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保的社会教案【篇一: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主要领域:社会相关领域:语言、艺术活动目标:?萌发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知树木被损坏的严重后果?能运用已积累的知识经验设计环保标志主要形式:集体课时安排:1课时,35分钟重点难点:?重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道理?难点:能运用已积累的知识设计环保标志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有关树木的资料或图片?物质准备:布置“郊外”场景;磁带、多媒体课件、幼儿作画用品及一些废旧材料【活动过程】一、教师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到活动场地1.师:让我们一起开着“幸福快车”去郊外吧! (放音乐“郊游”,幼儿同老师一起唱着歌去“郊外”)2.幼儿观看配班教师的舞蹈表演“小鸟找家”,提问:小鸟在干什么?二、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讲述故事“小鸟和大树” 提问:1.小鸟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2.当小鸟从南方飞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3.它的树朋友到哪里去了?4.树木被砍伐了会带来什么危害?小结:树木被砍伐就不能净化空气,空气就不新鲜了;小鸟们就没有家了;容易发生水灾、旱灾;会出现沙尘暴。
三、怎样保护我们的树朋友组织幼儿互相讨论。
小结: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保护树木要靠大家来完成,为了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我们国家就将每年的3月12日做为中国植树节。
四、分组设计环保标志,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利用已有的废旧材料制作立体的标志。
结束后把设计好的标志投放到需要的地方。
【活动延伸】1.周末组织幼儿和家长参加植树活动,开展“我与小树一起长大”的爱树活动。
2.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开展种植活动。
【活动评析】一、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设计此活动,主要目的是帮助他们一步了解树木,懂得爱护树木的道理,并积累有益的经验,增他们的环保意识。
活动首先以游戏的形式引出课题,并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使幼儿从故事“小鸟和大树”中了解小鸟和大树的密切关系,感知树木被损坏的严重后果。
使用多媒体课件声象结合,通过多种感官较好地激发幼儿的情感,也提高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效果的显著性。
二、效果分析活动的效果较好,家长在帮助幼儿查找资料、积累知识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教师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过程中能将其运用扩展和提升。
在活动中,教师鼓励每个幼儿结合已有知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师幼互动和同伴问的互相学习。
【篇二:环保课教案】教学进度第二周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设计及使用说明和认识各种环保标志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环保标志2、认识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设计及使用说明3、能在生活中找出相关的环保标志。
活动重难点:认识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设计及使用说明及认识运用各种环保标志。
活动准备:相关的课件活动时间:一课时(1)活动过程:一、认识各类环何标志1)出示各种环保标志,让学生进行识记。
2)四人小组讨论,在生活中,看见过有哪些环何标志。
3)小组比赛,看看谁说得多。
老师出示相应的标志,让学生说意思。
4)小结,表扬做得好的小组。
二、观察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1、同学们观察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看到了些什么?汇报一下。
2、师总结:⑴中国环境保护徽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象征地球,说明地球只有一个,这是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
⑵徽标上端图案基本结构与组合同联合国环境保护徽相近,说明环境保护事业是全球性的,它为全世界所关注。
在当今时代,日益恶化的环境告诫人们:环境保护事业与全人类生存休戚相关。
⑶上端图案绿色橄榄枝,既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象征绿色在召唤,人们应当知道:绿色的消失,就会使生态失去平衡,就是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
⑷图形的蓝色块,代表蓝天与碧水,泛指大气与水体,太阳代表宇宙空间,山与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从形象上增强中国特色。
说明我们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对污染的监督与治理,使天长蓝、水长清、山长绿,让人们永远生活在美好环境中。
图案基本色调采用明快,洁白的颜色,代表洁净,无污染的大气。
⑸下端zhb为zhong guo huan bao(中国环保)的缩写,标明这是环境保护徽。
三、总结:环保并不遥远,环保标志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时时提醒着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了地球的山更青,水更绿,让我们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发一份光!板书:象征地球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说明地球只有一个第四周你知道日常垃圾如何分类吗?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知道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紧迫性。
2、懂得垃圾可分成的大类,并养成自觉分类的习惯,为环保出力。
3、以小手牵大手,共创文明社区,为创番禺文明城市齐努力。
活动准备: 1、搜集国内外各城市进行垃圾分类的方法。
2、搜集人们制造的生活垃圾所造成的危害及身边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例子。
活动时间:一课时(2)活动过程:一、明白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
1、出示日常生活中,人们扔出的垃圾没有进行处理所造成的危害。
2、介绍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
3、小组讨论并说说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体会。
二、说说生活垃圾分类的益处。
1、减少占地。
2、减少环境污染。
3、变废为宝。
三、知道垃圾的分类。
1、可回收垃圾。
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气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需特殊安全处理。
4、其他垃圾包括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和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污染。
四、培养生活垃圾分类习惯的方法。
四人小组讨论得出,师汇总1、在厨房里放一个塑料袋子,贮存厨房里的厨余垃圾。
2、在客厅放垃圾收集桶,投入平时拆下的商品包装、零食和冷饮包装等可再生废弃物等投入可回收物桶,也可集中起来卖给再生资源回收机构。
3、把厨余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分别投入分类的垃圾箱。
五、用游戏形式加强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课后拓展:小手拉大手,为创建广州荔湾垃圾处理文明区出一份力。
板书:、减少占地。
、减少环境污染。
小手拉大手,3、变废为宝。
为创建荔湾垃圾处理文明出一份力。
第六周绿色节日,你家的水龙头节水吗?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了解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树立节约用水的环保理念,并乐意宣传。
2、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道德情感,明确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通过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信息和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活动前准备:1、搜集了解水资源的数量、浪费水资源以及节约水资源的视频、图片、文本等资料。
2、调查学校或家里漏水的水龙头的数量,并测出单位时间内的漏水量。
活动重难点: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了解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树立节约用水的环保理念,并乐意宣传。
活动课时:一课时(3)一、课前活动: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猜谜语2、板书课题:节约用水,同时课件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一)联系实际,感知水的信息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22日是什么日子吗?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定呢?2、下面我们来看几组图片和视频,更多的了解一些我国乃至世界上缺水的情况:(课件出示)3、师:通过观看以上图片和视频,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谈自己的感受:4、是呀,水不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工农业生产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据测算,一吨水可以产生以下效益:(1)一吨水(1立方米的水)可以:发电 100度炼钢150公斤染布 38.5尺制造奶粉 40公斤制造化肥 550公斤纺毛线 8.9公斤5、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水的资料。
(二)学习实践水知识1、说一说自己或你身边的人浪费和节约水的现象呢?生(陈述生活中浪费和节约水的现象)2、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算一笔账:(课件出示)计算填空:如果一个人一天节约250毫升水,(即一茶杯水),那么我们学校按1000人计算,一天就可以节约多少升水,一年呢。
3、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小知识,你们想知道吗?请看大屏幕:(1)一个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应补给的水量为2400毫升(按体重60千克),即6杯水;当人体失水6℅时会出现口渴、尿少和发烧;失水10 ℅--20 ℅时,将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三)活动拓展,培养创造性1、展示广告语(根据时间选择张贴或板书几条广告语)2、生四人小组完成。
三、全课总结。
“请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四、课外活动:1、调查家乡或自家社区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尝试写出一份调查报告,向我们的政府就“节约用水”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篇三:关于环保的详细活动方案三篇】关于环保的详细活动方案三篇方案一:关于环保的活动方案一、问题的提出甘甜、清亮的泉水,奔跑、跳跃出巍峨秀丽的云篆山,流经黄溪河,注入滚滚长江。
可是一经过黄溪河,溪水就不再甜,不再亮,无一幸免地身染重病,污浊不堪,令人痛心疾首,这是怎么回事呢?作为黄溪河畔的巴渝名校——鱼洞四小的少先队员们,快快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去擦亮黄溪河的眼睛,还黄溪河婀娜秀美的身姿吧!二、活动目标:1、本次活动,旨在引领学生走出校门,亲历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过程,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3、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环保行为变成环保习惯,形成环保素养。
4、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大胆思考,勇于探究,敢于创造。
三、活动参与者:六年级学生四、活动流程设计:(一)考察阶段地点:学校门前的小溪——黄溪河1、组建考察小组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组合成考察小组(五~八人一组,推选组长负责)。
2、活动要求(1)安全要求a、一支队伍就是一道风景,各小队应该团结协作,充分展示班级、学校的风采。
b、文明安全,不粗暴野蛮,别给黄溪河增添新伤。
(2)考察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考察学校门前的小溪——黄溪河的污染原因,走访有关部门了解污染源,并把相关的现象拍摄下来。
(3)做好三个结合a、分散与集中相结合;b、个人实践与集体合作相结合;c、实践性与可行性相结合。
3、考察、摄影、走访调查(1)看、闻。
看——河水的颜色,两岸的风景,从视觉上了解黄溪河的现状;闻——河水的气味,从嗅觉上感知黄溪河的水质。
(2)采、摄。
采——采集不同河段的河水各一小杯,为实验做准备;摄——拍摄下具有说服力的画面。
(3)访、查。
访——两岸不同居民点长期居住的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及近十年黄溪河的变化;查——两岸工厂、作坊的分布,污水的排放。
(4)选、定。
选——本小组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定——确定一个重点。
(二)研究阶段开展“三个一”活动1、做一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