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质量强市知识竞赛《环境保护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发展旅游业应当实行政府主导、(A )、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A 、统一规划B 、依法运作C 、个性发展D 、区域运作2.环境法上的环境概念包括( A )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B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C工业环境与农业环境D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3.环境法以调整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属于( C )A公法范畴B私法范畴C社会法范畴D国际法范畴4.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C )A排污收费制度B限期治理制度C“三同时”制度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5.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A )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危险责任原则6.下列不属于环境行政责任形式的是( D )A环境行政处分B环境行政处罚C环境行政赔偿D环境行政强制7.下列不属于水污染防治特殊制度的是( D )A总量控制与核定制度B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制度C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D“三同时”制度8.固体废物污染属于( A )A有毒有害物质污染B环境要素污染C生态资源破坏D生活环境污染9.下列不属于生物资源保护范畴的有( C )A野生动物保护B森林资源保护C土地资源保护D渔业资源保护10.下列不属于人文生态环境保护的有( D )A风景名胜区B人文遗迹C城市环境D自然保护区11.当事人对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 D )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A、30日B、25日C、20日D、15日12.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 B )。
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13.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 C )年。
A、2B、1C、3D、514.( B )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并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A、国务院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省D、环保局15.对确有必有拆除或者闲置的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征得( C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能拆除或者闲置。
A、省级B、地市级C、所在地D、县级16.全国环境监测网分为国家网、省级网和( A )。
A、市级网B、县级网C、村级网D、乡镇级网二、多项选择题17. 全国环境监测网分为(ABC )。
A国家网B省级网C市级网D县级网E村级网18.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B )和( C )。
A、赔礼道歉B、排除危害C、赔偿损失D、恢复原状19. 农业环境具有(ABC )的特征A整体性B地域性C变动性D不变性E永久利用性20. 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原则主要包括(ABCD )。
A污染防治与保护相结合B按流域或者区域统一规划C污染防治与企业布局相结合D污染防治与企业改造相结合E全过程管理与监督21. 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管理是指固体废物的(BCD )。
A安全化B减量化C资源化D无害化E高效化22. 国际环境保护法的主体是(AB )。
A国家B国际组织C个人D单位E公民23. 我国公害民事责任的形式包括(BC )A没收财产B赔偿损失C排除危害D责令停产E责令恢复24. 行政处分的程序包括立案(ABCDE )阶段A调查B申辩C报批D决定E备案25. 环境噪声按其产生的机理可分为(ABC )等。
A机械噪声B气体动力噪声C电磁性噪声D工业噪声E社会生活噪声26. 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主要包括(ABCDF )类型。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C荒漠生态系统D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E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27. 自然保护区分为(AB )。
A国家级B地方级C市级D县级E村级28. 行为者的过错分为(AB )。
A故意B过失C直接D间接E疏忽29. 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ABCD )。
A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B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制度C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制度D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重点防治制度30. 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可分为(AB )。
A地质遗迹类B古生物遗迹类C古动物遗迹类D古植物遗迹类E文化遗迹类31. 预防水土流失的措施分为(ABC )措施。
A防范性B禁止性C控制性D预防性E可用性32. 草原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自然资源,具有(ABCD )特征。
A整体性B分布的区域性C潜力的更新性D数量的有限性E种类繁33. 大气污染的特点是污染(ABC )。
A速度快B范围大C持续时间长D可隔离E可流动34. 土地资源具有(ABCD )特点。
A面积的有限性B位置的固定性C功能的不可替代性D生产能力的永久性E利用的可再生性35. 风景名胜区按照其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分为(BCD )。
A村级B市级C省级D国家级 E 镇36. 为了对自然保护区实行有效保护和管理,可以将其按照功能分区,分为(ABC )。
A核心区B缓冲区C实验区D参观区E游览区37. 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特点有(ABCDE )。
A污染源多B分布广泛C损害方式多样D危害后果严重E危害持久性强且难以消除38.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一般都具有(AB )蔓延性等特点。
A.危害性极大B.突发性C.可测性D.可控性E.预见性39. 限期治理制度主要包括限期治理的(CD )和两个方面。
A.对象B.内容C.目标D.期限E.功能40. 环境监测报告分为(CD )两种。
A.表格型B.数字型C.数据型D.文字型E.图表型41. 全国环境监测网分为(ABC )。
A.国家网B.省级网C.市级网D.县级网E.村级网42. 按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不同划分为(ABC ),是为了对其进行更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A.核心区B.缓冲区C.实验区D.参观区E.游览区43. 排污收费具有(ABC )特点。
A.设立专项基金B.纳入国家财政预算C.强制性D.随意性E.不固定性44.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 )的管理和使用。
A.征收标准B.征收对象C.征收范围D.征收方式E.征收渠道45.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ABCD )。
A.行为违法B.行为有危害后果C.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行为者有过错E.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不存在因果关系46. 行政处罚案件管辖可分为(ABCDE )。
A.地域管辖B.指定管辖C.级别管辖D.交办管辖E.移送管辖47. (ABCDE )是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的主要原则。
A.全面管理与重点控制原则B.全过程管制原则C.风险控制原则D.污染防治与安全管理相结合E.污染防治与质量管理相结合48. 环境监测按其目的可以分为和(ABC )。
A.研究性监测B.特定目的监测C.监视性监测D.环境质量监测E.征收目标49. (ABC )等是环境噪声按其产生的机理划分的。
A.机械噪声B.气体动力噪声C.电磁性噪声D.工业噪声E.社会生活噪声50. 环境影响评价具有(ABC )等特点。
A.客观性B.综合性C.预测性D.多变性E.稳定性51. 环境保护法的主体主要包括(ABC )等。
A.国家B.国家机关C.社会团体D.企事业单位E.公民个人52. (ABC )是环境标准划分的三级。
A.国家环境标准B.行业环境标准C.地方环境标准D.地域环境标准E.整体环境标准53. 我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生产和使用(ABC )的农药。
A.高效B.经济C.安全D.无毒E.实用54. 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分为(ABC )等几种。
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行政处分E.刑事制裁55. 土地的基本特点表现在(ABCD )。
A不可替代性B有限性C不可移动性D永续利用性E无限性56. 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具有(ABCD )特点。
A.配套性B.发展性C.层次性D.协调性E.稳定性57. (ABCD )是行政责任的主要构成要件。
A.行为违法B.行为有危害后果C.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行为者有过错E.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不存在因果关系58. 环境依据其功能的不同分为(CD )。
A自然环境B人工环境C生活环境D生态环境E原生环境59.我国《草原法》所称草原包括(DE )。
A草皮B草坡 C 滩涂D草山E草地60.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经历了(ABC )三个阶段。
A创建B恢复C快速发展D挫折E缓慢发展61. (CDE )是环境影响评价具有的特点。
A多变性B稳定性C预测性D客观性E综合性62. 海洋环境污染损害具有(ABCDE )特点。
A污染源多B分布广泛C危害后果严重D扩散范围大E可与环境隔离63. (ABCDE)和开除是对国家公务员进行行政处分的主要形式。
A警告B记过C记大过D撤职E降级64. 按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可以将其划分为(ABC )。
A核心区B缓冲区C实验区D参观区E游览区65. (ABC )是按照环境噪声产生的机理进行划分。
A机械噪声B气体动力噪声C电磁性噪声D工业噪声E社会生活噪声66.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和管理及使用。
A征收标准B征收对象C征收范围D征收方式E征收数量67. (ABCD )是行政责任的主要构成要件。
A行为违法B行为有危害后果C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行为者有过错E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不存在因果关系68.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一般都具有(BE )蔓延性等特点。
A预见性B突发性 C 可测性 D 不可预见性E危害性极大69. 环境保护法的主体涉及(ABC )等。
A国家B国家机关C社会团体D企事业单位E公民个人70. (ABC )是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
A有限性B不可再生性C分布不均匀性D可与环境隔离性E可再生性71. (ABC )是土地调查包括的主要内容。
A土地权属调查B土地利用形状调查C土地条件调查D土地统计调查E土地面积调查72. (ABC )的制度是“三同时”制度中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必须依法执行的。
A设计B施工C投产使用D规划E评价73. 按照风景名胜区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分为(BCD )。
A村级B市级C省级D国家级 E 镇级74. (ABC )是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形式。
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行政处分E刑事制裁75. (ABCD )是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
A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B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制度C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制度D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重点防治制度76. 行政处分的程序包括立案(ABCDE )阶段。
A调查B申辩C报批D决定E备案77. (ACDE )是环境标准体系构成所具有的特点。
A配套性B稳定性C层次性D协调性E发展性三、判断题78. 环境依据其形成的要素不同进行划分,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