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际沟通基础
1.结合你多年来的社交实践,概括地说明怎样做才能有效地改善人际关系。
答案要点:
(1)要遵循人际沟通的六大原则,即尊重的原则、理解的原则、赞美的原则、真诚的原则、宽容的原则及互动的原则。
(2)在人际沟通六大原则的基础上,就其中自己体会最深的某条原则加以说明,最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证。
2.回顾一下你的人际交往历史,说说自己还存在哪些沟通障碍,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克服这些沟通障碍的具体措施。
答案要点:
(1)说出人际沟通中普遍存在的五种障碍,即心理障碍、语言障碍、人际障碍、环境障碍及文化障碍。
(2)盘点自己的人际交往史,找出自身存在的某些障碍。
然后,结合所学的克服各种障碍(即跨越心理障碍、消除语言障碍、克服人际障碍、摆脱环境障碍及超越文化障碍)的知识,提出自己克服这些沟通障碍的具体措施。
3.阅读下面的材料,假如是你,你应该怎么做?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你如果在一家医院看病,挂号后在诊疗室等候,本来应该轮到你,但是有一个年轻人与护士说了几句,说他有事要先看。
这时你已经等了半个小时了,你应该怎么做呢?
(1)你失望地重新坐下,一声不吭,忍受着不公平的待遇和不礼貌的举动,等待护士再来叫你。
(2)你坦率又礼貌地对护士说,你已经在外面等了半个小时了,应该轮到你去诊室了。
(3)你情绪激动地对护士大声说,受到如此待遇令人难以忍受,还指责这家医院作风不好,不在这里看病了。
不等护士小姐答话,瞪了那位年轻人一眼,便愤然而去。
答案要点:
(1)正确的选择是:你坦率又礼貌地对护士说,你已经在外面等了半个小时了,应该轮到你去诊室了。
(2)这样做的理由是:首先,它符合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即尊重的原则、真诚的原则及互动的原则。
其次,只有这样有礼有节地进行沟通,才能真正维护自己按顺序就诊的权利,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
其他的做法不仅违背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而且于事无补、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 阅读下面一则案例,说说本次沟通在哪些环节出了问题?
有一个老板告诉其秘书:“你帮我查一查我们有多少人在华盛顿工作,星期四的会议上董事长将会问到这一情况,我希望准备得详细一点。
”
于是,这位秘书打电话告诉华盛顿分公司的秘书:“董事长需要一份你们公司所有员工的名单和档案,请准备一下,我们在两天内需要。
”分公司的秘书又告诉其经理:“董事长需要一份我们公司所有员工的名单和档案,可能还有其他材料,需要尽快送到。
”结果第二天早晨,四大箱航空邮件到了公司大楼。
答案要点:
(1)指出人际沟通的六大要素:发送者、接收者、信息、渠道、反馈和环境。
(2)本次沟通主要在信息这一环节出了问题,而信息出问题则是由发送者和接收者造成的,同时缺乏反馈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本次沟通的信息经过三次传递,原始信息不明确,二次传递随意理解原始信息,三次传递进一步扩大二次信息。
信息传递如下:原始信息:“你帮我查一查我们有多少人在华盛顿工作,星期四的会议上董事长将会问到这一情况,我希望准备得详细一点。
”(“详细一点”说得不明确)→二次信息:“董事长需要一份你们公司所有员工的名单和档案,请准备一下,我们在两天内需要。
”(随意理解“详细一点”,增加了“档案”,未进行反馈)→三次信息:“董事长需要一份我们公司所有员工的名单和档案,可能还有其他材料,需要尽快送到。
”(扩大二次信息,增加了“可能还有其他材料”,未进行反馈)。
5.阅读下面一则案例,请根据沟通的六要素,说说案例中的那位哥们儿为什么生气进而发怒?而那位小姐又为什么不知所措并以无可奈何而告终?
众人落座,一个人点菜,点好了,征求大伙儿意见:“菜点好了,有没有要加的?”小姐拿菜单立于桌边,一位哥们儿说:“小姐,报报。
”小姐看了他一眼,没动静。
“小姐,报一下!”哥们儿有点儿急了。
小姐脸涨得通红,还是没动静。
“怎么着?让你报一下没听见?”哥们儿真急了。
一位女同事赶紧打圆场:“小姐,你就赶紧挨个儿报一下吧,啊。
”小姐嗫嚅着问:“那,那……就抱女的,不抱男的行吗?”十几个人笑作一团,小姐更是不知所措。
上主菜了——烧羊腿,一大盘肉骨头,一碟子椒盐儿。
一位哥们儿毫不客气地抓起一条羊腿,咔嚓就是一口,小姐说:“先生,这个要蘸着吃。
”哥们儿将信将疑地看了看小姐,当他的同事说:“蘸着吃好吃一些。
”哥们儿于是拿着羊腿站起来,小姐赶紧过来问:“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吗?”“啊?没有啊。
”“那请您坐下来吃。
”哥们儿嘀咕着坐下来,小心翼翼地把羊腿拿到嘴边,小姐又说:“先生,这个要蘸着吃。
”
哥们儿腾地一下站起来,挥舞着羊腿怒气冲冲地嚷:“又要站着吃,又要坐着吃,到底怎么吃?”
答案要点:
(1)指出人际沟通的六大要素:发送者、接收者、信息、渠道、反馈和环境。
说明人际沟通中普遍存在的五种障碍:即心理障碍、语言障碍、人际障碍、环境障碍及文化障碍。
(2)案例中的那位哥们儿之所以生气进而发怒,是因为将“蘸着吃”理解为“站着吃”;而那位小姐又之所以不知所措并以无可奈何而告终,是因为将“报一下”理解为“抱一下”。
这里,在对信息的理解上出了问题,同时,又未能进行及时的反馈;在人际沟通中属于语言障碍,具体地说是语义障碍。
6.情景表演及小组讨论
(学生表演情景(1)A,B在走廊上疾走相撞:互不礼让、怒目而视。
)
(学生表演情景(2)A、B互致歉意。
)
教师:得到相互宽容、理解,心境佳,上课效率高。
下面请同学们把日常交往中与同学发生冲突、产生误会使你至今困惑、无法解决的1-2个事例写在纸条上,放进小篮子里。
(学生写纸条并放进小篮子里。
)
教师:下面请各小组从篮子里随意抽取一张纸条,并讨论解决的办法。
(学生抽取纸条,教师用投影仪展示。
)
(纸条1:被取“绰号”——小胖猪。
)
(纸条2:交往中被同学误解怎么办?)
(纸条3:男女交往很容易引起非议怎么办?)
(纸条4:在交往中发现有的同学缺点很多,如自私、冷漠和不合群等,该怎么办?)小组讨论汇报,师生互动交流。
指导要点:
(1)充分肯定学生讨论出的有效的解决办法。
(2)从人际沟通的原则和技巧出发,对学生讨论形成的结果进行补充和提升。
7.根据下面题目的要求,与邻近的同学组成训练小组,进一步巩固本章内容。
(1)拒绝的话。
当一位同学要抄你的作业时,你会说:我知道今天的作业有点难,不过我觉得你挺聪明的,再想一想,你也肯定能够自己把它做出来。
(2)批评的话。
当一位同学私自拿走你的笔(或其它东西)使用时,你会说:看来我的笔挺好使的,不过,下次再使用时最好先跟我说一下,我会很愿意借给你的,可别再让它突然失踪了。
(3)理解的话。
当你在车上被人家踩了一脚,对方向你道歉时,你会说:没关系,车上人这么多,难免会碰着的。
(4)赞美的话。
二人相互挖掘对方的优点,并用赞美的话说给对方听。
(5)微笑。
向对方友好大方地笑一笑,看到对方的笑脸,你有什么感受。
指导要点:
(1)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进行练习,表扬那些积极的参与者。
(2)请两三位同学简单地谈谈自己练习后的体会。
8. 校外实践训练。
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分别向老人、同龄人及小孩问路,注意自己与不同年龄段的人沟通的口气,注意对方回答问题的表情及语气,然后对照沟通的基本原则,在课堂上进行口头总结。
指导要点:
(1)学生自我总结后,老师应肯定其做出的努力。
(2)对于学生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应给出具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