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中医健康教育
肺炎喘嗽健康教育 1(保持环境适宜室内空气要新鲜,室温应保持在,,?左右,湿度,,,左右。
可通过开窗换气、使用加湿器和
洒水等方法,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湿润。
2(维持足够入食量婴幼儿宜坚持母乳喂养。
呕吐、拒奶的
患儿,可静脉补充。
3(清洁皮肤发热、出汗明显的患儿,应及时更换内衣,衣
着要松软。
定期查看颈下、腋下、腹股沟、臀部等处,
温水擦洗,软布揩干,扑粉。
伴腹泻者,每次便后,洗
肛门,勤换尿布。
4(保持安静保证患儿足够的休息,使其精神愉快,减少不
必要的刺激。
5(勤拍背方法是手微弓,于患儿肩胛部位稍用力拍,以达
到震动的目的,促使痰咳出。
6(对呕吐患儿,要注意头侧位,以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
鼻塞的患儿,清除鼻道分泌物,可用棉棒、棉球蘸去。
鹅口疮
1、注意饮食卫生及患儿用品的清洁消毒。
2、、保持口腔卫生,喂奶前后喂开水清洁口腔、奶嘴,奶
瓶等洗洁后煮沸10分钟消毒。
3、介绍患儿、乳母的适宜饮食。
4、不要为小儿揩洗口腔,尤其发现“鹅口疮”时,可用1%龙胆紫溶液涂在患处,不要强行擦去,防止擦伤口腔黏膜;“马牙”切忌挑剔,以免引起感染。
5、勿滥用抗生素。
6、体弱病儿,注意增进营养,补充B族维生素。
长期应用抗生素或激素者,最好逐渐停用,改用其他药物。
疳证
1、让患儿家属了解本病的知识,纠正患儿偏食、吃零食和饮食不节的不良习惯。
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补充患儿在生长发育中所需之营养物质。
3、指导患儿饮食及用品的清洁消毒方法。
4、纠正患儿咬牙吮指、揉眉挖鼻的不良习惯。
5、多接触阳光,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注意皮肤清洁与食物卫生。
治疗期间,必须忌食过硬、过香、过于油腻及油炸食物,不食生冷之物。
泄泻病人的健康教育
泄泻是指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使脾失健运,传导失司所致。
以大便次数增多,便稀溏或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一般情况:
1、急性泄泻者,应卧床休息。
2、及时、准确地留取大便标本送检验。
3、具有传染性者,执行消化道隔离。
4、长期卧床者,应定时翻身,泄泻后清洁肛门。
二、学会自我观察病情:
1、观察大便的量、色、质、气味及次数,有无里急后重、粘液脓血等情况。
2、观察体温、口渴、饮水、尿量的多少和皮肤有无干燥情况。
3、泄泻严重、眼窝凹陷、口干舌燥、皮肤干枯无弹性、腹胀无力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4、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精神恍惚、四肢厥冷、尿少或无尿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三、药物的服法:
1、中药汤剂趁热服用,服后盖被静卧。
2、遵医嘱正确服药。
四、饮食知识:
1、注意饮食卫生、不过饱。
2、以清淡、易消化、无渣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为宜。
忌食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肠道湿热者饮食宜清淡爽口,忌食生热助湿之品。
4、食滞胃肠者,暂禁食,待好转后再给予软食。
5、脾气亏虚者,以清淡饮食为宜,可食健脾食物。
五、精神方面应给予关心和安慰:
1、慢性泄泻患者应给予精神安慰,消除疑虑。
2、忌恼怒,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
3、腹痛者,可作腹部热敷。
4、肛门灼热疼痛者,可用中药熏洗。
痫证
1 向家长宣传坚持正规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得随意停药和减量。
2 减少诱发因素,避免各种不良刺激。
3 讲解发作先兆及发作时的简单处理。
4 在发作未完全控制前,不宜单独外出、玩耍、游泳、登高、骑车等。
5 出院后定期复诊。
水肿
1注意保暖,积极预防感染。
2保持情绪稳定,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3如用激素,不可随意停药,遵医嘱坚持按计划用药。
4 注意安全,避免奔跑、打闹、摔伤,防止骨折。
5推荐适宜饮食,掌握饮食宜忌。
6定期门诊复查。
紫癜
1推荐适宜饮食,合理喂养,掌握饮食宜忌。
2 调节情绪,消除紧张及恐惧心理。
3 指导生活护理,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被。
汗出谨防风邪,拭汗勿用冷湿毛巾,避免受凉。
4 教会家属使用压迫止血的方法。
5 患儿在脾切除术后2年内,应定期随诊,遵医嘱用免疫增效剂,以增强抗感染能力。
6 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遗尿
1 安排合理作息时间,如养成午睡习惯、不过度疲劳、睡前排空膀恍等。
2 讲解本病知识,减轻心理负担。
3 积极预防和治疗引起遗尿的各种原发病。
4 多参加文体活动,保持良好心态。
惊风
1让患儿家属了解本病知识,学会预防抽搐和缓解抽搐的简单方法。
2 推荐合理饮食,注意饮食卫生。
3 指导患儿适时进行室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避免惊恐,防止惊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