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模板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模板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编制人:日期:目录1 编制依据2 工程概况2.1工程建设概况2.2建筑设计概况2.3建筑结构概况2.4机电及设备安装概况2.5 工程施工条件3 施工部署3.1 项目管理组织3.2 项目管理目标3.3 各项资源安排3.4施工流水段划分及施工工艺流程3.5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3.6 新技术应用计划4 施工进度计划5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5.1 施工准备计划5.2 资源配置计划6 主要施工方案(不限于下列内容)6.1 测量过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2桩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3基坑支护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4钢筋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5模板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6混凝土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7脚手架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8二次结构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9装饰装修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10防水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11机电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12节能工程施工技术措施6.13 季节性施工措施6.14 临时用电工程施工方案6.15 临时用水工程施工方案7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8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8.1 资源利用管理计划8.1.1 资源利用管理目标8.1.2 资源利用管理机构和职责分工8.1.3 资源节约及利用计划及保证措施8.1.4 资源利用管理制度8.2 环境管理计划8.2.1 环境管理目标8.2.2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8.2.3 辨识重大环境因素8.2.4 环境保护资源配置计划8.2.5 环境管理制度8.2.6 施工环境保证措施9 进度管理计划9.1 确定施工进度控制点9.2 施工进度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9.3 进度管理措施10 质量管理计划10.1 工程施工质量目标及其目标分解10.2 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10.3 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10.4 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点10.5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10.6 质量保证措施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1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11.2 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11.3 职业健康安全重大危险源11.4 职业健康安全资源配置计划11.5 专项施工安全方案编制计划11.6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1.7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12 成本管理计划12.1 施工成本目标及其成本目标分解12.2 现场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12.3 施工成本控制措施12.4 风险控制措施13 成品保护计划13.1 成品和设备保护的组织机构与职责13.2 成品和设备保护的管理制度13.3 成品和设备保护措施14 信息化施工管理计划(以下各章可根据项目管理情况确定是否需要)15 施工平面布置管理计划16 防火保安管理计划17 合同管理计划18 。

1 编制依据2 工程概况2.1 工程建设概况2.2 建筑设计概况图2.2-1 建筑总平面图图2.2-2 剖面图2.3 建筑结构概况2.4 机电及设备安装概况2.5 工程施工条件3 施工部署3.1 项目管理组织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注意:组织机构可设置矩阵式机构图,以上可参考,但切忌照抄。

2 项目管理人员及职责权限经 理:× ×各专业工长计划员财务资金部物资设备部合约计划部安全管理部技术部工程部土建经理:× ×项目总工:×××安装经理:××项目经理:×××经 理:×××专业工程师资料员试验员测量员经 理:×××各安全员经 理:×××预算员成本核算经 理:×××材料员设备管理员经 理:×××出纳员会计经 理:×××各质检员质量管理部土方专业队防水专业队土建专业队机电专业队装饰专业队幕墙专业队钢结构专业队预应力专业队领导层管理层作业层3.2 项目管理目标1)劳务资源安排一览表2)分包方式一般有:包工包料、劳务、包工及部分材料、其他,在此可进行选择。

3)分包商选择方式一般有:公司选定、业主直接分包、业主指定分包、项目选择公司批准、业主项目共同选定、其他,在此可进行选择。

4 )建设工期应与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对应一致。

2 工程用大宗物资供应安排一览表3 大型机械设备采购供应安排一览表4 施工周转工具采购供应安排一览表3.4 施工流水段划分及施工工艺流程1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提示:1)根据工期目标、设计和资源状况,合理地进行流水段的划分,流水段划分应分基础阶段、主体阶段和装饰装修阶段三个阶段,并应分别附流水段划分的平面图。

2)施工段划分应科学、合理,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1)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0%~15%;(2)每个施工段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以保证相应数量的工人、主导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3)施工段的界限应尽可能与结构界限(如沉降缝、伸缩缝等)相吻合,或设在对建筑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部位,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4)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的要求。

施工段数目过多,会降低施工速度,延长工期;施工段过少,不利于充分利用工作面,可能造成窝工;(5)对于多层建筑物、构筑物或需要分层施工的工程,应既分施工段,又分施工层。

2 施工总流程提示:根据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情况以及工期、施工季节等因素,确定单位工程施工总流程,并应有工艺总流程图。

在工艺总流程基础上,可对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细化确定分流程图。

总流程图中应包括各分部分项和关键工序,同时还应与流水段划分结合起来,既能体现前后工序顺序,又能体现各流水段之间的顺序。

3.5 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1 组织管理重点分析及应对措施2 施工技术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3.6 新技术应用计划研发技术。

4 施工进度计划计划××年××月××日开工,××年××月××日全部竣工,总工期××日历日。

详见网络进度计划。

提示:1)尽量采用网络进度计划,能够体现各单体工程以及重要设施进场等之间的顺序关系。

网络进度计划中的各分段、分项施工顺序应与施工部署中的流程图对应一致。

2)若本施组为群体工程中某单体工程施组时,该进度计划应符合总进度计划的安排。

是在总进度计划指导下的一个细化的施工进度计划。

4)进度计划表中,应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如分段流水说明等。

5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5.1 施工准备计划1 技术准备1)技术文件准备计划一览表准图集等。

规范、标准等对于工程管理人员来说也是一种必备工具,因此应根据工作需求为项目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配备。

2)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表雨季和高温季节)、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强的项目(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规定)、规范标准规定、地方、业主规定需要编制的项目等。

2)审批览填写该施组或方案需要由哪级管理机构负责审批。

3)施工试验检验计划表过程的试验检验包括但不限于:屋面淋水试验、地下室防水效果检验、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试验、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抽气(风)道检验、幕墙及外窗气密性水密性耐风压检测、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节能保温测试以及室内环境检测等。

4)机电安装工程试验、检测及调试计划表压力试验、卫生器具满水试验、消防管道燃汽管道压力试验、排水干管通球试验、照明全负荷试验、大型灯具牢固性试验、避雷接地电阻测试、线路插座开关接地检验、通风空调系统试运行、风量温度测试、制冷机组试运行调试、电梯运行、电梯安全装置检测、系统试运行以及系统电源及接地检测等。

5)技术复核和隐蔽验收计划表6)样板制作计划表7)施工图深化设计(C类)计划表分布)、板块地面排板设计、吊顶深化设计(吊筋布置、龙骨布置、排板布置)、装饰墙面深化设计、机电安装综合图等等。

8)双优化实施计划2)若项目为群体工程的一个单体工程时,其优化计划在总设计中已有确定,单体施组中则不需要再编制;若无总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则需要本款内容。

3)项目应结合建设部十项新技术以及企业推广应用的新技术,对施工设计、各施工方案挖掘可优化点,达到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目的。

杜绝偷工减料形成的所谓优化。

9)班组技术交底计划10)工程技术资料收集计划2 施工现场准备计划加工棚、三大工具堆场,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等,应与施工平面布置图对应一致。

3 资金准备资金使用准备计划1)劳动力配置计划2)工程用原材料需要量计划3)工程用成品、半成品需要量计划4)生产工艺设备需要量计划5)工程施工主要周转材料配置计划6)施工机具配置计划7)测量设备配置计划设备、安全检测设备、进场材料计量用设备等。

如经纬仪、温度计、试模、靠尺、塞尺、接地电阻仪、力矩扳手、游标卡尺、磅秤等。

6 主要施工方案提示:1)对影响整个工程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特殊过程、关键过程、本工程的难点部分等,应确定其施工方法,明确原则性施工要求。

2)各项目如在“方案编制计划”中已考虑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时,在各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后面加“详细施工要求等详见××施工方案”。

6.1 测量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2 桩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3 基坑支护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含降水、支护、土方开挖)提示:本节编制应确定各边坡采取的支护形式,明确支护技术参数;土方开挖应明确采用什么机械,开挖流向并分段,分层开挖的深度,坡度和坡道设计,土方堆放地点,是否需要降水;降水施工应明确降水形式,采用什么降水设备,降水深度等;另外基坑工程施工应对其垂直、水平运输方案进行规定。

6.4 钢筋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提示:1)应确定钢筋加工形式、钢筋接头形式,钢筋的水平垂直运输方案等等,特殊部位(梁柱接头钢筋密集部位、与大型预埋件交叉部位等)钢筋安装方案;2)确定钢筋施工方案时,还应提出优化线材下料的要求,以节约钢材。

6.5 模板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提示:1)本节应确定各种构件采用何种材料的模板,配备数量,周转次数,模板的水平垂直运输方案,模板支、拆顺序,特殊部位的支模要点等;2)确定模板施工方案时,应尽量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材料,如铝合金、塑料、玻璃钢和其他可再生材质的大模板和钢框镶边模板,提高模板周转率;方案中应明确模板运输方法,降低运输损耗率;水平承重模板应采用早拆体系,提高其周转率。

6.6 混凝土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1)本节应确定混凝土运输机械、配合比配制要求,混凝土施工缝位置,混凝土浇筑顺序,浇筑机械,并确定机械数量和机械布置位置,混凝土养护方法等;2)确定混凝土施工方案时,应采用预拌混凝土,配比设计中应提倡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和砂浆中的水泥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