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下注射法的操作程序

皮下注射法的操作程序

皮下注射法的操作程序
(一)目的
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

临床上主要用于药物治疗、预防接种、局麻药的注射等。

(二)评估
1、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

2、患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对给药计划的了解、认识程度及合作程度。

3、患者注射部位情况。

(三)操作程序
1、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
2、洗手、戴口罩
3、准备用物基础注射盘、注射器(1ml或2ml),按执行单备齐药品。

4、检查药液药名、浓度、剂量、失效期、质量
5、抽吸药液
⑴消毒安瓿或密封药瓶。

⑵按正确手法抽取药液量。

6、二人查对
7、携用物至床旁
⑴检查患者床头牌。

⑵呼唤患者姓名。

⑶向患者解释注射的目的。

8、选择注射部位
⑴协助患者采取卧位或坐位。

⑵根据情况可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腹部、后背、大腿外侧等部位。

9、消毒注射部位用2%安尔碘自注射点由内向外环行消毒(直径大于5cm)2遍。

10、进针
⑴取干棉签夹于左手示指与中指之间。

⑵排净注射器内气体。

⑶左手绷紧皮肤(过瘦者捏起皮肤)。

⑷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座,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进针角度,迅速刺入皮下(进针深度为针梗的1/2到2/3),左手放松。

11、推药
⑴固定针头,抽动活塞,观察有无回血。

⑵无回血方可缓慢推药。

⑶观察患者反应。

12、拔针
⑴注射毕用无菌棉签按压进针点,快速拔针。

⑵按压2~3min。

13、再次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及用法
14、整理用物注射器按规定弃于医用垃圾袋内。

15、安置患者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协助患者穿衣,安置患者于舒适体位。

16、医嘱记录临时医嘱需在医嘱单上打铅笔钩,用蓝黑笔签名和记录时间。

(四)注意事项
1、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

2、注射时避开瘢痕、压痛和结节,以防药物吸收不良。

3、对长期注射者,如为糖尿病人,可采用循环区域注射,在上臂外侧、肌外侧、腹部、脊柱两侧交替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吸收及防止引起组织坏死。

4、凡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用于皮下注射。

5、注射少于1ml的药液时,需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的药物剂量准确无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