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券业监管

证券业监管


3、两种审核制度的比较
(二)证券经营机构设立的条件
• 我国采取的是许可制。
(三)证券经营机构的组织形式
• 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二、中国证监会对证券经营机构的监管
(一)对证券经营机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监管 1、综合类证券公司设立的条件 (1)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亿元,实缴资本。 2、经纪类证券公司设立的条件 (1)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
4、证券公司的审批程序
(1)申请设立
(2) 申请筹建分公司或者证券营业部 (3) 证监会对申请审查,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4)筹建申请人应当自批准筹建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 (5) 完成筹建工作.经中国证监会验收合格
(三)经营机构的日常监管和检查
(1) 合规性。 (2) 正常性。 (3) 安全性。 2、检查的主要方式. (1)现场检查 (2)非现场检查
第二节 保险监管概述
一、保险监管的必要性 • 广义 • 狭义 • 对保险行业和市场实施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一)保险经营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 (二)保险交易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和不完全 性 (三)保险发展存在市场失灵和破坏性竞争 保险监管的原则 • 四大原则
(二)保险监管的目标
1.保证保险人偿付能力,维护被保险人的利 益 2.优化市场机制,维护保险当事人之间的公平 合理关系 3.防止保险欺诈,保证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三、保险监管的方式
第一节 证券业监管概述
一、概念 • 证券监管是证券主管机关依法对证券的发 行、交易等活动和对参与证券市场活动的 主体实施监督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 实施的主体是国家的证券主管机关 ----证监会 二、证券监管的必要性 (证券市场的缺陷)
三、证券业监管的目标
(一)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首要目标) (二)确保市场的公平、高效和透明 (三)降低系统风险
地方监管 地方与中央 共同监管 国家政府 主管部门 集中统一监管
依靠政策等行政 手段的事后监管
依靠法律手段的事前、事中 与事后相结合
第三节 证券机构监管
(一)证券经营机构的设立体制 1.注册制 (又称登记制、申报制) • 特点; • 代表国是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 2.核准制 • 又称许可制,即所谓的实质管理原则。 带有明显的政府干预特征。
第二节 证券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
政府主导型:美国、韩国、新加坡、日本;优势:不足:
自律主导型:
• 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优点:缺陷:趋势:
三、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阶段,证券市场恢复阶段(特点) 第二阶段,证券市场初步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证券市场规范发展阶段 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经历了:
关键词: 保险监管;保险监管的四大原则;保险行业自律;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保险市场?它具有哪些特征? 2.什么是保险监管?政府为什么要对保险业实 施监管? 3.简述保险监管的原则和目标。 4.保险监管的方式有哪些?目前世界各国普遍 采用的是哪一种方式?为什么? 5.什么是保险行业自律?保险行业自律的工作 方式有哪些? 6.当前我国保险行业自律存在哪些问题?
一、 证券禁止行为概述
• 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类.
二、内幕交易 三、操纵市场 四、虚假陈述 五、欺诈客户 证券欺诈行为在我国屡禁不止的原因: 一是缘于市场始终未能摆脱“圈钱运动”的机制。 二是缘于某些公司的短视行为。 三是缘于经济利益而无视法律原则。
关键词: • “三公”原则 《泡沫法》 证监会 注册制 • 核准制 内幕交易 操纵市场 虚假陈述 复习思考题: • 1、证券监管的目标和原则有哪些? • 2、我国有关证券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 3、我国的证券监管经历了哪些阶段?我国的证券监 管机构有哪些?试作一简要分析。 • 4、证券交易中有哪些违规行为?如何有效地对其进 行监管? • 5、如何有效地规范我国的证券市场并促进其积极发 展?
自主确定 费率型
4.再保险监管 • 直接控制 • 间接限制
(三)财务监管
即指对其资产负债情况的监管,包括以下 内容: 1.资金运用监管 2.准备金监管 3.财务核算监管 (四)偿付能力监管
是指保险公司对所承担的风险在发生超出 正常的出险概率的赔偿和给付数额时的经济补 偿能力,在数值等于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
四、证券业监管的原则
(一)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
“三公”原则的关系:公正原则既是实现公开原则的保 障,也是公平原则得以实现的前提。 (二)适度原则 (三)倾斜保护原则 (四)诚实信用原则 (五)效率与安全原则
五、证券业监管体系
(一)法律框架(四个层次) (二)监管机构 1、政府监管机构 2、证券业协会 3、证券交易所
(一)制定保险行业的发展目标与规划 (二)制定行业自律规则 (三)对保险合同的监管 (四)对保险费率的监管 (五)对保险产品的开发和监管 (六)协助国家保险监管机构对财务报表进行 分析 (七)对保险中介人的培训与监管 (八)举办保险教育、培训和专业考试
四、我国保险行业自律的现状 (一)我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成立 1.地方保险行业协会的成立 2.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成立及发展 (二)我国保险行业自律存在的问题 (1)保险行业协会定位不清晰 (2)保险行业协会权威性不足 (3)保险中介人自律性组织缺乏
一、保险行业自律概念与意义
(一)保险行业自律的概念 • 保险行业协会或同业公会。 (二)保险行业自律的意义 1.协调国家对保险业的纵向监管 2.防止政府过多的干预 3.协调保险行业内部的各种关系 4.协调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 二、工作方式 (一)制定行规行约 (二)建立例会制度
三、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工作内容
(三) 实体管理
(一) 公告管理
(二) 规范管理
第三节 保险企业监管 1.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 2.保险机构的设立 3.资本金和保证金 4.从业人员资格
5.市场退出
(二)业务监管
1.营业范围监管 (1)混业经营的监管 (2)内部兼业经营的监管 2.合同条款监管
3.费率监管
国家直接 监管型
费率组织 间接协调型
三、证券交易所对会员公司的监管
(一)管理 1、会籍管理 申请条件: • 依法批准设立、具有经营证券业务资格; • 注册资本在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 • 按规定缴纳各项会员经费。 2、日常管理 定期报告业务情况。 联络人制度。 检查制度。 (二)监管 1、风险控制监督 2、业务行为监督。
第四节 证券交易监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