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三.判断题
1.(2分) 喷淋吸收是吸收剂成液滴分散在气体中,因此,液体为连续相,气体为分散相()×
2. 鼓泡吸收是气体分散成气泡通过液体,因此,气体为分散相,液体为连续相()。
√
3.(2分) 吸收操作线的方程式,斜率是L/V()。
√
4.(2分) 计算填料吸收塔时,其N 的含意是传质单元高度(). ×
5.(2分) 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之一为p =E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易溶气体。
( ) ×
6.(2分) 题号:7149 第7章知识点:300 难度:容易
工业上一般吸收是在吸收塔中进行的。
象传热一样气液间逆流操作有利于吸收完全并可获得较大的吸收推动力。
()√
7.(2分) 填料吸收塔逆流操作,当吸收剂的比用量(即液气比)增大时,则出塔吸收液浓度下降,吸收推动力减小()×
8.(2分) 对于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当气速一定时,增大吸收剂的比用量(即液气比),则出塔溶液浓度降低,吸收推动力增大。
()√
9.(2分) 题号:7152 第7章知识点:100 难度:容易
对于大多数气体的稀溶液,气液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
亨利系数(E=p /x)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溶解度系数(H=C/p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 √
10.(2分) 题号:7153 第7章知识点:500 难度:容易
液泛点是填料吸收塔的最佳操作点。
吸收操作在此条件下进行时,则吸收速率最大。
()×
11.(2分) 题号:7154 第7章知识点:100 难度:容易
在一般情况下,混合气体的有关计算可按理想气体方程和道尔顿分压定律进行。
其气体组分的体积分率等于其摩尔分率,亦等于其分压分率。
()√
12.(2分) 填料塔中填充大量填料以提供气液接触面积。
吸收速率取决于填料的比表面积(a)。
填料的比表面积越大,吸收速率越大。
()×
13.(2分) 对于大多数气体的稀溶液,气液间的平衡关系可用亨利定律表示。
亨利系数值(E=p /x)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溶解度系数(H=C/p )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14.(2分) 吸收过程中,当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或相交时所用的吸收剂最少,吸收推动力最大。
()×
15.(2分) 在吸收塔中,溶质气体在混合气中的分压,大于与吸收剂中溶质浓度成平衡的分压时,则发生吸收。
()√
16.(2分) 选用不同结构的填料时,填料提供的比表面积越大,相同条件下,所需填料层高度越低。
()√
17.(2分) 选用不同结构的填料时,填料提供的比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吸收,不利于解吸。
()×
18.(2分) 在吸收塔中,溶质气体在混合气中的分压,大于与吸收剂中溶质浓度成平衡分压时,则发生解吸。
()×
19.(2分) 吸收过程中,当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或相交时所用的吸收剂最少,此时推动力也最小。
()√
20.(2分) 由于温度对溶解度系数(H=C/p )有影响:温度越高,溶解度系数越小,所以升温有利于吸收。
()×
21.(2分) 由于温度对溶解度系数有影响,温度升高,溶解度系数越小,所以升温有利于解吸。
()√
22.(2分) 加压和降温可以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故加压降温有利于吸收操作。
()√
23.(2分) 减压和升温,使气体的溶解度下降,故减压升温有利于解吸操作。
()√
24.(2分) 当气体溶解度很大时,吸收阻力主要集中在液膜上。
()×
5.(2分) 难溶的气体,吸收阻力主要集中在气膜上。
()×
26.(2分) 惰性气体和吸收剂在吸收过程的前后的摩尔量是不变的()√
27.(2分) 享利系数E值愈大,表示该气体的溶解度愈大。
()×
28.(2分) 题号:7171 第7章知识点:100 难度:容易
相平衡常数m值愈大,则表明该气体的溶解度愈小。
()√
29.(2分) 按双膜理论,在相界面处,吸收质在气液两相中的浓度达平衡(),即认为界面上没有阻力。
()√、√
30.(2分) 易溶气体,吸收过程的阻力绝大部分存在气膜之中。
()√
31.(2分) 在进行吸收操作时,在塔内任一截面上,吸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总是高于其接触的液相平衡分压的,()所以在Y—X图上,吸收操作线的位置总是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
32.(2分) 泛点气速是填料吸收塔空塔速度的上限。
()√
33.(2分) 填料吸收塔的吸收面积,即为塔的截面积。
()×
34.(2分) 按双膜理论,吸收质的浓度变化集中在两个膜层中,即阻力集中在两膜层之中。
()√
35.(2分) 对于溶解度甚大的气体吸收,为强化吸收过程,则应从减小液膜阻力入手,其效果才显著。
()×
36.(3分) 在选择吸收塔用的填料时,应选比表面积大的(),空隙率大的()和填料因子大的()填料才好。
√、√、√
37.(2分) 对本校的吸收实验中,欲要较明显地提高吸收系数,可用增大气相流速的方法来达到。
()√
38.(2分) 对于溶解度甚小的气体吸收,为强化吸收过程,则应从减小气膜阻力入手,其效果才明显。
()×the end! 4/2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