安全警戒线。

过度依赖国际市场, 把粮仓建在别国土地上受制于人, 将面临巨大的自然、经济和政治风险。

二、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粮食安全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我国应对这一问题应有的基本思路是:坚持立足于基本依靠国内保障粮食供给,通过强化生产能力建设、倡导科学节约用粮、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严格保护耕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食物供给;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和主要品种结构平衡,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面对现实, 我们应当重点从六个主要方面应对我国长期性的粮食安全问题:1、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支撑, 以及有控制地利用国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的供给和保障能力。

2、优化粮食补贴政策, 通过合理平衡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粮农和非粮农的利益关系, 构建以提高效益为主线的粮食生产长效机制。

3、是加大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力度, 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 建立从粮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绿色无公害产业链条。

4、加强粮食安全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 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物流体系, 强化其粮食供求的“稳定品”功能。

5、正确处理国际国内两种农业资源、两个市场之间的关系。

既要充分利用,但又要保持警惕,避免对进口粮食的过度依赖。

6、大力倡导文明消费, 有效扼制粮食消费中的非理性浪费现象。

三、呼吁:拒绝“舌尖上的剩宴”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的粮食基本达到供求平衡、丰年粮食有余的阶段,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挑战,政府必须做好相关的应对工作。

而作为我们个人,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节约粮食”。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全球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因饥饿丧生,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在我国,从官员的“公款吃喝”到百姓的“宴请宾朋”,无不刮着浪费之风。

我国每年浪费约500亿公斤粮食,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

针对这一现象,上有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的重要批示,下有人们发起的“光盘行动”。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光盘行动,从你我做起”,让我们一起对浪费说“不!”参考文献:[1] 倪洪兴. 开放条件下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选择[J]. 农业经济问题,2009,(7).[2] 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 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战略与对策[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林毅夫.入世与中国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4 ,(1)[4]苗齐,钟甫宁.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新的粮食安全策略[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1.[5]潘家华,杜亚平. 中国粮食安全的环境制约[J].国际经济评论,1997.[6]张连珍.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J].江苏农村经济,2005 ,( 1)Thinking of China's food security problem from “eaten plate”XIONG XIAN(Law and politics school,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GuangdongZhanjiang ,524048)Abstract :Looking at the past few years, people's food consumption have been wasted in vogue, seems inexhaustible, with absolutely sense. In 2011, "People's Daily" came the good news: China's grain harvest and created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first food "Eighth by". However, account for 22%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China's grain problem, even in the case of the "Eighth by" can not be blindly optimistic. Food security is about personal survival in relation to national development, both relat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related to political stability, has always been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the basis ofnational self-reliance. Therefore, the problem of food security in China, we always need to keep a clear head.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began with expou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food security ,analyzed the challenges of food security in China and explored the solution.Key words: Food security ; solution ; thrif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