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游记第二回读后感

西游记第二回读后感

西游记第二回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西游记第二回读后感(一)
本回开头一段:“(悟空被收下后)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

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
柴燃火,挑水运浆。

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

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


这段话,以往读时不过匆匆扫过,这次细细回味,不觉颇有收获。

但看菩提祖师收下悟空后,并没有立刻“授道”,而首先第一件,让
其学言语礼貌,学言语这倒不难理解,总要先做到顺利沟通吧,而学
礼貌,大而言之,可见古人学习先学做人,这从孔子提出的“六艺”
中就可以看到;小而言之,这实际也是一种沟通,要想和人打交道,
首先要有礼貌。

可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却越来越忽视这一点,别说有的学生之间有时候脏话连篇,就是对老师说话,少数学生也是丝毫没
有敬意,我就不止一次看到或者听到学生对老师以恶劣的态度说话。


是平心而论,这种结果是谁造成的?一方面,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
生子女,和大人“横”惯了;另一方面,现在的社会和许多家长都不重
视这些方面的教育,只要你成绩好,让我干什么,哪怕叫你亲爹亲妈都
没问题。

但是到了将来走向社会,你就会发现,如果不懂“礼仪”,可
谓寸步难行,又要通过无数次碰壁补上这一课。

西方人就很重视这一点,吃西餐的种种礼仪可谓名目繁杂,而信徒们吃饭前的祷告,即使只是
一种形式,日久天长,也必然会对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
用。

接着往下看,悟空所做之事,除了讲经论道这一正式功课外,还
要习字、焚香,这两件事,在我看来都是雅事,这还不算,接下来,
还要做扫地、锄草、烧火、挑水等园丁和杂役的工作。

也就是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且一干就干了六七年。

也就是说,在正式学“道”之前,悟空干了六七年“无谓”的工作。

我不禁想到,如果菩
提祖师收的是现在的学生,即使空有一肚子“道”,也教不出一个孙
悟空。

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能急于求
成,尤其是学差生,我们更要耐心辅导,有句俗语“慢工出细活”,
教人亦如此。

看起来悟空这六七年什么也没学到,但实际上,他无时
无刻不在学“道”。

所以,在七年后,悟空终能识得妙音,才得到真
传。

西游记第二回读后感(二)
这一回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孙悟空在菩提祖师身边学习了7 年,终于学会了长生之法,主要是72 般变化和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然后被祖师宣布毕业了。

离家20 年后的猴王以孙悟空的身份重新回到了花果山家乡,又喝到了海南特产椰子酒,之后每次悟空因各种原因回到花果山的时候,必叫小猴们上椰子酒,这也是强调人家作者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

回到家之后,悟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猴王。

海瑞35 岁前后的求学经历从本回内容大致可以看出来了,外出
求学 20 年,学了 10 年心学,考中了举人,但没有考中进士,所以又
回到了海南。

举人老爷是了不起的,在乡下就算是绝对的名人了。

40岁时候海瑞被海南承宣布政使司(等于现代省级最高行政长官)
指派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教谕(中国古代的正式教师)。

和王守仁、徐阶、张居正、高拱比这可以算是大器晚成了。

海瑞学习心学的主要
内容是什么呢?那就是所谓的长生之术,果然海瑞的寿命还算是比较
长的,不过比严嵩差的远。

西游记第二回读后感(三)
读完第二章后,我的感触有如下几点: 1)为了自己树立的明确目
标要坚持不懈; 2)要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中寻找到自己
的目标,然后再去努力; 3)知恩图报,尊师重道是人之根本。

孙悟空为了能“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漂洋过海,登
界游方十数个年头,其中所吃之苦自不必说。

任何事情若想成功不
付出辛苦是万万不行的,这自是世人皆知的,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目
标也会有所努力的。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着众多的艰难与诱- 惑,能始终坚持自己最初的目标不放弃,始终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的却极
为稀少。

也就是所谓的圣人立长志,凡人常立志。

孙悟空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长生不老,躲过阎君之难”,他
也是一如继往的向着他的目标努力。

在求仙过程中,他开始访了无数
的地方都没有访到仙家,如果他中途放弃或者改个目标,学写武术就
算了,也就不会最终学得仙道。

就在他拜了菩提祖师为师后,祖师问
他要学什么道时,他也是非能长生者不学,甚至不惜惹怒师傅。

孙悟
空可以坚持自己的志向不妥协,可以为了自己的志向奋斗终身,他的
执着是众人所不能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另外,凡事除了努力外还要有这方面的天赋。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事情是你倾其所有都做不成的。

天赋其实是个很神奇
的东西,无色无味无形却又实实在在存在。

有些人轻轻松松可以取得
很好的成绩,而有些人费尽力气也不过表现平平。

孙悟空在学道过程中,因非长生者不学而惹怒师傅,师傅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

若不是孙悟空有此悟性,知道师傅是让他三更从后
门进入,秘处传他道法,他也学不成如此仙道。

做人一定要尊师重道。

孙悟空虽然性格乖戾,不服管束,但对自
己的师傅尊重有加,师傅睡时不敢惊动,师傅传道叩头礼拜,就连师
傅赶他走时也是无奈拜辞。

人应该懂得知恩图报,懂得尊师重道。

我希望能从每章的西游记中品味出一些人生哲理,这样它能对我
今后的工作、生活有所激励,能使我的心平静下来去做好每一件事。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