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医外科学-跛行诊断精品PPT课件

兽医外科学-跛行诊断精品PPT课件

3、麻痹性跛行,四肢神经麻痹所致; • 4、非四肢病跛行,如破伤风、牛流感、马传贫、
猪丹毒、犬瘟热、布病、口蹄疫、水泡病、骨软 症、VD缺乏、慢性氟中毒、乳房炎、产褥热、产 后瘫痪、伊氏锥虫、姜片吸虫病等均产生症候性 跛行,即四肢发生机能障碍而少有器质性改变, 跛行随原发病消失而消失。
5
跛行的种类和程度
面支柱阶段才能完成。蹄从离开地面到重新到达 地面所经过的距离,为该肢所走的一步,这一步 被对侧肢的蹄印分为前后两个半步,在对侧肢蹄 印前方的叫前半步,在对侧肢蹄印后方的叫后半 步。健康动物的前后两个半步的距离是相等的。 当肢蹄患病时,患肢步幅虽无变化,但这一步幅 的前后两个半步在比例上发生了明显改变,若前 半步缩短,则称之为前方短步,若后半步缩短, 则称之为后方短步。
• 3、混合跛∶其特征是兼有悬跛和支跛的某些症状。支悬 跛症状交替出现或以某一为主,有悬混跛和支混跛。多 见于患肢上部的骨关节病及某些骨膜炎、肌炎、滑膜囊 炎等,
9
10
跛行的种类和程度
• ㈢按某些特有症状分类∶1、粘着步样:
两前肢或两后肢或四肢同时发病时出
现运步缓慢、强拘、短步;如破伤风、
急性肌风湿等。2、紧张步样:亦为多
呈三肢跳跃前进。
12
五、跛行诊断法
• 由于引起跛行的原因很多且动物不可诉说, 故诊断跛行复杂繁难,应做到1、多方收集 相关信息;2、按一定方法和顺序仔细检查; 3、局部与全身结合;4、综合分析、推理 判断。
• 一、问诊∶1、了解饲养管理和使役情况; 2、问清病因病史和发病经过;3、群体表 现和个体反应;4、全身状况和局部症状; 5、畜主的个人意见等。
肢发病,表现急促短步;多为蹄病所
致。3、间歇性跛行:表现为突然发生,
突然消失,反复发作;多发于关节石
(游离于关节腔内的软骨、碎骨粒或
纤维素凝块)呈典型支跛,习惯性膝
盖骨脱位呈典型悬跛,及髂动脉或股
动脉血栓,如马圆虫病。4、鸡跛:患
肢高度举扬,膝、跗关节高度屈曲,
空中停留片刻后突然着地,如鸡走路
样子。多见于胫神经麻痹和趾长伸肌
7
8
跛行的种类和程度
• 1、悬跛∶其特征为A、抬不高迈不远,敢踏不敢抬;B、 运步缓慢;C、前方短步。其病变部位多在腕(跗)关 节的上部,多由上部肌肉病、关节伸屈肌及其附件异常 时出现;概括为“敢踏不敢抬,病痛在胸怀(病痛上段 呆)”
• 2、支跛∶其特征为A、减少负重并表现特殊肢势,如前 踏、后踏、外展、频换等;B、后方短步;C、系步直立; D、蹄音低蹄迹浅。其病变部位多在腕(跗)关节以下, 多发生于骨、蹄、下部关节及肌腱韧带等病变时;概括 为“敢抬不敢踏,病痛在腕(跗)下。”
• 1、大体结构∶四肢上部为运动器官,以发达肌群 连接躯体,产生动力推动躯体前进;四肢下部为 支持器官,以骨、关节、腱和韧带为主,支撑体 重,协调运动。
• 2、组织器官∶1、肌肉及腱,上部多为肌纤维丰 富的扁平板状肌作主要动力来源,下部多为圆柱 或纺锤形多含腱质肌以带动关节协调运动。关节 前方为伸肌后方为屈肌;2、筋膜,四肢筋膜发达, 深筋膜包裹肌束且伸入肌间形成腱束;3、骨分长
跛行诊断
• 概念∶跛行是动物肢蹄或临近部位发生结构性或 功能性障碍引起的肢势异常或步态异常的总称。 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肢蹄及某些疾病的 一种临床症状。
• 引起跛行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四肢的骨、关节、 肌肉、神经、韧带、腱、粘液囊及蹄的各种损伤 和炎症。此外,也可能由其它一些外科病(脊椎 畸形压迫神经)、内科病(营养代谢病)、产科 病、传染病、寄生虫病所引起。
骨和短骨;4、关节和韧带;5、粘液囊和腱鞘, 起润滑和衬垫作用,减少摩擦,凡通过关节
处的腱均有鞘,鞘内有液; • 3、缓冲装置∶减弱来自地面的反冲力和振荡,减
少疲劳;如蹄叉肉垫、球节部、膝部或肩肘部关 节弯曲且前后肢方向相对。
3
四 肢 力 学 及 缓 冲 装 置
4
四、跛行的种类和程度
• ㈠按病因分类∶ • 1、疼痛性跛行; • 2、机械性跛行,四肢解剖结构发生器质性变化;
• ㈡按生理机能分类∶
• 1.悬跛--运步时在悬垂阶段的跛行; • 2.支跛--表现在支撑阶段的跛行; • 3.混合跛--在两阶段均表现机能障
碍的跛行。 运步过程∶ 1.悬垂阶段,离地-各关节按顺序 曲屈-曲屈反顺序伸展-着地; 2.支撑阶段,着地-负重-离地
6
跛行的种类和程度
• 蹄迹与跛行特征∶ • 四肢在前进运动中,必须经过空中悬垂阶段和地
1
跛行诊断
• 一、跛行诊断的目的∶1、鉴别跛行是由四 肢引起还是其它病因;2、确定患肢;3、 确定患部;4、判断跛行的种类和程度。
• 二、诊断跛行的基本条件∶1、了解四肢解 剖生理;2、熟悉当地四肢病特点;3、掌 握跛行诊断方法及技巧;4、熟记典型病例 及其典型症状;5、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2
三、动物四肢解剖生理特征
或趾外侧伸肌挛缩时,二者可用针刺
11
跛行的种类和程度
• ㈣按发病部位分为∶ • 蹄跛行、肩跛行、髋跛行等,临床上用于不能确
诊病名者。 • ㈤跛行的程度∶ • 1、轻度--能全蹄着地,但负重不确实,系部直立,
运步时症状较轻; • 2、中度--不能全蹄着地,呈异常肢势或步态,运
步时症状明显; • 3、重度--患肢蹄尖着地或悬垂,或拖行或直腿,
14
跛行诊断法--各种肢势
15
跛行诊断法--各种肢势
16
17
跛行诊断法--驻立视诊
• c、两前肢患病时,为减轻负重而重心后移,
呈抬头、患病时,重
心前移、低头、伸颈、两前肢后伸于腹下、
13
跛行诊断法--驻立视诊
• 二、视诊∶
• (一)驻立视诊∶1、目的∶确定患肢,发现可疑 患部;2、方法∶运动后的患畜应休息后再视诊, 在距其1m左右绕行一周有顺序地从前往后从蹄向 上细察各肢及躯体各部,注意两侧对比。3、内 容∶A、站立姿势,尤其是肢势;正常时两前肢 均匀负重,两后肢均匀负重或轮流负重。a、当一 前肢患病时,患肢呈前踏、后踏、内收或外展、 或腕关节弯曲、蹄尖着地、系部直立、负重不实; b、当一后肢患病时,患肢负重时间短、并有上 述异常肢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