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九年级历社考点梳理
一:地图三要素: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被称为地图的语言)
2.地图的方向:
方向:一般定向法(无指向标无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一般标有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
3.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三种:数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数字式:如:1:500000
线段式:如: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③口诀: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图中的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图中的内容越简略。

4.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及其文字说明。

二、世界政区:七大洲、四大洋名称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被称为水球,29%为陆地
2.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
亚洲(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最小)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美洲和南极州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3.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最小)
三、世界政区:主要海洋、海峡、运河的位置。

1、主要海洋:地中海、波斯湾、红海、阿拉伯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主要海峡: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麦哲伦海峡:南美洲南端
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英吉利海峡:英国和法国之间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之间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和大西洋间
白令海峡:北美洲和亚洲之间,太平洋和北冰洋之间
3、运河:苏伊斯运河:亚洲与非洲之间
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之间
4、主要国家和地区
国家最根本的特征是拥有主权。

领土包括领陆、领水和领空。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部分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四、中国政区:中国在地图上的位置、主要邻国及领土组成
1、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中纬度,小部分中纬度,大部分北温带,小部分属于热带。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我国的主要邻国的位置。

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3、我国的临海:从北往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为第二大岛。

五、中国政区: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
1、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共有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简称口诀:西北新青甘(陇),西南藏云(滇)黔(贵)渝川(蜀)。

琼桂港粤闽台,位于南部的沿海。

长江中下沪苏皖,外加湘鄂与浙赣。

六、中国地形: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中国地势特征,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的名称
1.五种基本地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高耸陡峭。

(陡)
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地表有一定起伏,但起伏和缓。

(缓)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表比较平坦。

(低平)
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高平)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2.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
3.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4.阶级分界线:
第一阶级与第二阶级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阶级与第三阶级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阶级的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级: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级: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阶级: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5、优越性:①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的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
②阶梯交界处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东南丘陵
七、中国的人口资源:中国的人口和资源概况、人口政策、民族分布特点
1.中国人口
①人口概况: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

②人口分布: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衡,黑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这一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

③人口问题(特点):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

影响:人口过多不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导致了资源相对短缺、居住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

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⑤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汉族分布遍布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中国资源
①资源概况(基本国情):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②我国的资源问题:
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均匀;利用率低,浪费、破坏严重。

③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开源节流、跨区域调配、加强立法、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

八、中国的河流:长江黄河的概况
九、区域差异:我国的四大地理单元概况,我国南北差异、东西差异
1.我国的四大地理单元: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重合。

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3.南北方自然、人文差异比较表
十、区域差异:澳大利亚概况,西亚
1、澳大利亚概况:
①位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是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②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热,有广阔的草原和沙漠,适合于大面积发展畜牧业。

③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优良品种——美利奴羊。

④澳大利亚牧场最突出的特点:机械化程度非常高。

建立在国家工业化基础上。

2、西亚位置图:
波斯湾沿岸石油的储量和产量始终位居世界前列,被称为“石油宝库”。

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都是重要的产油国。

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中国、日本
线路:
①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中国、日本
②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③波斯湾——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25万T以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