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招考试题及参考答案2010-04-16 19:36小学教师招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小学教育学》《心理学教程》综合测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人的认识过程的核心是______。

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研究无意义音节的学习材料时发现: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呈现______的趋势。

3、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是______和______。

4、一般认为,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转折期,这个转折期的关键在______年级。

5、情感具有______和______两个功能。

6、在自我意识的心理成份中______是基础。

7、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有______和______。

8、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9、随着教育机会的逐步均等化,现代学制正由传统的模式向_________模式过渡。

10、教育目的对于教育活动具有导向、调控和_________功能。

11、课程的基本结构包括课程计划、_________、课本三部分。

12、课外活动在学习内容上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13、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是_________。

14、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_________。

15、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指标很多,其关键指标是_________。

16、1995年,我国政府颁布了_________,是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二、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20分)1、社会环境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2、人的个性的个别性(差异)首先是性格的差异。

()3、在典型的四种气质类型中、多血质是最优的气质类型。

()4、能力和技能都是指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5、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属于自己的心理状况的反映。

()6、幻想是一种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7、记忆是指人脑对经历过的客观事物形象的反映。

()8、一年级末的小学生、其辨别汉语声调和相近字音的水平可达成人。

()9、当我们赋予刺激物一定的特征后、人就会产生无意注意。

()10、人脑是整个机体活动的最高管理者和调节者。

()11、一线教师适合从事教育研究中的基础研究。

()12、根据我国教育评价现存的问题,现代教育评价应侧重于形成性评价。

()13、从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发展趋势看,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应侧重于缺陷矫正和早期干预。

()14、少先队以“先锋”命名,说明少先队组织是先进少年儿童的组织。

()15、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是对优生和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16、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对一堂课教学的进程进行的思考。

()17、启发性既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思想,又是一条教学原则。

()18、教学模式处于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间。

()19、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小学儿童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于学校教育的好坏。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品德2、个性3、学校文化4、课程四、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当神经系统具有强、平衡且灵活的特征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2、人的自我认识成份中,人感到比较困难的是()A、自我观察B、自我分析C、自我评价D、自我体验3、下面属于个性倾向性系统的心理成份是()A、世界观B、性格C、自我认识D、能力4、易受暗示的儿童是意志缺乏()品质的表现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5、儿童以事物的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来解释概念,表明儿童的概念水平处于()水平A、第一级B、第二级C、第三级D、第四级6、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是思维具有()的表现A、广阔性B、批判性C、灵活性D、敏捷性7、儿童保持材料时是以()为主A、听觉B、触觉C、运动觉D、视觉8、儿童常常不能正确辨认描绘在纸上堆积在一起的立方体数,是因为儿童的()知觉能力还不高。

A、大小B、形状C、方位D、空间9、人们常将置于玻璃杯中看起来弯曲的筷子感知成直的、这是知觉()性的表现。

A、选择B、整体C、理解 D、恒常10、研究者根据被试的作业了解其心理特点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测验法C、产品分析法D、自然实验法11、小学教育具有的基本特征是()A、基础性B、全面性C、民主性D、启蒙性12、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A、沟通B、控制C、激励D、情感交流13、就目前而言,课程是()的课程观更符合我国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A、知识B、活动C、经验D、学科14、教学活动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体现了()原则A、因材施教B、巩固性C、量力性D、系统性15、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问题发表看法的教学方法是()A、谈话法B、讨论法C、练习法D、实验法16、教师实施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布置和批改作业D、课外辅导17、课外活动的众多组织形式中,()活动是最基本的形式。

A、主题B、个人C、小组D、群众性18、教育测验中的学能测验是以测验的()为依据划分的测验。

A、目的B、内容C、规范程度D、解释结果的参照标准19、实施测验所得分数如果比较稳定和可靠,这是测验具有()的表现。

A、实用性B、信度C、效度D、难度20、《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是()(书籍)的问世。

A、《学记》B、《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五、简答(每题5分、共10分)1、请简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及其作用。

2、谈谈你对教学这一概念的理解。

六、实例分析(10分)下面是一位老师教学“笔”字的教学片段:老师拿着毛笔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是什么?”生答:“毛笔”。

师又问:“它的上半部分是什么?”生答:“竹子”。

“下半部分呢?”生答:“毛”。

老师说:“上面一个竹字,下面一个毛字,合起来就是笔字。

但是竹字作为字头,它的笔划有一定变化。

”老师边说边板书。

教完笔字的字型后,老师又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笔?”生答:“钢笔、铅笔、圆珠笔-----”这时,老师机智地举起了手中的粉笔。

生齐答:“粉笔”。

请分析在以上教学片段中,老师使用了哪些教学方法,体现了哪些教学原则?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思维2、先快后慢3、分析、综合4、四5、调节、信号交际6、自我认识7、遗传素质、生理成熟8、杜威 9、精英、大众10、评价 11、课程标准 12、开放性 13、了解和研究学生 14、助人自助15、学生发展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或《教育法》)二、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20分)1、√2、√3、×4、×5、×6、×7、×8、√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 19、√ 20、×三、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品德:(略)2、个性:(略)3、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成员在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4、课程: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四、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B2、C3、A4、A5、B6、C7、D8、B9、D 10、D11、B 12、A 13、C 14、D 15、B16、B 17、B 18、B 19、B 20、C五、简答(每题5分,共10分)1、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包括先天的遗传素质、生理成熟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遗传素质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的成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社会环境具有决定儿童心理发展方向、速度和水平的作用。

2、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教学是有明确任务的社会活动。

六、实例分析老师拿着毛笔问学生:“这是什么?”这一过程使用了谈话法,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老师问毛笔的组成部分后教“笔”字的字型,体现了启发性原则,使用了讲授法。

教完“笔”字的字型后问学生“还见过哪些笔?”这一过程使用了谈话法,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整个“笔”字的教学过程由直观的毛笔开始,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抽象的“笔”字字型,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庄子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是呀,春秋置换,日月交替,这从指尖悄然划过的时光,没有一点声响,没有一刻停留,仿佛眨眼的功夫,半生已过。

人活在世上,就像暂时寄宿于尘世,当生命的列车驶到终点,情愿也罢,不情愿也罢,微笑也罢,苦笑也罢,都不得不向生命挥手作别。

我们无法挽住时光的脚步,无法改变人生的宿命。

但我们可以拿起生活的画笔,把自己的人生涂抹成色彩靓丽的颜色。

生命如此短暂,岂容随意挥霍!只有在该辛勤耕耘的时候播洒汗水,一程风雨后,人生的筐篓里才能装满硕果。

就算是烟花划过天空,也要留下短暂的绚烂。

只有让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丰盈充实,才不枉来尘世走一遭。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一趟人生旅程,总该留下点儿什么!生活是柴米油盐的平淡,也是行色匆匆的奔波。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丝一缕物力维艰。

前行的路上,有风也有雨。

有时候,风雨扑面而来,打在脸上,很疼,可是,我们不能向生活低头认输,咬牙抹去脸上的雨水,还有泪水,甩开脚步,接着向前。

我们需要呈现最好的自己给世界,需要许诺最好的生活给家人。

所以,生活再累,不能后退。

即使生活赐予我们一杯不加糖的苦咖啡,皱一皱眉头,也要饮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