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章《货币与信用》习题及答案

第1、2章《货币与信用》习题及答案

第一、二章货币与信用一、本章重点1.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3.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涉及货币本位、货币单位、货币发行与流通、货币准备与管理等内容的制度。

4.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对价值的借贷行为,体现为经济上的债权债务关系。

5.从信用的主体看,信用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从信用的用途看,还包括消费信用。

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的产生与_______直接相关。

A.人类的进化B.社会的进化C.商品的交换D.财富的积累2.货币在发挥_______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3.“劣币驱良币”现象发生于_______制度。

A.银本位B.金本位C.金银复本位D.纸币本位4.一种商品的价值要求由许多不同商品来表现的现象属于_______。

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5.在前资本主义时期,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态是_______。

A.纸币B.银行券C.金属条块或金属铸币D.银行票据6.企业之间的货币支付基本用_______方式进行。

A.现金B.挂账C.信用卡D.转账7.典型的金本位制是_______。

A.金银复本位制B.金币本位制C.金块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8.目前世界各国都实行_______。

A.金本位制B.黄金准备制C.外汇准备制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9.货币在发挥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_______。

A.观念的货币B.现实的货币C.足值的货币D.货币符号10.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是_______。

A.金属货币B.货币符号C.本位币D.辅币11.下述行为中,哪个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_______。

A.分期付款购房B.饭馆就餐付账C.交纳房租水电费D.企业发放职工工资12. 下述行为中,哪个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_______。

A.企业纳税B.超市购物C.买票逛公园D.医院挂号看病13.现代信用是指_______。

A.商品买卖B.商品借贷C.货币买卖D. 货币借贷14.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主动借钱负债说明_______。

A.穷困潦倒,难以度日B.很不光彩C.有较高的信誉D.有市场经济意识15.现代信用体系的基础是_______。

A.银行信用B.商业信用C.消费信用D. 国家信用16.在商业信用关系中,提供信用的方向一般是_______。

A.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B.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C.企业之间相互提供D.实力强的企业向实力弱的企业17.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充当的角色是_______。

A.债权人B.债务人C.债权人兼债务人D.既非债权人也非债务人18.信用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

A.偿还性B.期限性C.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D.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19.直接为企业的生产流通服务,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_______。

A.国际信用B. 国家信用C.银行信用D. 商业信用20.我国信用的主体是_______。

A.银行信用B.商业信用C. 国家信用D. 消费信用21.消费信用的对象通常是_______。

A.个人B.企业C.单位D. 政府22.国家信用主要指_______。

A.对国外负债B.对国内负债C.国家负债D. 国家投资23.在我国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的“三角债”状况,本质上属于_______。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二、多项选择题1.人民币是_______。

A.纸制的信用货币B.货币的符号或代表C.起一般等价物作用D.我国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E.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2.货币的职能有_______。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E.交换手段3.从货币的职能上定义货币,哪两种职能的统一就是货币?_______。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E.世界货币4.信用货币作为货币发挥职能必须具备的条件有_______。

A.国家法令强制流通B.中央银行合理控制其供给量C.为社会所广泛接受D.无人反对E.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稳定5.货币制度的内容包括_______。

A.货币金属B.货币单位C.货币的发行与流通D.准备制度E.货币发行主体6.下列关于本位货币的阐述正确的有_______。

A.是一国的基本通货B.是一国的唯一通货C.可以自由铸造D.具有无限法偿能力E.是足值的货币7.目前,货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_______。

A.贵金属B.现金C.银行存款D.股票E.金融债券8.下述行为,哪些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_______。

A.商品标价B.企业亏损额C.公务员工资标准D.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E.国家税收总额9.下述行为,哪些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_______。

A.超市购物B.饭馆就餐付账C.企业缴纳税款D.买票逛公园E.买卖股票10.下述行为,哪些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_______。

A.分期付款购房B. 交纳房租水电费C.居民去银行办理存款D.企业发放职工工资E.预售火车票11.信用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

A.所有权转移B.使用权让渡C.到期偿还本金D.支付利息E.债权债务关系12.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有_______。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企业信用E.消费信用13.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充当着下述角色。

_______A.债权人B.债务人C.中介人D.资金所有者E.资金使用者14.目前我国消费信用所涉及的消费内容主要有_______。

A.住房B.汽车C.耐用消费品D.旅游E.医疗药品15.信用货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纸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16.从融资方式的角度讲,商业信用是直接融资,银行信用是______,国家信用是________。

A.直接融资B.间接融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17. 与普通股股东相比,拥有优先股股票的股东具有如下的优先权利()。

A.优先认股权 B.固定的股息收益 C.经营参与权D.剩余财产优先分配权 E.随时转让权18.下列关于股票与债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股票的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债券的持有者是公司的债权人,二者的权利、义务不同。

B.股票与债券均是发行者的筹资手段,可以买卖转让。

C.股票与债券均需要到期还本。

D.股票股息是不固定的,而债券有固定的利息收入。

E.持有股票的风险比持有债券的风险小。

三、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 )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 )3.辅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 )4.根据格雷欣法则,银币必然取代金币。

( )5.各国的法定货币都可以在中国境内使用。

( )6.信用制度越发达,现金在货币流通中的比重越小,存款通货的比重越大。

( )7.在金银复本位制下,会产生劣币驱良币现象。

( )8.纸币可以流通,是国家法律赋予的能力。

( )9.信用关系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 )10.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发生商品交易时提供的信用。

( )11.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都是银行信用。

( )12.在发行国债中,政府是债务人,企业个人是债权人。

( )13.商业信用是直接融资,银行信用是间接融资。

( )四、名词解释1.货币2.货币制度3.无限法偿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5.信用6.格雷欣法则五、简答题1.什么是货币的本质特征?它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主要功能?2.什么是货币制度?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3. 简答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六、论述题1.“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币”的论断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是否正确?为什么?这一论断有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