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观书有感其二翻译赏析

古诗观书有感其二翻译赏析

古诗观书有感其二翻译赏析
《观书有感其二》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朱熹。

古诗词全文如下: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前言】
《观书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

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注释】
艨艟:也作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翻译】
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

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
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

【鉴赏】
朱子此诗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

一方面可用来比喻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一方面也用来比喻行事在时势未到时的盲动无益,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

这首诗是《观书有感二首》之一首,大约作于绍兴三十二年前后,写读书治学的体会。

朱熹的三传弟子王柏说:“前首言日新之功,后
首言力到之效。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叙述、描写,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猛涨,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像鸿毛那样浮了起来。

后两句是议论,是对上两句哲理的揭示。

当“蒙冲巨舰”因江水枯竭而搁浅的时候,多少人费尽力气推,都是枉费,哪能推得动呢?可是严冬过尽,春水方生,形势就一下改变了,从前推不动的“蒙冲巨舰”,此日在一江春水中自在航行,多轻快!这首诗给人的启迪是:别做在干岸上推船的蠢事,而应为“蒙冲巨舰”的自在航行输送一江春水。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