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作文

浅谈小学作文

浅谈小学作文摘要: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发散作文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是语文老师一个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学生心理学角度和实际教学角度,对学生心理变化、作文教学方法这两方面进行论述。

从而建立高效、人性化的作文教学,使学生能从写作中体会到快乐和成长。

关键词:心理;积累;观察;阅读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更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作文是一种感知,也是一种技巧。

作文的好坏取决于三方面,那就是生活、思考、技巧。

生活是基础,思考是灵魂。

技巧是关键,三者缺一不可。

写作技巧并不神秘,但要用得妙,用得巧。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所看、所听、所想这些生活体验的内容用合适的文字表达出来。

所以可以说作文也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让心中快乐,忧伤等各种情感寄托于流淌的文字中。

在这里情感得到表达、得到升华。

可以说作文的好坏关乎语文教学的成败。

笔者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后和自己的教学验浅谈一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体会。

作文要写好,关键得从低年级抓取。

低年级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作文的基础,要从方方面面进行有条不紊的训练。

从一年级听说练习到三年级的小作文练习、仿写训练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小学的作文训练要从低年级开始抓起。

一、低年级写作心理分析(一)培养作文兴趣作文是客观世界在一个人内心的主观反应、表达、情感体验。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对作文有了兴趣,人才能对内心的表达始终处于主动,在低年级时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这样才能对写作的兴趣长期持续下去,并且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学生作文质量才能有本质的提高。

(二)加强书面语的训练一些关点认为低年级的小学生是识字阶段,难于进行教学作文,写作是高年级的事。

其实在客观方面低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基础,能恰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也能听懂讽刺和一些语气比较强烈的话语。

但写作的训练不是口语的训练而是书面语的训练。

写作文就要运用成人语言(口头和文字)按逻辑要求,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后,转化为自己的书面语言的复杂过程。

与口头语简缩、不太严格的逻辑性有很大的不同。

从主观方面来说低年纪学生内部语言的发展还不充分,知识经验也很缺乏,掌握词汇还不多,思维的形象性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还不善于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

这就决定了他们还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命题作文[1]。

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口头造句,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等基础训练。

因此,教师要掌握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重视儿童口头叙述的训练,为他们将来的作文训练打下基础。

二、低年级的作文训练(一)一年级作文训练1.积累词语,加强句子的训练一年级首要任务应加强词的积累和运用,等学生掌握了字、词这些语素后。

那接下来就是加强句子的训练。

听写学过的词语、句子、文章,老师摘抄的句子和文章等。

听写训练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是常态天天进行。

这是作文的基本功。

句子运用表达熟练,那么,写作时就能顺畅地表达人物、自然的外貌、天气现象和事物的特征。

2.加强句子训练,培养句感那么如何抓住一年级的作文—句子训练。

①初读感知句意由于课文都有注音,老师不必领读全文,可先让学生试读。

②引导分析句式读完后要引导学生思维一段话有几句话,巩固“句”的概念。

找到一句话是写的“谁”,再看写“谁”在“干什么”,其是就是缩句的训练。

训练学生抓住主干,构建句子的概念。

③感情朗读理解句意。

重点训练句子中的停顿。

这是对词语的连续发展。

④造句、消化运用。

⑤背诵。

背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让学生规范的学习书面语。

有利于提高学生形象语言的兴趣。

然后就是加强看图写话。

培养学生精细的观察力,多向思维力,丰富现象力。

尤其多看图写话。

一年级加强了这些训练,到高年级作文训练就不难了。

(二)年级作文训练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摘抄优美句子、篇段,这样做不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展学生的阅读面,而且能为说话、写话积累素材。

二年级除了加强句子训练,那就是作文中的段落训练,用句子组段落。

也就是写一段话的训练。

训练类别:一是看图写话。

进行看图写话和说话的训练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启发引导时做好看、说、写三个环节。

每个环节依次进行。

故事情节,只要求条理清楚则行;二是编写童话故事。

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只要求写一段,简单明白就行了;三是加强用词语编成一段话的训练;四是写自己想说的事,生活中的快乐、成功、喜悦等;五是写自然景物、大气现象等;六是写建筑物……我想抓紧段落的训练,为三年级开篇作文打下基础。

(三)年纪作文训练。

1.三年纪开篇作文犹如盖房子,搭架子把一篇文章的开头、过渡、内容。

结尾巧妙地组织起来,就成为一篇文章了。

怎样安排一篇文章呢?开头要把写人开头,记事开头,写景开头,拟物开头练熟悉。

写人物开头,写清人物外貌特点、性格、爱好就行了。

在开头必须写清楚自然环境美,气候好,给人活动的一种舒畅高兴的心理活动。

开门见山,总写中心,以下分而祥写。

文章的头开得好,会给读者好的感觉,引起读者详读下文的兴趣。

学会写中心内容,中心内容就是文章的材料,材料就是文章的重点内容,内容应详写。

结尾写得好的文章,结尾有自然结尾,有归纳结尾,有归纳中心思想结尾,有抒发作者情感结尾,有留给读者悬念的结尾。

三年级的作文架子就这样分之而达成了。

学生必须掌握写作架子,接下来就是多写多练。

达到熟能生巧了2.多写多练熟能生巧。

结合阅读教学开展小作文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紧扣文章重点段落的训练,这样既练习了作文,又使学生对课文重点段落的结构有较深的认识。

②紧扣文章的重点词句的训练。

③围绕文章中人物的小作文训练,为以后写人打下基础。

④对文章的特定场景的训练,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⑤该写或扩写诗歌。

通过把诗歌高度简缩语言的扩写、改写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⑥扩写、改写童话故事的结局。

或者编写童话故事,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阅读面,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⑦校园实物的描写。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总之三年级的作文训练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一个转折点。

三年级作文训练也不是单纯教会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描写,而应该教会学生关注内心,表达情感。

进而为更高年级作文抒情,议论奠定基础。

三、中高年级写作心理分析低年级学生在写作文时,很大程度上是描写或记叙人物的外貌或叙述一件事物。

但到了中、高年级,在有效的训练下,他们的想象力有了进步。

事物不单纯再是重现、叙述,而是经过构思才形成的事物形象,其概括性和逻辑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文章的成熟首先是思想的成熟,然后才是语言的成熟在作文教学中大量背诵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来提高写作能力,是不提高写作水平的。

其原因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文只有沐浴在思想的光辉下,学生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妙笔生花。

(二)写作欠缺是对生活缺少仔细的观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文中往往表达幼稚、空洞,条理分布不清。

或者词不表意,牛头不对马嘴。

其根本的原因就是缺少对生活的主观认识,对生活的观察。

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正是由于其常见不能引起学生想听、想看、想表达。

总之对生活缺少观察,缺少发现美的眼光,从而就缺少了发现的美。

造成了文章材料的缺失。

所以观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学会有目地有计划的观察。

比如观察人物,要注意言谈举止、喜怒哀乐;观察事件,要了解事物的起因、经过、结果;观察社会现象,主要思考显现后的本质……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人性的光辉和人格的高尚;从一件看似很平凡的事物中去了解不平的意义;从平常景物中发现可寄托情感宣泄的事物,象征之意。

只有这样作文的素材才能源源不断,永远常新。

(三)重视阅读的训练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书[2]。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阅读能力的陪养和训练是培养作文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不断接受文化和书面语的熏陶才能下笔有神助。

培养审美情操,补全知识心理为作文储备大量知识。

(四)转被动的写为主动的写作文有主动作文与被动作文之分。

一般来说,主动作文,是学生出于自觉的要求,有材料可写,有情感而发,有感而发。

这好写,也容易写。

而被动作文,是学生没有写作的要求,感到无从下手,这就写不好了。

有的学生说:“作文太难了,写不来”还有的学生说:“要是考试没有作文那该多好啊!”这些都是被动作文的心理反映。

在高年纪的作文教学中要解决两个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

从心理角度来分析,作文教学过程是要解决学生从被动写作心理到主动心理的过程。

四、中高年纪作心训练(一)四年级作文训练1.学会写抒情,学会写过渡照应四年级的作文训练也就是在三年纪的写作基础上过渡照应,抒情议论了。

过渡照应也就是写了开头后,以下内容要写什么,必须要过渡照应。

才能引出主要内容来。

这样才能使文章连贯、结构严谨。

过渡照应怎么写?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过渡,也可以用一个句子来照应过渡,可以用一段话来过渡照应。

比如:写人物,主要内容是要刻画人物的个性、品质、品德、爱好等。

必须在过渡句中提出来,像桥梁一样把开头和主要内容巧妙连起来,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得结构紧凑、严密。

条理清楚,中心突出。

2.学会抒情,表达情感四年级应该学写抒情议论,也就是作者对以件事进行抒发情感。

对所写得以件事进行仪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比如:写人作文《我的妈妈》。

写妈妈的辛劳,善良的事例后,对妈妈的高尚的品质和爱进行高度的评价。

抒发自己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孝顺,对母亲的关怀,以母亲为荣,向母亲高尚的品质学习。

例如:某位同学这样写到:“一天早晨,我被炒菜声惊醒,我悄悄地下床,看见妈妈正在做饭,她的身影沐浴在晨曦之中,我走过去,妈妈回过头来,又朝我投来一瞥。

啊!妈妈的眼睛里有几丝血丝,但仍然是清澈的,饱含着期望。

她对我说:“快拿碗拿筷子,吃饭。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这时,我不禁责备起自己来,你怎么不多想想妈妈的艰辛呢?她要工作,要忙家务,还要督促弟弟学习,而我还埋怨她,她的眼睛有些红丝而且抑郁,这时,我拿起饭碗……心想:我今后一定要使妈妈的眼神永远开朗,永远含着笑意”这样的句子就属于抒情了。

古代诗歌是最好的抒情范本,例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亡国之君李后主,面对“春花秋月”只能潸然落泪;“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谪贬官吏苏学士,作《蝶恋花》排遣郁闷,侍女朝云姑娘唱至“枝上柳绵”二句时,泪流满襟。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等等抒情的诗歌,四年级的学生完全能接受。

老师只有适时点拨示范,使“之”上路。

(二)五年级作文训练1.学会高于生活的观察在五年级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引导学生对周围一切细心观察,还要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