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供电企业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
蓝山电力公司聂爱民
供电企业责任重大,成于安全,败于事故。
对供电企业来说,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动摇,以安全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不能动摇。
搞好安全生产,要从多方面抓好。
诸如: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构建安全文化;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监察力度,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考核制度,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加大反违章和规范员工执行规程的力度等等。
在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管理方式中,如何提高员工自我的安全意识则是重中之重。
下面,就如何提高自我安全意识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1、影响安全意识的因素
自我安全意识,一般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心理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安全管理素质。
在明确了自我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后,就可以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意识不高的问题。
1.1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自我对安全生产的一种心理状态的反映。
在接受一项工作后,心理素质高的人,往往要启动自己的思维运作,联想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考虑,如:工作如何高效完成,达到怎样的效果,工作安全性是否得到保证等。
经过较全面的考虑之后,就会产生出一套完整的工作思想,然后付诸实施。
这样,在工作过程中就能做到组织周密、有条不紊,工作的质量、工作中的安全就有保证。
结果自然是既保证了安全,又保
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而心理素质较低的人,往往表现的是:工作考虑不全面,安排什么干什么,只求完成任务了事。
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工作必然是被动的,致使工作准备不充分,甚至工作过程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
最终结果是工作质量没有保证、工作标准低、组织混乱、安全可靠性差,作业之后还可能会留这样那样的尾巴,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
1.2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是自我工作责任心的集中体现,反映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在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大多数员工对安全生产有足够的重视,对不安全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从事每一项工作,都能够把安全生产牢记在心,能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落实完善安全措施。
但也有部分员工,工作存在侥幸心理,往往认为工作中这样那样的措施太麻烦。
特别是有的工作,处理问题的时间不如布置安全措施的时间长,从而不履行必要的安全程序。
有的员工对习惯性违章虽有认识,但总认为已干过多次都没有出现问题,何必再去找那个麻烦,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工作中就有出现习惯性违章行为:有的违反检修工艺,有的是违反安全规程、操作规程。
久而久之,就难免出现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的事故发生。
1.3业务素质
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能否全面正确地掌握其安全要求、技术要求,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其中反映出的就是自身的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决定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业务素质不高,就很有可能出现违反规程及工作标准不高的问题,一旦发生问题危害就很大,人身安全会受到威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得不到保障。
因此,业务素质不高、知识掌握
2
不全面,就很难保证不发生问题,人身设备的安全自然就会受到威胁。
1.4安全管理素质
安全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
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就不可能使生产过程中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按照规定做得细、做得实、做得有成效,就有可能导致违章作业,就不能有效控制设备高质量高标准检修。
管理上不严格,思想上就会松懈,安全意识就不高,提高自我安全意识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2、提高自我安全意识的做法
2.1安全思想上,突出一个“防”字,筑牢防线转观念。
结合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开展声势浩大的“查思想”活动,通过讨论,使广大员工深刻了解安全、生产、效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大家在思想深处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在此基础上,组织各基层单位开展事故反思,撰写反思体会,促进“查思想”活动的深入开展。
通过不定期组织开展查思想活动,及时肃清员工思想深处的不安全因子,做到安全警钟长鸣,安全弦紧绷不放。
安全生产首要是员工的安全意识。
在安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把个人的身心健康与家庭、父母、配偶、儿女的生活联系起来,使每一个员工都懂得“一人安全,全家幸福”,“你的安全就是家人的幸福”,“甜蜜的家盼着你安全归来”,“有了安全,生活才会永远快乐”的道理,引起员工心灵的震撼。
明白个人的安全与家庭的幸福、生活的甜美息息相关,员工就会发自内心地重视人身安全,重视安全生产,从而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观念转变。
2.2安全制度上,突出一个“明”字,严格管理定职责。
结合安全贯标理念以及企业实际情况,组织力量制订《安全生产责
3
弊端显而易见;重汇报——检查时,把重点放在听汇报上,剩下不多的时间到现场走一走,查点不全面,看外不看内,沿着指定路线走,沿着“景点”转,蜻蜓点水;不处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提建议和希望,不分析,不处理,不了了之。
致使一些事故隐患未能得到及时排除,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因此安全检查要坚决避免流于形式,要真正落到实处。
2.5安全监督上,突出一个“严”字,强化责任抓落实。
按照检查、整改、复查、验收的程序,严格过程管理,对于各类检查中查出的缺陷和隐患,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和人员,限期进行整改,由各级安监人员组成的专业监督组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和评估,不合格的按照相应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并重新进行整改,直至整改合格为止。
从检查之始到整改验收完毕,必须有相应的文字记载,做到检查结果的可追溯性。
2.6安全活动上,突出一个“实”字,营造氛围求实效。
企业开展正常性的安全活动,一是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技能;二是营造安全氛围,培育安全文化。
提前定好或按计划安排的安全活动时间,雷打不动。
因为大家都知道安全工作是压倒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所以,一旦时间确定,就要按时进行,真正体现出安全高于一切的地位。
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员工真正体验到“安全第一”的含义,真正重视安全工作。
在基层班组开展安全活动,必须使安全活动易于被员工接受。
开展活动应提前拟定一个好的主题。
一个好的主题,首先要直观简练,一目了然,让员工一看就知道要说什么;二要结合实际,与员工的工作或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员工才有
兴趣听、有兴趣谈;三是主题范围要小,小才能说清、说透,大就空了。
主题选择好,就能吸引员工参加这个活动,使员工觉得参加这个活动很值得,时间没白费,不致于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班组安全活动就会越做越顺手。
落实是安全活动的最终目的。
如果活动结束后,就万事大吉,说一套,做一套,那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我们必须在日常的工作中,检查对照落实。
言行不一,要及时提出指正;表现好的,要鼓励表扬,以确保安全活动的质量。
2.7安全宣教上,突出一个“活”字,创新载体建理念。
按照“人性、人本、人情”的安全文化理念,创新激活安全宣传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逐步构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企业文化。
发挥广播、网络等主流媒体的宣教功能,扩大教育面,提高教育效果。
在具体形式上可开展“培育安全理念,强化安全素质”、“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杜绝干部违章指挥、工人违章作业”、“无违章指挥、无违章作业、顺应改革要求,保障安全生产”等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安全理念、安全格言、安全论文、实践案例征集等活动。
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注重培训的全员性、超前性和实用性,对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实行检验考核制度。
班组是供电企业的基层组织,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广泛开展“小黑板、小教室、小讲台”的班组学习法,安排班组员工轮流上讲台,“智者为师,能者授课,现场指点”,实现企业与学校合一、实践与理论合一、现场与教室合一、师傅与教师合一、工具与教具合一、操作与复习合一、技能与工艺合一、道德与素质合一的“八合一”做法。
通过开办班组小课堂,技能小切磋,心得小交流,引导员工把深于内心的想法自由的表达出来,人人当老师,个个是学生,打造学
6
习型班组。
明确安全工作理念,规范操作模式,既能扭转企业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又能稳定人心,鼓舞士气,为企业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构建坚实平台。
结语
为实施国网公司“一强三优”发展目标和“三抓一创”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全员的自我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作用。
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原有的安全隐患解决了,新的不安全因素又可能会产生,形成新的威胁,需要不停地加以解决。
这种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把安全管理工作推向新高度的过程。
因此,安全管理必须与不断变化的新情况相适应,要持续不断地改进自身工作和现场中出现的新问题,确立“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的安全理念,从而向“零伤害”的最高目标阔步前进。
2013年6月5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