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椎间孔镜的操作要点

椎间孔镜的操作要点

对于椎间孔镜初学者的操作技巧及要点:(仅供参考)
一.首先了解器械的构成,一套完整的椎间孔镜系统,由椎间孔镜主镜、医用监视器、摄像机、冷光源,双极射频,光学接口及镜头和专业器械组成。

(另外还可选配臭氧治疗仪、低温等离子、X光机)。

现主要介绍一下:(使用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手术的图像质量与治疗速度)
1.*摄像机的使用,摄像机上都有白平衡按钮,用于调节图像的色彩饱和度的,不同的摄像机色彩饱和度不同。

对于手术区域组织的辨别有很大的作用,还有亮度增益按钮,主要对手术中图像出现反光的亮度增减调节。

2.*冷光源的使用,冷光源分为疝气光源及LED光源之分。

主要是给手术视野提供足够的光亮,使手术视野更清晰,有亮度调节按钮(旋钮),可以根据情况调节使用。

3.*光学接口及镜头,主要用于连接主镜,并有调节图像大小及清晰度的作用。

4.*双极射频主要用于术中止血及消融用。

5.*臭氧在手术中的作用,利用臭氧的强氧化作用盘内固锁液状髓核、盘外消除N根水肿、粘连及无菌性炎症,有效预防术后感染。

6.*x光机主要应用在术前、术中,起到引导、定位的作用。

在手术引导时,假如出现正侧位不在同一平面或椎间盘时,(正位
进入椎间盘、侧位在盘外)有可能是进针角度过小所造成的(以矢状线为基准线)反之则角度过大引起。

临床要仔细观察处理。

7.*低温等离子作用与双极射频作用大致相同。

二.要强调的是镜感,就是对镜子的感觉,对手术视野方向的分辨起到定位性作用,直接影响治疗的时间及疗效。

(重点)
1.*光学接口及镜头的使用方向及技巧,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有时需要调整或旋转镜头,调整后要注意一下镜头的方向,否则手术视野反应在监视器上会出现倒置、翻转、镜像等假象,造成视觉上的差异。

一定要注意哦。

2.*主镜的选择及使用技巧
一般主镜有0°和30°的。

在做治疗之前,一定要先看一下主镜的角度。

这样可以在术中能准确地找到治疗部位。

0°的主镜看到的图像是工作套管正前方的手术图像,比较直观。

30°的主镜看到的图像是工作套管倾角面及前方的图像。

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明明看到了突出,但是用钳子怎么也取不到,这就是原因。

3.*工作套管的旋转及使用技巧,
①工作套管的方向性,在工作套管上与旋转手柄相对应的一面,为带有倾角的视野面,此面就是我们在监视器上看到的图像区域。

②操作及旋转,在后路穿刺的过程中,工作套管倾角的最前端应紧贴着关节突的内侧缘,缓慢进入椎管,进入椎管后应逆时针旋转工作套管,使之倾角面对着外侧的关节突,这样可以安全的保
护硬膜囊,避免术中损伤硬膜囊。

后外侧路穿刺时工作套管倾角面的最前端应尽量贴近下一个椎体的上关节面,倾角面应对着上位椎体的下关节面方向,在需要旋转时,应逆时针旋转,可有效预防旋转工作套管时,发生神经分支与椎体、小关节突、套管之间的卡压引起的疼痛症状。

4.*双频电极的使用方法及技巧,在使用之前应先掌握电极的弧度及弯曲治疗点,弯曲治疗点在手柄的对侧,在使用时应熟练掌握。

5.*最后还要留意带角度的髓核钳的角度及方向性。

一般都在手柄的对侧面是髓核钳的钳部。

希望以上这些能帮助初学者,使之快速掌握掌握此项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