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及综合练习进步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及综合练习进步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一.浪漫主义文学二.现实主义文学(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1.下列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同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有①《西风颂》②《儒林外史》③《红楼梦》④《人间喜剧》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2.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要理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B.法国大革命C.工业革命D.宗教改革(广东省六校协作体2011届第三次联考)3某作品曾获此评价“既然是描摹整个社会,是从大动荡中来捕捉社会,那么就会出现、也必然会出现在某一篇作品中恶多善寡的情形,就会在画卷的某个局部里冒出一帮罪人……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加以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由此推测,该作品应该属于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安徽省百校论坛2011届第三次联考)4.2009年10月8日,德国女作家赫塔·缪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

下列作品与评审委员会评述的文学特点属于同一风格的是A.《西风颂》B.《老人与海》C.《安娜·卡列尼娜》D.《巴黎圣母院》三.20世纪世界文学(河南省郑州市2011届预测)5.20世纪初,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获奖理由是:“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评语中的“他”是指A.泰戈尔B.巴尔扎克C.雪莱D.狄更斯第23课美术的辉煌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河南省焦作市2011届测试)6.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

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

”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7.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A.文人山水画派B.印象画派C.现代画派D.风俗画派三.现代主义美术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8.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

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A.启蒙运动的学术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C.浪漫主义的文艺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变化(浙江宁波市2011届考试)9.著名文艺理论家朱光潜1925—1933年留学英法,其间给上海开明书店《一般》杂志写稿,他写作可能涉及的话题有①《神曲》:诗性语言谱写人性欢歌,与《十日谈》并称“人曲”(说法修改《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②《命运交响曲》:以英雄为主题,充满浪漫主义色彩③《格尔尼卡》:以战争为题材,采用立体主义、半现实主义等多种手法④《四海一家》:一首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广东省六校2011届第三次联考)10.用音乐美术特有的艺术形式,用不同流派表现不同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现代主义美术:毕加索《格尔尼卡》B.民族乐派:柴科夫斯基《天鹅湖》C.印象派绘画:莫奈《日出印象》D.现代主义音乐: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河南省郑州市2011届预测)11.下表是全球电影历史票房排行前10强(到2008年5月止),这反映出电影事业A.并没有受到经济大危机的显著影响B.以战争题材来获取市场C.受科技发展的影响日渐明显D.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能被大众接受综合试题(福建省六校2011届联考)12.(12分)某研究小组举办一个有关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变迁图文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文馆(下图1)于同治元年(1861年)成立。

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图1 同文馆图2 京师大学堂图3 执信中学(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哪一个政治派别创办的?(1分)材料体现当时同文馆的处境困难,分析出现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

(2分)材料二京师大学堂(上图2)筹办于戊戌新政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

……《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规定:“中国圣经垂训以伦常道德为先……所有学堂人等……有明倡异说干犯国宪及与名教纲常孟相违背者查有实据轻者斥退重者究办。

”(2)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创办大学堂宣传怎样的思想?(2分)由大学堂的章程和所学知识分析他们这一目的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分)材料三执信中学(上图3)是1920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中学,以纪念在虎门不幸牺牲的杰出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

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要求: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3)材料三孙中山所说的“自由、民主、均富”理念指的是孙中山的什么思想?(1分)当时同文馆等新式学堂的设立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4)以上三则材料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迁,这种变迁集中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2分)(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2011届联考)13、(17分)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探究主题一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材料一: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

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2分)探究主题二宋明理学与西方人文思想材料二: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

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2)根据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做人”,与宋元时期的理学家相比,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探究主题三西学东渐(3)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9分)(4)通过以上对东西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得到哪些结论?(2分)(北京市东城区2011届检测)14.(28分)不同地区的文明在交流与融合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唐代文化是在大一统局面下发展的,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

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使丝绸之路向西南(指南亚)延伸。

当时从广州出发到达波斯湾、红海等地的航线已经开通,广州港中外商船云集,带把壶、高足杯等外来物品不仅满足了贵族的奢侈需求'也引起了仿制的兴趣,直接借鉴外来造型的“胡瓶”,成为唐代相当流行的器物。

由于唐朝的稳定和强大,当波斯被大食吞灭时,波斯王选择投奔唐朝,在长安度过自己的晚年。

——《中华文明史》第三卷(1)依据材料概述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并分析对外交流发达的原因。

(6分)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并带来望远镜、西文世界地图。

随后又有多名欧洲传教士东来,其中瑞士传教士邓玉函与中国传教士王征合著《奇器图说》,系统介绍物理学原理。

在他们的引导下,徐光启等一些思想开明的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科技。

耶稣会(天主教)传教士除带来西方学术外,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

利玛窦首先将《四书》译为拉丁文寄回意大利,后来比利时教士金尼阁又用拉丁文译《五经》。

——《中国古代简史》(2)依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同内容,结合所学分析相关的经济文化条件。

(6分)你已经看到,从五十个世纪以前的古代开始,尼罗河河谷的居民开始有了书面记载的历史以后,文明是怎样以奇特的方式进步的。

从尼罗河走到美索不迭米亚,两河之间的土地,然后是转向克里特岛、希腊和罗马。

地中海,一个内陆海成为了贸易中心,而地中海沿岸城市是艺术、科学、哲学和知识的发源地。

到16世纪,它再一次向西迁移,并使大西洋沿岸国家成为了地球的主宰。

——(美)房龙《人类的故事》(3)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大西洋沿岸国家成为了地球的主宰”的表现,并概括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8分)(4)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20世纪的三位伟人,他们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吸纳了西方文明的成果,领导了中国社会的三次历史性转变。

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8分)物事件变化据孙中山1911年辛亥革命三民主义、五权分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答案分割线-------------------------------------------------------------------------------答案:1. 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文学流派掌握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应该排除。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2. 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欧洲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创作于1829年——1848年,,反映了工业革命进程中法国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生活场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3. 解析:C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类作品重在描摹整个社会,嘲讽社会现实,所以当属现实主义。

4. 【解析】分析材料“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德国女作家赫塔·缪勒的作品风格是现实主义,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