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淡丹辉--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实践与展望
淡丹辉--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实践与展望
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考虑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考虑
东海大桥是上海深水港的物流输送动脉,桥梁总长31公里,是 我国第一座长距离跨海大桥。作为我国的生命线工程,在其结构 建成后,在上述恶劣环境下,其安全性、耐久性如何将成为很重 要的问题。
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考虑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考虑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运行实践
案例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上海东海大 桥的地震预警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运行实践
案例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上海东海大桥的地 震动信号的快速分析和评估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运行实践
案例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上海东海大桥的地 震动信号的快速分析和评估
概念设计理论框架
两种常规 路线
预评估路线 性能演变、损伤发 行为 生及其演变的预测 预测 提供演化模型… 在线评估路线 监测信息 监测 再现 信息
分析特性、行为及 损伤历程相互作用 提供指导… 挖掘隐藏的响应 或特性信息
分析损伤和响应 间的关系 提供准则… 利 用 SD&PEA 评估结构现状
预评估路线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运行实践
案例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上海东海大 桥的地震预警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运行实践
案例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上海东海大 桥的地震预警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40,东海大桥主航道桥地震监测组及颗 珠山桥地震监测组均出现预警信息 ; 该警报是根据布设于主航道桥和颗珠山桥桥塔承台处的强震仪 加速度响应值来进行预警的。 本次预警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 14:36~14:39,持续时间约为3 分钟,警报级别为一般。经分析并结合当天下午四川省汶川发生 的8.0级地震,本次预警针对的是汶川地震影响上海时东海大桥的 结构响应。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对地震的预警的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这反映了我国在此领域已经走在了世 界前列。
讨论和展望
纵览国内外已有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将它们大致划分为三代: 第一代为早期单项监测系统,传感器种类有限,采集设备不安装,间 歇性监测。 第二代为集成监测系统,传感器种类大大丰富,采集系统完善,连续 采集,有数据库管理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第三代为集成监测诊断系统,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强调对数据的处理, 并利用数据进行结构健康状态的在线评估、在线预警,并为深入地离 线评估提供便利;功能更加丰富,无线、internet等技术被用于系统 之中;结合检测和监测,综合系统。
系列1 系列2 系列3 系列4 系列5 系列6 系列7 系列8 系列9 系列10
(b) 收缩徐变和预应力损失下连续梁桥的频率变化
0.003
主塔水平位移/m
0.002 0.001 0 -0.001 0 -0.002 -0.003 主塔高程/m 整体升温1℃ 索梁温差1℃ 主梁梯度(1℃)
(e) 实测风场下主航道桥的几何变形
Modal damping ratio
0.02 0.015 0.01 0.005 0
mode4 before mode4 after
Frequency
0
500 Time (min)
1000
1500
2007-01-01 00:00:00 2007-01-02 01:35:00
2007-01-02 00:50:00 2007-01-03 02:35:00
概念设计理论框架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设计及研究的一般化流程
总体结构特点分析 环境特点分析及预测 荷载特点分析及预测
耐久性失效分析 基于安全性目的
概念设计及研究 SD&PEA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易损性分析 交通流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易损性分 析 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易损性分析 温度作用下的结构易损性分析 沉降作用下的结构易损性分析 结构疲劳分析 局部开裂分析 腐蚀分析 材质劣化分析 正常使用条件下通行舒适度分析 (结构振动水平) 极端条件下的通行安全度分析 (风、雨、振动,车桥耦合振动等) 长期效应下的路面变形及平顺度分析 (沉降、预应力损失导致的挠度变化等) 内力(索力)、反力 变形 应变 温度 振动(加速度) 耐久性(环境、疲劳)
(a) 加速度传感器
(b) FBG应变传感器
(c) GPS接收器
(d) B/S架构的系统软件界面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实现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由实时监测和人工检测两部分组成, 其实时监测部分由11个采集工作站、478个传感器组成的 分布式监测系统。 系统已经实现了功能的‘多级跳’,既东海大桥健康监测 系统不仅是一个数据采集、存储、管理系统,而且实现了 采样控制、数据的在线初步处理、数据的逻辑组内信息融 合、逻辑组间相关性分析,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基于多层 次模糊推理桥梁的在线状态评估。 和同期国内外其他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相比,该系统精心设 计、功能较为完备、先进,初步解决了数据海量堆积而无 力处理的难题,而且将其它一些系统需要离线处理的问题 在线予以实现,初步解决了监测数据如何用于桥梁的日常 评估养护问题。
交通流荷载 风荷载 温度作用
>
不均匀沉降 支座变位 铺装层不平整
>
预应力损 耐久性退化 耐久性退 (锈蚀、老化
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考虑
东海大桥损伤及性能演变分析
沉降历程中频率变化图 5
频率变化百分比(%)
4 3 2 1 0 -1 1 2 3 4 5 6 7 沉降历程阶段
(a) 不均匀沉降下连续梁桥的频率变化
内容摘要
重大基础设施健康监测研究的沿革的简单回 顾 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考虑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实现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运行实践
案例一:2007-1-2船撞事件的快速评估 案例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上海东海大 桥的地震预警
讨论和展望
重大基础设施健康监测研究的沿革
MAC(2,2) before MAC(2,2) after
0.99 0.985 0.98 0.975 0 500 1000 2007-01-01 00:00:00
2007-01-02 00:50:00~2007-01-02 01:35:00
0.98 0.97 0.96 0.95
2007-01-02 00:50:00~2007-01-02 01:35: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d) 移动重车下主航道桥的几何变形
(c) 单位温度作用下主塔不同位置的水平位移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实现
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项目组于2005年完成系统的技术设计和施工图 设计,并于2006年5月工程实施完成,2006年6月正式运行,至今 已经平稳地了运行将近两年。图6给出系统照片。其中,可以从以下 网址访问系统:( )。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运行实践
案例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上海东海大桥的地震动 信号的快速分析和评估 结论: 1. 汶川大地震对数千公里外的上海东海大桥产生了明显的震动影 响 2. 由于地震能量经过长距离传播和衰减,本次地震对东海大桥结 构安全和正常使用不构成任何威胁,大桥可以继续使用。 3. 本次预警事件表明:人类对重大灾变事件来临后对重大基础设 施实现安全预警的梦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运行实践
案例一:2007-1-2船撞事件的快速评估
2007年1月2日凌晨一点到两点间,东海大桥的颗珠山斜拉桥 PM473墩遭到一只大约两千吨级的运砂船的撞击,东海大桥健康 监测系统忠实记录了此次撞击事故,事故发生后,本文作者应管理 部位的要求,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船撞事故的预警及 事后结构评估方案。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实现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笔者曾于2007年九月代表东海大桥健康监测项目组在 美国斯坦福大学参加有关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国际学术 会议,也曾受邀访问对美国新泽西州里大学、里海大学。 从交流情况来看,目前西方国家和日韩在此领域上多处 于学术论证和工程试验阶段。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无论就其传感器数目和种类、系 统复杂程度、实时程度、稳定程度,还是对数据的处理 深度和评估利用程度,均给与会的世界各国人员留下深 刻印象。
结构损伤及性能演变 分析(SD&PEA)
(基于SD&PEA和LCC的)
结构管养对策的制订 (确保结构管养对策的) 健康监测系统的总体 框架设计和功能规划
使用性失效分析
管养对策分析 (管养所需) 监测对策分析
技术设计及研究 系统实施及运营
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考虑
东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考虑
重大基础设施健康监测研究的沿革 Nhomakorabea
保障重大基础设施(桥梁、道路、涵洞、大坝) 的安全、健康的发挥功能,是一件极其重要的 事情。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就是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来 保障桥梁在运营期安全、为桥梁的管理养护服 务的 它将传感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讯技术 与土木工程技术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满足对桥 梁安全及管理养护的需要。
最近一些重大的国内外基础设施的安全事故:
2007年6月15 日广东佛山九 江大桥船撞倒 塌事件。
2007年8月13日, 凤凰堤溪大桥倒 塌
2007年8月1日美国 明尼苏达州大桥坍 塌
2008年3月27日 宁波金塘大桥
2007-09-10印度海 得拉巴立交桥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