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汉字“变形记”——————探究“与时俱进的汉字”研究目的:了解街头错别字情况。

为了减少和遏止错别字的出现,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为了给人们一个文明的生活环境。

研究时间:2010年9月15日---2010年12月18日研究范围:阳泉市研究方式:问卷调查、采访、观察。

并采用调查分析法来分析由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

我们通过发放50份问卷调查表,收回48份被采访人数所占比率为:男生48% ,女生52%。

对答卷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一)课题由来:据说有个施工队,队长在图纸上打地基的地方写了个注意:“勿用好料”。

然后外出了。

施工员按队长的“命令”把工地上不合标号的水泥,一些等外品全都用上了,浇筑的地基当时也没看出什么,结果楼刚盖到三层,夜里发生轻微地震,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三层大楼全部倒塌。

事后检查原因,队长说:我怕地基打不好出事,头出门还特意写上一定要用好料,没想到会是这样。

施工员拿出他签字的图纸,“勿用好料”四个字跳入他的眼帘,他惊得目瞪口呆,捶胸顿足地说:我想写“务必”的“务”,谁知竟写成“勿”了。

一字之差,给国家造成这么大损失,贻误工期,我是罪人哪!……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无论是耳朵听,还是眼睛看。

如果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发生错误。

为了了解人们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人们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

错别汉字的具体情况是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看了往往让人捧腹大笑。

看着日常生活和大街上出现的错别字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小组决定就以错别字的影响为课题进行研究。

(二)四、调查过程: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是出现错别字,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就更是屡见不鲜。

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三)研究项目:1.数据分析您对“街头错别字”的认识?选项比例无所谓 1.5%影响不大 6.6%对于中小学生造成很大影响91.9%从上表看出,对于街头错字持消极态度的人们只占8.1%,而大部分人们认为“街头错字,对于中小学生造成很大影响”的则占91.9%。

通过对街头错字人们的认识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下结论:人们仍然比较看重错别字对中小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你觉得错别字对你的生活影响大吗?您是否有及时改正错别字的习惯? 您是否认为人们应该提高对汉字书写的认识? 020*********及时改想起来才改 根本不改0102030405060708090100应该提高无所谓不应提高由上述列表不难看出,人们对于错别字对个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调查中还发现有位小学生在考试时将“其喜洋洋者已” 错误的写成“其喜羊羊者已”孩子还振振有词的回答:“老师,这就是电视上写的呀……”可见错别字的分布之广泛。

2.错别字种类 选项 比例对文化市场造成混乱,影响阅读 77.9%误导自己/影响孩子 9.6%无影响 12.5%第一种是“乱用汉字,用错汉字”。

这种乱用汉字,乱写汉字的情况,大多数是文化修养不高的人手写的,比如说:卖鸡蛋的小贩把鸡蛋的“蛋”写成了元旦的“旦”;把公“厕”写成了“公则”;把“库”写成了“裤”;收破烂的把“留”写成了莫名其妙的字;但是,我发现正规商店的广告和路牌也有错误。

比如说:眼镜店广告把“需”写成了“须”;通心岭社区的标语牌把通心岭的“心”写成了新年的“新”。

第二种是“简繁体字混用,方言乱用”。

现在在深圳,简繁体字混用,方言乱用的情况十分普遍,因为深圳靠近香港,很多香港人来这里工作,所以用了很多繁体字;而且有些商家错误地认为繁体字体现了这家公司的国际化,于是赶时髦也采用。

还有些从外地人来到深圳,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方言。

例如照片中的“楼什”、“波鞋”等,虽然大家都明白,但这是一种很不规范的用字,真让人担心。

第三种是中英文不规范使用。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一些路牌上,出现了中英文不规范使用,不符合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

例如,市少儿图书馆用的是汉语拼音却有大写;园岭一街和广告牌是中英文并用;红荔天桥是英文。

都不统一,让人眼花缭乱,可能更让外国朋友如坠云雾中。

这些也属于用字不规范的行为之一。

第四种是网络新语乱用汉字,广告中乱用汉字。

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在网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名词,虽然这是时代的发展导致的汉字的变革,但也不能乱用汉字,有些人为了时尚,也就用上了;有些广告为了吸引顾客,故意把成语乱用。

你看,上面几幅网络新派流行的漫画,虽然很幽默搞笑,但是里面的错别字却触目惊心,尤其会让青少年儿童产生误解和歧异。

广告牌竟然把“长久安”写成了“肠久安”。

3.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写字人为了让自己的招牌能吸引人,所以故意修改成语做广告。

●写字人文化水平不够,有些字不会写,就干脆用了形近字、形声字、同义字、同音字来代替,如:“篮球”写成“蓝球”,“楼房”写成“搂房”,“鸡蛋”写成“鸡旦”。

●写字人不够仔细,多笔少画中国汉字有很多都特别相近:如,代、伐,予、矛,酒、洒。

,又如“兔子”写成“免子”,只是一点之差。

●字义分析时有点误差,没能完全理解字的意思,以至于用错了字。

如:像、象,题、提、的、地、得等。

●写字人用了繁体字。

●5、难字不会写:如,羲、瀚、蔫等。

●有关部门管理的不够,治理缺乏力度。

●7、由于心急,本应写前一个字,心里却想着下一个字,结果造成错误。

●8、基础知识不扎实,笔画书写不到位;一些字作为偏旁时没改变;部首写错。

4.我国汉字文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汉字的数量很多,总数约6万个,常用字约6000个。

汉字有悠久的历史。

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们已是很成熟、很发达的文字。

据科学家推算,汉字的历史有5000年左右。

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文字。

它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地方言复杂,分歧很大,而汉字是超方言的,它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为不同地域间的交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汉字适应汉语的特点,记录和传播了汉民族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今天,汉字在信息处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人们可以在电脑、网络上直接使用汉字处理和传输各种信息,从而显示出它的强大的生命力。

汉字不同于英语、俄语等拼音文字,它是一种形、音、义相结合的独特的文字体系。

也就是说,一个汉字不仅有一定的形体,有一定的读音,还往往能直接体现一定的意义。

因此,我们说汉字是一种意表文字(也有人称意音文字)。

从字形上说,汉字是一种方块文字,是通过横、竖、撇、点、折等各种不同的笔画构成的。

从形体看,汉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

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

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

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後,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

但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人们对中国文字传统的写法有所改造,产生了所谓的“现代字”,也就是错别字,这种轻易的“改写”,使得中国文字失去了她原本的韵味。

平时,有很多人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字简写;或是不会写的,就用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这样就可能使原来的句意改变了。

如果细心观察,你将会发现身边的环境中,有很多的错别字。

平时,老师或者同学为了简便、节省时间,把“点”字下面的四点水写成提横线,或是把四点水写成“大”,这是一个什么字呢?在字典上找不到的字,算是一个字吗?这么一简化,变成了一个最新型的现代人发明的字。

如果这个简化了的字继续写下去,那么以后中国文字会变成什么样呢?文字的发展历史是否会被扭曲呢?5.错别字的危害书写错别字是人们常犯的错,可你知道错别字的危害有多大吗?从小的方面说,写错别字不仅会使我们学生考试丢分,更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们误解、曲解汉字字义。

同时,对于一个有文化的人来说,写错别字会令人瞧不起。

从大的方面来讲,错别字甚至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一撇导致战争失败”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吧?一九二几年,冯玉祥、阎锡山两部商定在河南沁阳县会合,一举灭了蒋介石部队。

参谋长起草文件时,误把“沁阳”写成“泌阳”,一个在南部,一个在西北部,两地相距数百里。

结果两队背道而驰,孤军作战,伤亡十万多人。

两字就差一撇,真是损失惨重!还有一个故事是“一点值万金”,乌鲁木齐一个挂面厂从日本进了一批价值18万的的塑料包装袋,挂面厂检查过后,交付日方印刷。

当塑料袋飘洋过海,细心的人看的出,“乌”多了一点,变成了“鸟鲁木齐”了,价值十八万的塑料袋变成一堆废品,如果挂面厂的人细心一些,18万就不会付之东流了。

看了这些故事你是否想到错别字的严重性了呢?1)会误导小学生和未入学的小朋友,使他们把错别字牢牢记在心里,以后改正会非常困难2)做为中国人,在使用自己民族文字时,在公共场合出现错别字形象,还会玷污我们的骄傲----汉字。

(四)组员心得与感受:薛萌萌:语言文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是怎样强调也不为过的。

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石,是公共交流的基本工具。

对语言文字的使用有些随意,时有错误出现,给语言文字的使用带来了混乱。

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假日时间,对街头巷尾一些不正确使用汉字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写出总结报告。

通过这次活动,明白汉字规范使用的重要性,从而尊重她、爱惜她、保护她。

特别是在中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愈益扩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把自己的母语发扬光大,甚至应该立下一个伟大的志向:让我们的汉语像英语那样走向世界。

崔捷:经过这次调查我觉得我们应该反省的很多,为什么错别字会出现,怎样遏止错别字的泛滥呢?这是个问题。

大家要知道错别字容易使陌生人并且这个陌生的文化水平还很高,看到你写的错别字,第一印象会认为你很浅陋。

错别字也容易让别人误解。

人们之所以会写出错别字大部分是因为语文功底差,注意力不够,也就是心不够细。

但是有些人有聪明的大脑却不正确使用,将其用于歪门邪道,篡改成语,这其实是一种污蔑国语的行为,有些人无所谓,不过对于一些专家学者,我想应该保持严谨的态度,不可将文字当儿戏李馥: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是我上高中时进行的第一次研究,所以很多焊接还都很陌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