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书33~50页二、教材分析:“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由于数的范围扩大,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
但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容易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
再有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四、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五、教学难点:1.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2.数位的意义。
3.探索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六、课时安排:15课时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李春秀)教学内容:教科书33~35页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数与实物对应的思想。
3.培养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利用旧知引入,提出问题1.创设情境:在阳光明媚的日子,牧农们让羊群自由自在的在大草原上嬉戏,小朋友们估一估有多少只羊。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原来学过的数,这里的羊群是不是比20多得多。
3.小结:10个一是一十,2个十就是二十。
4.可以以十只小羊为标准或者以二十只小羊为标准,估计大草原上有多少只小羊,引入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提出问题:你们想学些什么呢?二、重视学法探究,解决问题1、在尝试和思考中学会数数:你们会数20到100之间的数吗?(试数)(1)拿出学习用具,同桌配合,两人一起数:从21数到30。
(让学生知道二十九添1就是三十)(2)一根一根地试数小棒,从31数到100。
(九十九添1就是一百)(3)10根10根地数100根小棒。
归纳:几个十就是几十,10个十是100。
(4)35页做一做: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第2小题,让学生思考,用刚刚学过的知识快速的数出有多少个泡泡。
三、体验成功愉悦,独闯难关:接着数:九十四、九十五、()、()、()、()、()。
()、()、()、()、八十一、八十二、()。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那些收获?第二课时(李春秀)教学内容:教科书35页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数与实物对应的思想。
3.培养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1)请同学来数一数,从1数到100。
(2)随机回答:从五十五数到六十七;从三十一数到四十五,再接着数到五十四。
二、在观察和游戏中掌握数的组成:(1)观察三张卡片:用小棒表示70、46、22的组成、用汉字表示三个数的组成。
(2)看图回答问题:①出示7捆小棒(每捆10根),它是怎样组成的?一共是多少?②出示4捆小棒(每捆10根)和6根小棒,一共是多少?它是怎样组成的?③出示数(二十二),用小棒表示,说说它的组成。
④小结:几十就是由几个十组成的,几十几总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35页做一做:独立完成。
三、体验成功愉悦,独闯难关:与七十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一百里面有()个十。
一百里面有()个一。
4个一和6个十组成()。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那些收获?第三课时(李春秀)教学内容:教科书36~37页。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教学过程:一、复习:1.十个十是(),一百里面有()个一。
2.7个十和6个一组成()。
3.8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二、学习读数、写数:教学例3:(1)出示纽扣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
(2)请学生回答数的结果,引导每位学生一块来数一数。
(3)学生回答:黄色纽扣有四十粒,蓝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红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这些数怎样读写呢?)(4)出示四十根小棒。
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即40根)应摆放在计数器的那个数位上?(2)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
边拨边叙述,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
(3)在数位板上用数字卡片摆出40,并读出来。
提问:“4在哪个数位上?0在哪个数位上?”(4)教师再摆出二十七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
(5)教师再摆出三十三根小棒,也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
(强调两个“3”的意思是一样吗?)注重让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出相应的数字。
(6)教师提问: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多少粒?提示学生,可以看到图片,不去管颜色,可以一粒一粒的数,也可以十粒十粒的数。
(7)一共一百粒,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怎样将100用计数器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思考)(8)学生在课本上尝试写出一百,并轻声读一读。
(9)教师在黑板上展示100的写法,让学生将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比一比,看谁写得整洁、美观。
(10)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位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各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然后在数上填空。
三、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四课时练习课(李春秀)教学内容:练习八(38~39页)。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教学过程:一、第1题,数一数黄夹子、蓝夹子各有多少个。
让学生估一估两种夹子各有多少,再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哪种颜色的夹子好数?为什么?”使学生体会“十”在计数中的作用。
二、第2题,先圈出10颗,估一估共有多少颗。
可先让学生估计有多少颗糖,把估计的结果记录下来,再让学生圈出10颗,然后再估计并记录结果。
最后让学生比一比两次估计的结果,说说“那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使学生明确估计方法的重要性。
三、第3题,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来。
学生独立完成,点名回答。
四、第4题,数一数,填一填;第6题,写出下面各数。
第4题和第6题相继教学,先复习组成,之后写数,写完后,让学生说说每个数的组成。
五、第5题,你能读出下面的数吗?第8题。
第5题和第8题相继教学,让学生通过读生活中的数唤起学生的记忆,之后,完成第8题,用数学来表达和交流。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五课时练习课(李春秀)教学内容:练习八(39~40页)。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教学过程:一、第7题,按要求写数。
学生独立完成,强调写数的过程中,不要丢数。
集体订正。
二、第9题,数出38个哨子并圈起来。
让学生数出指定数目的哨子,复习数数的方法和数的组成。
培养学生数感。
三、第10题。
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填后交流:“你是怎样数的?”“还有其它方法吗?”“对比一下,你觉得怎样数得比较快?”独立完成,点名回答。
四、第11题。
复习数的组成,并且提醒学生注意,图上积木的个数都可以通过添1得到的。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订正。
五、第12题。
想一想,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是9”,学生独立思考,点名回答,统计答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我们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想出所有的答案?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的方法。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六课时数的顺序(李春秀)教学内容:书P41例题4教学目标:1.通过填写百数表,构建数与数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同时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作准备。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2.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3.口答。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1.观察不完整的百数图(课本上),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给1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汇报他们的发现集体来讨论发现结果,如: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等。
2.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
教师出示放大的百数表,指导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3.让学生完成例4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4.解决第二个问题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生观察,师指导。
点名汇报,集体讨论。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5.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6.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三、巩固练习书P41页的练习:按照上表中的排列,在下面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
四、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第七课时比较大小(李春秀)教学内容:书P42例题5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适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概括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