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地球》MOOC课程介绍
课程中文名称:认识地球
课程英文名称:Understanding Earth
授课教师:徐士进
职称:教授
研究专长:地球科学、地球化学动力学、地质教育
所在院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
教师简介
徐士进,男,江苏南京人,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多媒体科学与教育中心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
研究方向为地球科学、地球化学动力学、地质过程计算机模拟、地质教育,编有《同位素与全球环境变化》专著及《地球科学》、《地球历史》、《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等电子教材。
课程基础
课程类型:大型网络公开通识课程
开课历史:2013年秋季第一学期面向南京大学全校文理本科生开设通识课,成绩合格可获得2个学分。
开课时间12周,选课人数300人。
课程目标及主要内容
地球既是宇宙间的一个天体,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对人类来说,地球既熟悉又陌生,人类一直在探求地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本课程着重介绍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生命的起源和历程、地球的物理化学结构、地球动力系统、地球表层系统、自然资源与人类文明、能源与地缘政治、地球历史中的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地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地球系统运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地球演化史的重大事件以及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学会以地球系统的概念看待今天的地球,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
教材及参考资源
《地球科学》电子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地球历史》电子教材,南京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0
《Earth》,Pearson Education,Inc.2005
教学大纲
第一章导论
介绍地球科学的概念、内容、历史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宇宙的起源
介绍宇宙、恒星、太阳系的演化以及地球的诞生等内容。
第三章地球的年龄
介绍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及其研究历史。
第四章地球内部结构
介绍地球的结构、物理性质以及地震波在地球构造研究方面的作用。
第五章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介绍20世纪60年代地学革命的主要成就,探讨板块运动对地球历史以及人类文明的影响。
第六章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回顾地球生命的历史,介绍和讨论生命起源、生命大爆炸和生物大灭绝等地球生命研究史上的重大课题。
第七章大气圈与表层系统
介绍地球大气圈的构造和性质,探讨大气圈能量传递、物质迁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第八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文明
介绍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以及隐藏在资源争夺表象之后的政治博
弈。
第九章全球变化与文明兴衰
结合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减排等热点问题,探讨地质历史上的全球变化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第十章自然灾害
介绍地震、滑坡、海啸等自然灾害,提醒人们要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课程预览地址
1、Chinamoocs首页搜索栏搜索“认识地球”即可。
2、直接访问:
/5c599626d237457faea420e3a1ba07fa/frontend.browseCourse.do
教学方式
以视频为主要授课模式,在教师讲授基础上,大量增加实景、动画等多媒体内容。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采用完全线上教学模式、开课期间将配备专门助教为学生服务, 及时更新课程讲座及各类相关资源;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反馈进行了解,对学生的提问、评论等进行监控,及时且准确的进行答疑回复;捕捉学生的知识关注热点,发起主题讨论,积极组织、引导和推动学生的线上讨论。
学习纪律控制
✓首轮视频讲座播放不可拖拽
✓完成上一章学习进度的80%方可以进入下一章学习
考核方法建议
✓进行结课考试条件:完成总课程学习进度80%+完成所有章节测试。
✓考核采用线上考试认证学分方式:线上学习时长20%,线上章节考试30%,线上结课考试50%。
综合得分>=60,获取学分。
说明:学校也可以自行设定考核方案,系统可配置如下考核项:平时成绩+结课考试成绩。
其中平时成绩可由学习时长、章节测试成绩组成,两项的所占的比例可以由学校进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