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U 形 结 构 原 型
U形结构是弗莱提出来的,他认为 “《士师记》的结构,它把一系列传说的 部落英雄的故事纳入一种以色列人叛教和 复兴的不断重复的叙述模式之中。这样就 表现为一种大约呈U形的叙述结构。叛教 之后,紧接着就是落难和被奴役,然后是 悔改,经过救助重升到落难之前的水平。” (“《圣经》文学与神话”,见《神话— 原型批评》,P405)。
一、中世纪文学形成的背景 1 、从 中世纪社会基本矛盾看,封 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文化形态的对立 对中世纪文学性质构成起决定性作用。 2、中世纪文化和文学是欧洲多种文 明和文化融合的产物。 北方各蛮族文化融合,古希腊文化 与蛮族文化融合; 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与交融; 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融合。 ( 基督教在欧州封建社会政治生活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旧约》亦称《希伯莱圣 经》,是犹太教经典,它是古希 伯来人在巴比伦俘囚(前586年) 后的500年中收集编纂而成的, 称之为圣典。《旧约》绝大部分 用希伯来文写成,它大致形成于 公元前12—2世纪之间,在公元 前6—2世纪陆续汇编成书。
旧约全书 13世纪手抄本
《新约》
《新约》是基督教经典, 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下半叶 到2世纪之间所写,它是用 希腊文写成的,记载耶稣 的生平,教戒以及使徒们 的行事。 基督教徒继承犹太教 经典,取名为《旧约全 书》,而把自己的经典称 为《新约全书》。表明前 者是希伯来人与上帝的立 约,后者是基督徒与上帝 的立约,两部经典通称 《圣经》。
《熙德之歌》是西班牙文学 现存最古老的作品,叙述以熙德 闻名的 11 世纪西班牙著名的军事 统帅比瓦尔失宠于国王,最后获 得谅解的故事。他被尊为西班牙 的民族英雄。
此诗现实主义特色突出。熙 德的故事不断在史诗、纪事、民 谣和戏剧中作为一种题材反复出 现。
俄国:《伊戈尔远征记》(1185)
《伊戈尔远征记》是 古代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成 就。全诗描写罗斯王公伊 戈尔于1185年孤军出征南 方波洛夫人,兵败被俘的 故事。伊戈尔回国后受到 民众的欢迎。这首佚名史 诗主要歌颂了伊戈尔的英 雄气概,呼吁诸侯团结抵 御外敌的侵略。因对后世 的影响而著名。
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犯了原 罪。因此人生来就有罪,首先要 向上帝承认有罪,要认罪服罪, 不可违背上帝的意志。 原罪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 人还没有出生就注定在上帝面前 有罪。
献 祭 原 型
祭品、牺牲品, 为世人牺牲。祭品多 为羔羊,称献祭的羔 羊,或献身的替罪羊。 《约翰福音》记耶稣 是第一个献祭的羔羊。 约翰说:“看哪,神 的羔羊,除去世人罪 孽的”。
《罗兰之歌》是最早的 古法语史诗,是11世纪法国 流行的武功歌的代表作,歌 颂查理大帝的武功和他的骑 士们的忠勇。 罗兰是查理大帝的侄儿, 也是他忠实的骑士。在一次 战斗中,他为了掩护查理大 帝,遭到敌军包围和叛徒的 陷害,孤军作战,壮烈牺牲。 史诗突出罗兰的忠君爱 国精神和对上帝的虔诚。
西班牙:《熙德之歌》(1140)
二、关于基督教
1、起源与发展: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 世界三大宗教。 AD1 世纪左右产生 于巴勒斯坦下层犹太人中,不久流 传到欧洲。 AD4 世纪罗马帝国将它定为国教 ,从而得以发展, 1054 年,西罗马 帝国将其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 新教三大派别。 我国往往用基督教称新教。
伊 甸 园 原 型
伊甸园是亚当夏娃居住的乐园净土,象 征天堂乐园,世外桃源。
如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林 园,便是人间伊甸园的象征。20世纪的亚当 夏娃——梅勒斯和康妮在林园中偷尝“禁 果”,获得新生,最终事情败露,被赶出林 园。
撒 旦 原 型 : 蛇 、 虫
蛇在旧约中是邪恶和狡 黠的形象。它是变化不定的 原型,是能量和纯力量的象 征,代表邪恶、腐败、性、 毁灭、神秘、智慧、无意识 等。 在迦南人的观念中,蛇 是性的象征,性欲的物化意 象,代表人的原始本能冲动。
三、中世纪文学概况
中世纪欧州文学发展 分两个时期,与中世纪社 会发展的前两个时期相对 应。 初期主要文学样式有 教会文学和早期英雄史诗 。 中期主要文学样式有 后期英雄史诗、骑士文学 和城市市民文学。
1、教会文学(僧侣文学) 教会文学是宗教文学。是 AD5——10 欧洲唯一的书面文学。 (1)主要内容 宣传宗教教义,大多取材 于《圣经》。 (2)体裁 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 文、赞美诗、宗教剧等。 (3)艺术手法 梦幻、朦胧、浪漫气氛; 说教气息;象征寓意。
4、基督教制约精神文化领域的直 接后果 ①神权主义禁锢人的头脑,科学 文化成了神学奴婢。 基督教对人的控制是相当严厉 的,当时异教徒和不信教者没有社 会位置,甚至被“宗教裁判所”烧 死,开除出教是极大的惩罚。 ②古代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 教会将古代文化视为异端加以 排斥,大量的文物、典籍被焚烧、 毁灭,古代文化受到了一场灾难性 的洗劫。这也使欧州文化发展处于 缓慢状态。
2、三大重要节日 圣诞节:12月25日,传说中耶稣诞辰日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 AD325 年定)传 说耶稣被钉死后三日复活。 圣灵降临节:复活节后50天,传说是耶稣门徒领受 圣灵的节日。
3、基督教对教民的控制
基督教的“七种圣事” 领洗 →坚振 →告诫 →弥撒 →婚配 →神职宣誓词源于希腊文blblia意为 “一组小书”,它是不同 历史时期,不同作者的著 作汇编。
《圣经》翻译成汉语 时,按照中国人喜欢把重 要、严肃的著作称作“经” 的传统,把它称之为 “经”,在前面加上一个 “圣”字,以示尊重,由 此有了“圣经”的通俗名 称。
《旧约》
《圣经》(Bible)包括《旧 约全书》(Old Testament)和 《新约全书》(New Testament) 两部分。
《贝奥武甫》是中世纪古英语 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流传至今欧洲 最完整的一部史诗这首史诗有很浓 厚的神话传说色彩,同时受到基督 教侵染。 作品歌颂贝奥武甫的正直无私, 英勇无畏,对人民负责的英雄品质。 史诗写:“在一切人们中,他是最 温良的,最可爱的,是对他的亲族 最仁慈的。”
法国:《罗兰之歌》(1080)
《圣经》的文化精神
人道主义
圣经文化精神最突出的一点是人 道主义精神。宣扬平等、博爱、行善。 “平等互助”,“爱人如己”, 同情弱者等都是人道主义的表现。 宗教人道主义和世俗人道主义的 区别在于,《圣经》宣传为神做好事, 要感谢神。人心中有善,是因为有神 在心中指引,所行的善事是蒙恩见证。
良心感
特别重视伦理道德,建立了一套宗教伦理观。 最大的道德,也是最基本的道德就是做人要有良 心,做事要凭良心,不可损人害人。违背良心的 行为要受到谴责,要忏悔。 由道德、良心引出爱心、同情心。
约书
所谓的“约”, 是相传上帝与犹太 人订立的3次 “约”。犹太教把 它称做“约书”。 后来基督教认为耶 稣降生后,神和人 又订了“新约”, 故把从犹太教承袭 下来的经典称《旧 约》,而把基督教 本身的经典称《新 约》。 相传上帝与犹太人订 立了三次“约”。
第一次立约是上帝与 挪亚订立。不再毁灭世界。 第二次立约是上帝和 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订 立的,规定犹太人信奉耶 和华是惟一的神。
第二章
第一节
中世纪文学
概 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掌握中世纪文学的四种主要形态
关于“中世纪”
AD476年,西罗马灭亡标志着古 代欧州奴隶制社会历史的终结。17世 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欧 州历史上中世纪的结束标志。 AD 5-11封建社会形成期 AD12-14封建社会全盛期 AD15-17封建社会衰亡期及资本 主义产生期 中世纪文学包括封建社会形成期 和全盛期的文学。
精神文化贡献
《圣经》的贡献主 要在精神方面,推崇精 神、信仰、感情。
人有物质生活的需 要,还有精神生活的追 求。最大的精神追求是 建立信仰。有了信仰, 也就有了生活的目标和 追求的理想,不为物质 利益左右。
耶路撒冷朝圣之旅·受难之路
圣经文学的影响
欧美文学受圣经文学的影响表 现为三种类型:模仿、改编和借用。 对《圣经》的模仿改编以中世 纪的宗教文学最为突出。 对《圣经》的借用各时代文学 均有。 借用分为两种,一是借用名词 典故充实自己的作品。例如哈代 《裘德》卷首语引用“圣经”: “文字叫人死”。托尔斯泰《安娜 •卡列尼娜》卷首语:“伸冤在我, 我必报应。”二是借用故事情节来 表现时代精神,例如弥尔顿《力士 参孙》,托马斯•曼《约瑟和他的 兄弟们》。
象征净化、涤罪、赎罪、新 生、再生。
洗 礼 原 型
水洗:基督受洗 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约 翰给他受洗,用约旦河水给他施洗。 耶稣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 他就看见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 落在他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 “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方 舟 原 型
挪亚方舟是义人挪亚一家在大 洪水中得救的木船,象征拯救、婚 姻、家庭。理想国来自方舟,找出 一块净土。 例《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里的 小船是挪亚方舟。《虹》里的婚姻 家庭是挪亚方舟。
圣经文学原型
圣经文学包括很多原型,它们在 文学史的传承中,形成跨文化的符号, 触发西方作家的创作灵感,他们在文 学创作中广泛运用圣经原型来构思作 品和表达既定的思想意识。 原型具有符号性、历史性和社会 性的特点,原型的类型有神话原型、 心理原型和社会文化原型。圣经文学 的原型主要是神话原型。
原 罪 原 型
第三次立约是上帝和 犹太英雄摩西订立的,制 定了犹太教徒必须遵守的 “十诫”。
圣经的 核心
《圣经》的核心是认 为人的生命和宇宙都是独 一上帝所创造。 根据基督教教义, 《旧约》体现上帝的诺言, 突出律法;《新约》则是 诺言的实践,强调信仰。
圣马太 9世纪手抄本绘画
希腊思想与希伯来思想
欧洲历史上有两大思想影响着欧美 文学的发展。这两大思想是希腊思想和 希伯来思想。 这两种思想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 希腊思想重视现世本位、人本位、肉的 倾向、自然生活、自律、自立、理智等。 希伯来思想重视未来本位、神本位、灵 的倾向、理想生活、他律、服从、空想 等。 欧洲中世纪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不自 由,强调自由思想的希腊思想遭到湮没, 盛行的是希伯来思想。希伯来思想主要 体现在希伯来文学总集《旧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