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社会公平正义缺失容易造成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加剧,进而酿成社会冲突和社会危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国家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为社会各个群体提供平等的机
好的秩序。

维护社会秩序,则需要完善的规则,而一个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体系是制度。

制度的制订与设计要想科学,必须有基本的价值理念作依据,这个基本的价值理念就是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

公平正义对于一
个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实现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对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注重促进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对我国目前来说,维护公平正义
动荡。

要避免出现社会危机,就要举起公平正义的旗帜。

公平正义是协调、消弭社会各方面矛盾的思想基础和锐利武器,惟有维护公平正义,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再次,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党的十六大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从整体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的五个方面的能力之一提了出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真正的自由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

”[5]公平正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把建立以
当前,我国社会从整体上看是一个比较公正和谐的社会。

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在各阶层各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中,也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公平缺失问题,有些还比较突出甚至非常严重。

(一)机会不平等。

机会是指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空
间和余地,机会又是指资源的分配,机会的不同将导致未来发展结果的不同。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主导性的平等原则只能是机会均等来考察社会平等问题。

”[6]机会平等是公平正义的核心内容,是保持社会成员心理平衡的重要砝码。

但机会作为一种资源而言是有限的,无法充分满足社会成员对于机会的各种需要。

尤其
年攀升,也使得一些农村青少年及城镇贫困家庭的子女难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比较偏僻落后的农村受重男轻女传统落后思想的影响,在经济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只让男孩上学而女孩辍学务农或务工,造成了男女之间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教育机会不平等促使社会发生了分化,增强人们的不公平感,影响社会的整合度。

[8]
2.就业机会不平等。

一些单位在招工招聘时,存有严重的歧视问题,包括学历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城乡身份歧视等:招聘时过分看重学历,剥夺了许多人才包括自学成才的社会成员的就业机会,扼杀了社会成员的创造性。

过分讲年龄,把一大批处于人生正当年的社会成员排斥在招聘范围之外。

过分讲究户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