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书包(主题班会)

整理书包(主题班会)

《整理书包》主题班会
活动背景
低年级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

孩子们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地从幼儿园升入了小学,学习的科目增加了,书包里的书本也增多了,整理书包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通过调查,好多孩子的书包是爸爸妈妈帮忙整理的,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召开了本次以“整理书包”为主题的班队会。

活动目的
1、知道书包的用途以及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2、会按照书和本子分类、大书在下,小书在上的顺序来整理书包。

3、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选取部分同学的书包,将书包打开进行拍照。

2、抽取一名书包整理的好的同学提前在家把整理书包的过程录成视频。

活动流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各种各样的漂亮书包图片。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书包)书包是干什么用的呢?(装书本和文具盒、装学习用品)没有书包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

因为我们的书没有放的地方。

因为我们还得抱着书上学,很累……)
小结:看来书包的作用很大,我们应该爱惜我们的书包。

出示书包整理的好的照片,引导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书包好整齐啊)看来这几位同学很爱他们的书包。

请这几位同学起立,大家夸一夸他们吧!
出示书包乱的照片,说一说你的发现或感受。

(书本太乱了,看起来很不舒服。


谈话:虽然我们升入一年级了,但经过老师的调查,好多同学还不会整理书包,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

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理书包。

板书班会主题:整理书包。

二、学习整理书包
(一)帮帮小书包
1、出示图片(卡通图,小书包:我好累呀!)
提问:小书包为什么累呀?
(小书包装的书太多,书放的太乱,所以小书包感觉太累了。

) 你打算怎么帮它?
同桌交流整理书包的好方法。

汇报。

2、结合学生汇报,播放视频:班内一名学生整理书包的视频。

3、小结收拾书包时的步骤:○1、清空书包。

○2、分类整理书本文具。

书一类、本一类;按科目分类;○3、把尺子、橡皮、铅笔等装入笔袋或文具盒里。


4、装完书装本子,从大到小不凌乱。

(二)动手做一做: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1、过渡: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介绍,你一定知道了很多整理书包的好办法,你愿意尝试一下吗?现在我们来比赛整理书包,看谁整理的又快又好!
听清老师的要求:
①把你的书包里的东西拿出来放在桌上,放好你就站好。

②听音乐响起开始整理你的书包,整理完站好,老师就知道你完成了,音乐停你就停,站好。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

教师小结:同学们把书包整理得真是很整齐。

收拾书包看起来简单,可做起来还真是有学问呢。

2、现在看看你的小书包,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你的心情。

学生交流
小结:看来学会做一件自己的事情还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三、拓展延伸
1、我们有那么多的书和本,但不是天天都要用。

我们还要学会根
据课程表来整理书包。

2、出示课程表:认识所有的科目,找到对应的书。

小结: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后,看着课程表,把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和文具整理好,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四、播放音乐,教师总结:
看来学会自己收拾书包很重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会做的要主动做,坚持做,不会做的要跟着别人学着做,学做自己的事情过程中能让我们有好的心情,让我们心情愉悦,现在你是不是想做更多的事情啊?老师希望同学们个个都成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小能手。

《整理书包》主题班会说课稿
一年级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

开学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的孩子的书包整理得很好,有的孩子的书包里乱七八糟,书本摆放没有规律。

经调查,好多孩子需要父母帮忙整理书包。

结合这一现状,召开了本次班队会。

本次班队会的活动目的是 1、知道书包的用途以及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2、会按照书和本子分类、大书在下,小书在上的顺序来整理书包。

3、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活动前选取部分同学的书包,将书包打开进行了拍照。

抽取一名书包整理的好的同学提前在家把整理书包的过程录成视频。

上课一开始的情境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书包的重要性;接下来让学生观察实际的照片,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学习整理书包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通过帮帮小书包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整理书包的必要性,通过班内同学的视频讲解,学习到整理书包的方法。

另一部分是动手做一做,通过亲自整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接着让学生谈谈感受,进一步认识到整理好书包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学生学会做一件事的自豪感。

拓展延伸环节,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课程表来整理书包。

最后的小结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低年级的班会课,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本次活动中,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所出示的照片都是本班学生的,照片一出来,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谈论的热情也高涨。

讲解整理书包的方法,也选取了班内整理习惯最好的一名同学做讲解,孩子们自然兴趣浓厚。

另外,设计了小书包好累,帮忙想办法的环节和动手比一比,赛一赛的环节,激发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的积极性。

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

整理书包只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一部分,以此为契机,在班会课的总结环节,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坚持做,逐步形
成习惯。

案例分析:
学生们升入一年级后,天天要背书包,整理书包。

一年级的科目多,书本多,好多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依靠爸爸妈妈帮忙。

课余时间查看了学生的书包,发现好多孩子的书包里,东西摆放不整齐,书本没有规律。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习惯至关重要。

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书本整理的特别整齐,书一类,本一类,书还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整理的。

经过询问,孩子的书包每天都是自己整理,这个孩子各方面的习惯都非常好,上课时能认真倾听,书本总是干净整洁,书上的笔记都很工整。

因此,本次班会课上,让这位同学提前把自己整理书包的过程录下来,并配上解说。

课堂上一播放,孩子们发现是自己班内的学生,兴趣很浓,也能认真倾听。

反思:
身边的榜样很重要,榜样的影响力很大。

这堂课上,如果教师一步一步教给学生整理书包的方法,学生不一定喜欢听,而且也没有说服力。

让班内学生录个视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整理与解说同步,一目了然,学生容易接受。

因此,班会课的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有实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