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市经营理念

超市经营理念

超市经营理念前言:供销超市把“供销超市连万家,每天方便你我他”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在经营中努力将门店办成社区集购物、休闲和社区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超市。

超市的经营与管理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

努力塑造一种积极向上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是家友一直追求的境界。

通过学习了解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文化内涵,结合企业的实际,提出了企业应该追求和创造的企业文化目标,并设计执行不同层次的员工培训、制定和执行各项企业规章制度,初步树立起了以下主要企业文化理念,并使这些企业文化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1)在企业管理人才的选拔上,倡导竞争下岗,使员工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才能发挥自身价值。

大批有工作经验的高学历人才脱颖而出,成为超市管理中坚力量。

(2)注重企业内部沟通,广开纳谏之门,调动广大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3)以消费者为中心。

超市从上到下时刻将消费者利益作为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顾客第一的思想观念深入超市员工心里。

(4)低成本运作。

在超市内部树立起低成本意识,对费用成本控制进行考核,并与收入挂钩。

社区连锁超市商品陈列销售管理一、超市经营理念超市的经营管理具备的基本特征是:低成本、低利率、大流量。

它不经营品牌商品和贵重商品,一般经营的都是大众日常的消费品,利率由市场决定,所以不会高。

在这种情况下,供销超市想要取得赢利,就只能用低成本的方式经营,总之,要想方设法节省人力、财力,降低经营成本。

另外,就是加大商品在超市内的流量,提高资金周转率。

超市的钱不好赚了,就更加需要精打细算,换句话说,就是更有必要进行数字化的经营。

超市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经营过程及其结果,都应该用数字去控制它。

我们每天耳闻目睹的企业经营情况,不难发现,企业经营的成败皆与企业经营管理者对数字重视的程度及对数字利用的水平有关。

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安全,放在多个篮子里就安全了?不!如果对数字没有进行很好的分析和利用,经营管理得不到改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和多个篮子里同样都会碎的!有人说我开10家店不赚钱,开50家就赚钱了!这个对数字的用法是错的。

如果一家店是亏的,用同样的经营管理办法去开几十家店,每家店都是亏的,负加上负就永远不可能得正!所以说,经营脱离了数字,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概念。

二、超市行业知识及相关术语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连锁超市,了解我们这个行业,我主要从超市业态、超市商品管理、超市商品陈列和超市营运四个方面介绍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及主要术语。

1、零售业态的种类: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

2、便利店业态介绍:便利店:也叫便民店,是既有食品杂货店供应的便利,又使用超级市场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的零售商业组织,以“便利”作为吸引顾客的主要手段,来满足顾客简单购物和应急之需的一种业态。

3、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由在同一经营字号的总部统一领导下的若干个店铺或分支企业构成的联合体所进行的商业活动,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

4、便利店连锁经营的特点:(5个统一)统一采购:成员门店向总部提出要货计划,由总部集中采购。

统一配送:配送中心承担成员门店储存、配送、送货以及包装、加工等物流功能,对所有商品实行统一仓储运输,根据各连锁店的销售情况、要货情况和要货定单,及时补货送货。

统一标识:各成员门店都以同一名称命名,门店的外部色彩、风格、内部装璜、商品陈列、货架放置以及营业员的服饰都是统一的。

连锁店的规划、装修设计、广告宣传都由总部统一制作。

统一营销策略:连锁门店经营通常有一个统一的发展战略。

在不同的时期、季节,商品要有不同的服务方式、推销技巧,按总部制定的统一价格:由总部集中采购、供应的商品,由总部统一定价,成员店铺商品价格的调整必须通过总部来决定。

以上5个"统一",指在店名、店貌、商品、服务的标准化,采购、配送、销售、决策、经营专业化,商品购销、信息汇集、广告宣传、员工培训、管理规范的统一化,从而把复杂的商业活动分解得像工业生产的流水线上每一个环节那样相对简单,以提高经营效率,实现规模效益。

在这些"统一"中,最主要的是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将采购配送与零售经营分开,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5、连锁经营分类:主要有直营连锁、特许连锁两种。

直营连锁(正规连锁):连锁店的店铺均由总部全资或控股开设,在总部的直接领导下统一经营。

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

特许连锁(合同连锁、加盟连锁):加盟连锁店的门店同总部签订合同,取得使用总部商标、商号、经营技术及销售总部开发商品的特许权,经营权集中于总部。

加盟连锁店的门店均为独立法人。

如麦当劳、肯德基。

6、总部总部是连锁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它除了自身具有决策职能、监督职能外,还应具备以下基本职能:网点开发、采购配送、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经营指导、市场调研、商品开发、促销策划、人员招聘、人才培训、教育及物业管理等职能。

7、门店门店是连锁经营的基础,主要职责是按照总部的指示和服务规范要求,承担日常销售业务。

8、直营店以同一资本直接采取连锁经营的门店,也称连锁店。

9、加盟店以特许连锁方式经营的门店。

10、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连锁公司的物流机构,承担着商品的集货、库存保管、包装加工、分拣配货、配送、信息提供等职能。

配送中心由分货配货、流通库存二部分构成。

三、商品分类超市以满足消费者对基本生活用品一次性购足需要为经营宗旨,是一种经营品项较多的零售业态。

对品种繁多的商品进行分类,是超市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它有利于将商品分门别类进行采购、配送、销售、库存、核算,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超市公司可以在商品分类基础上,根据目标顾客的需要,选择并形成有特色的商品组合,体现自身的个性化经营特色,求得超市经营的成功。

商品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来进行。

如商品群分类,就是按不同类别商品在卖场销售中的比重与作用来划分的,其目的是通过经营单位或经营区域的组合,促进卖场整体销售业绩。

而在超级市场实际商品管理中,商品分类一般采用综合分类标准,将所有商品划分成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和单品四个层次,目的是为了便于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虽然超市各种业态经营品种存在较大差异,如小的便利店经营品种不到5000个,而超大型综合超市有10000多种,但商品分类都包括上述四个层次,且每个层次的分类标准也基本相同,只不过便利店各层次类别相对较少,而大型综合超市各层次类别相对较多而已。

A:大分类大分类是超级市场最粗线条的分类。

大分类的主要标准是商品特征,如畜产、水产、果菜、日配加工食品、一般食品、日用杂货、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等。

为了便于管理,超级市场的大分类一般以不超过10个为宜。

B、中分类中分类是大分类中细分出来的类别。

其分类标准主要有:(1)按商品功能与用途划分。

如日配品这个大分类下,可分出牛奶、豆制品、冰品、冷冻食品等中分类。

(2)按商品制造方法划分。

如畜产品这个大分类下,可细分出熟肉制品的中分类,包括咸肉、熏肉、火腿、香肠等。

(11)按商品产地划分。

如水果蔬菜这个大分类下,可细分出国产水果与进口水果的中分类。

C、小分类小分类是中分类中进一步细分出来的类别。

主要分类标准有:(1)按功能用途划分。

如“畜产”大分类中、“猪肉”中分类下,可进一步细分出“排骨”、“肉米”、“里肌肉”等小分类。

(2)按规格包装划分。

如“一般食品”大分类中、“饮料”中分类下,可进一步细分出“听装饮料”、“瓶装饮料”、“盒装饮料”等小分类。

(3)按商品成份分类。

如“日用百货”大分类中、“鞋”中分类下,可进一步细分出“皮鞋”、“人造革鞋”、“布鞋”、“塑料鞋”等小分类。

(4)按商品口味划分。

如“糖果饼干”大分类中、“饼干”中分类下,可进一步细分出“甜味饼干”、“咸味饼干”、“奶油饼干”、“果味饼干”等小分类。

D、单品单品是商品分类中不能进一步细分的、完整独立的商品品项。

如上海申美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111313毫升听装可口可乐”、“111213升瓶装可口可乐”、“2升瓶装可口可乐”、“2升瓶装雪碧”,就属于四个不同单品。

需要说明的是,商品分类并没有统一固定的标准,各超市公司可根据市场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商品进行分类。

但商品分类应该以方便顾客购物、方便商品组合、体现企业特点为目的。

四、超市商品管理知识1、商品的分类:食品、非食品、生鲜、家电、服装类。

(略)2、所有商品用编码进行管理。

商品编码:指商品依类别规律所编的号码,具有唯一性。

8位数,11121001大类、中类、小类、单品。

条形码:也称国际条形码,商品上以粗细标示供光学扫描器读取的商品资料。

它就是商品的"身份证号码"。

店内条码(111位):仅供商店自行贴印、店内使用,不能对外流通的条码,适合于非大量规格化的产品。

无标准条形码的商品,在门店制作店内条码。

称重商品的流水码(5位)3、单品:商品的最小分类。

4、单品管理:是通过电脑系统对某一单品的毛利额、进货量、退货量、库存量等,进行销售信息和趋势的分析,把握某一单品的订货、进货情况的一种管理方法。

5、商品的来源:由咨询服务公司商品部及商品部驻各门店业务代表采购。

直送商品:门店直接下订单,供应商直接送货到门店。

配送商品:由订货部向厂家要货,门店再向配送中心要货。

6、商品流程(略):(1)要货计划(2) 验货:包括数量和质量(3) 调拨:门店与门店之间的商品调剂。

(4) 退货:因品质问题、滞销、或被淘汰商品退还供应商。

(5) 新品引进:(6) 商品淘汰:分品牌淘汰和单品淘汰(7) 盘点:对商品进行实物清查并与帐面数量进行对比。

盘点分为通盘、日盘点、大类盘点。

盘点差异原因分析:﹡顾客:偷窃、调包等。

﹡员工:收货、收银、单据流转、盘点错误、输单错误等。

7、产品生命周期:指任何一项产品均有其寿命,从其上市起,一般可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各期时间长短受消费环境及竞争的影响。

8、商品台账:即商品目录,将每项商品的基本资料(如品名、型号、规格、单位、成本、售价、供应商等)详细整理成册,称为商品台账。

9、价格带:指在门店内销售同一项商品,其售价的上限到下限之间的范围。

10、物价标签:放置于货架棚板前缘或沟槽内的小卡,价格卡上注明商品编码、品名、售价、计量单位等。

11、日均销售量:指单项商品日均销售数量。

12、缺货管理“缺货是最大的罪恶”,由于缺货而使顾客无法即时得到满足,长此以往,则会流失大量忠诚的顾客,所以缺货率要严格控制,如有缺货,要追踪形成原因,采取措施解决,并询问落实情况,督促及时解决。

不允许用其他商品填补或拉大相邻品项的排面来填补缺位。

缺货集中反映了超市区域的商品管理尤其是订货和商品结构控制的水平,恰当的数量能满足顾客需求的品种,是商品管理的目标,也是管理的重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