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H410钢渗碳淬火

WH410钢渗碳淬火

威德福----材料说明书
修定本:C 章节:热处理序列号: WH-410 起草:A.戴拉克鲁茨2013年4月19日批准
标题:渗碳&淬火1018-1026钢57-62HRC 要求
1.0:范围:此说明书是有关于SAE1018-1028型碳钢的渗碳,淬火与回火热处理工序,除定单或设计图有另行说明,此说明书对钢铁热处理是有效的,深度0.030-0.050范围0.8-1.3mm 表面硬度为洛氏57-62。

钢材可锻造(机器加工的棒料),锻打或浇铸。

2.0: 相关说明
美国材料实验协会E18:测试方法为洛氏及金属材料的洛氏表面硬度。

美国材料实验协会E348:材料显微硬度的标准测试法。

威德福说明书WS-103:碳钢棒或板及型材,最低屈服强度为36KIS
威德福说明书WS-131:用于再加热处理的低碳钢管。

3.0工艺要求:
3.1热处理配备:热处理炉的容量和设计不会引起过载超过设定温度范围,奥氏体化和渗碳温度变化范围应控制在华氏正负25度,回火为正负华氏15度。

渗碳炉应该为带有碳测量功能的气体渗碳炉型。

淬火装置应为容量组合,冷却功能与搅拌功能可以让淬火产品充分的淬火而不至于碎裂,淬火炉也应该为带有碳测量能力的空气保护型炉。

3.2 固定:工件应该被支起或托住让渗碳气体热量或淬火介质可以流通。

工件在加温和淬火时应该使之变形最小化。

3.3局部渗碳:在设计图和定单指定的情况下,某些表面区域可能需要保护免于渗碳,这种局部的遮盖应该符合《威德福说明书WH-4012》
3.4:炉腔空气控制:在渗碳周期中,炉腔内的碳含量应该保持碳势(保持碳气流动扩散的势差值)在0.85%-1.1%范围。

在淬火周期时炉气碳含量应该控制避免脱碳。

如碳势没有被连续的监测,那每次渗碳和淬火过程中至少有一次测量.
3.5:有效渗碳层深度要求:有效渗碳深度定义为深度到洛氏50,除非定单或设计图有其它说明,些说明书的钢铁热处理有效的渗碳深度应该在0.030-0.050范围(0.8-1.3)
3.6热处理周期:热处理周期具体要求如下
工序温度范围时间与温度气体
渗碳华氏1600-1700度看注解1与2 渗碳-见章节3.4 (摄氏871-927度)
奥氏体化华氏1450-1600度1/2小时-见注解1 淬火--见章节3.4 (摄氏788度-871度)
回火华氏350-450度空气
(摄氏177-232度) 1.5-4.0小时-见注解1
注解1:温度栏里不包含工件到达和稳定到设定温度的时间
2渗碳时间与温度密切相关,时间由热处理的人员进行选择来获得有效的渗碳深度
表面硬度:表面硬度应为洛氏57-62
3.8芯部硬度:封隔器卡瓦,芯部硬度应该从牙侧算起到达2/3的长度,从牙根到牙尖并垂直于牙面1/8”(3MM)的深度。

淬火工序:硬化步骤是液体淬火浸入油或含水聚合物的淬火介质。

温度和搅拌与介质的混合应该在不碎裂的情况下控制得到想要的性能
4.0质量检验和测试要求:
4.1可追塑性:热处理识别应贯穿全部加工过程,所有工件都可以追塑到热处理炉的批次。

4.2 表面硬度测试:每一个热处理批次应该做硬度测试以确保渗碳部分表面硬度符合洛氏57-62,硬度测量按照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E18,最少也要检测炉内装载的百分之十或五个工件。

4.2.1 因用封隔器,故不参照(ASTM)E18,每炉最少两件做渗碳显微硬度(测量方法是用四棱锥形的金刚石压头以一定压力压入样品,然后用显微镜测量其凹坑对角线长度)贯穿每个章节。

4.3.0 近表面硬度压印值应该作为表面硬度报告。

4.3渗碳深度层测量:每一批次的热处理件应该达到0.03”-0.05”渗碳深度要求,硬度线应该在一工件上做。

1018-1026测试棒或测试片(威德福提供)。

1018-1026测试棒尺寸应为渗碳工件横截面的典型尺寸。

硬度测试的完成应该按照ASTM(美国材料实验协会)的E384执行。

4.3.1因用封隔器,故渗碳硬度深度线应该在牙侧长度(齿高)的中间并垂直于牙侧表面,
4.4:微观结构:渗碳深度样品(4.3章节)应该由晶相学手段来检测。

渗碳区应无网状碳化物或过多奥氏体残留。

(10%面积最大值),芯部微观结构应为少于或等于一英寸厚度的回火的马氏体截面。

4.5芯部硬度:按章节3.8芯部硬度在1.8”(3MM)处应该为洛氏20-36范围内,要切开一工件来进行芯部硬度验证。

4.6:可见检查:每炉装载和所有部件要进行直观的裂口裂缝和缺口检查。

所有包含这些缺陷的将被视为不符合拒收。

表面色彩的变化要在检验报告上评估和注释。

颜色的变化是不均匀渗碳或中间停顿的表现,应该调查把结果报告给威德福。

4.7局部渗碳效力检查:当需要进行局部渗碳,应随机选取一工件用过硫酸铵或硝酸酒精溶液进行酸洗。

变暗的表面显示出次等的热处理保护措施,这会影响一炉批次的差异导致拒收。

4.8:鉴定书:每一批货物都要有鉴定书,鉴定书最少要包含下面内容。

热处理炉号或代号,热炉识别号,热处理中到达的温度与完成的时间。

硬度参照章节4.2. 4.3与4.5,可视检查结果,微观结构检查结果与定购单序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