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一)》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一)》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的知识;这节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有关图形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几何体.主要是认识立体图形;能够区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他们的名称.
(2)问题解决方面: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方面: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
的联系.
3.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生活实际到立体图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特点强调学生从生活实际到抽象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合作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
1.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淘气和笑笑给我们带来了几个新的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们呢?板书:认识图形.出示学生常见的几种物体;让学生思考一下如果要给他们分类;应该怎么分.让学生通过对常见物体的观察;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可以按照什么标准来分类;找出它们的不同.并对学生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给予鼓励. 2.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形状来分类.对其分成四类: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形.再将物体按形状分类以后;组织学生交流一下各类实物的特征;在教室里寻找相应的图形;鼓励学生通过基本特征给它们起一个名字长方体;用同样的方法认识正方体;圆柱体;球体.
3.引导体验;合作探究
通过用眼观察;用手摸来体验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从实物过渡到立体图形;再到图形名称;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图形;归纳出长方体正方体都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平平的;角是尖尖的.圆柱体是上下平;放倒了可以滚动的.球体是任意放都可以滚动的.
4. 游戏活动;发展思维
游戏(1):在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我提前准备了一个小袋子;里面装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让一个学生上来摸;摸完了通过感受描述出它的特点;让另一个同学猜;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去.
游戏(2):问学生:你们想得到什么形状的东西?谁能实现他的愿望?
游戏(3):鼓励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在桌子上滚一滚;玩一玩;让学生描述玩的过程中对每个图形的感受;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即可.
6.巩固所学;强化新知.
完成课后1;2;3小题;进一步体会各种几何体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7.全课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8.布置作业: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